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關鍵詞:中國農學通報期刊征稿,中文核心期刊,東北地區,水稻栽培技術
1傳統技術的輔助作用
灌溉條件好、背風向陽、土壤疏松肥沃、無污染是栽培無公害水稻的一大重要條件,因此,對于傳統技術的要求也是不容忽視的。農業生產經營者對農時有著精準的掌控力,可以很好的控制播期、播種量以及育苗時間。在播種時就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能夠更高效保證水稻的收益,換言之,在育苗期對種子進行精心的篩選和培養,可以有效的預防一些幼苗疾病。
同樣,插秧也是栽培無公害水稻的一個關鍵環節。以做好選種、育苗等基礎性工作為前提,選擇合適的時間、土壤等進行插秧工作是栽培無公害水稻的第二步。選擇豐產期插秧可以提高水稻種植的單產量,并合理安排種植形式及秧苗的密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秧苗的生長空間。合理的插秧密度可以更科學的讓秧苗進行呼吸作用,在保持風的流動性的同時,也對田間的氣候進行微調,促進了單株水稻秧苗優良品質的形成。
2高端技術要求
無公害水稻栽培在技術方面的要求不同于栽培普通水稻的技術要求,科學管理水資源作為一項重要舉措,在栽培無公害水稻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淺水栽秧為例,把灌水深度控制在4~8cm之內,可以給秧苗提供一個濕潤的生長環境。相比過分灌水,時刻保持一個合適的水層,也保護了土壤的蓄水能力,以便提供幼苗更多養分。在秧苗移栽的過程中很容易使其根部受損,因而失去控制水平平衡的能力,可見,保持一個最佳的溫濕環境對幼苗的生長有著重要作用。
同時,進行適度的曬田工作,也能夠有效的提高土壤微生物活動,有助于增強抗倒伏力、減少病蟲害等。幼穗對水的需求量最大的時期為分化期到抽穗期,所以在不同時期對灌水量的控制都不容小覷。在實現無公害水稻栽培技術的過程中,加大研發防治才病蟲害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在農業防治方面,采取科學的種植方法,即輪換種植、平衡施肥等栽培技術都能夠有效的提高水稻自身的品質,增強其抵抗力與免疫力。不僅如此,我們也可以科學的利用生物防治,利用害蟲的天敵,充分發揮與利用兩者間相互制衡的條件。
同樣,物理防治方法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病蟲害對水稻生長的影響。利用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色光板等裝置誘殺害蟲,可以減少成蟲的侵蝕與幼蟲的滋生。在選擇化學防治方面,需要注意對無公害水稻的保護,不能過多使用農藥產品,優先選用無公害產品。在對施藥量與安全間隔期等方面要有嚴格的控制,防止高濃度與有毒農藥的殘留。為了栽培無公害水稻,我們所選取的相關肥料也應是無公害的。無公害水稻栽培離不開肥料對肥力的供應,但是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大多肥料都對土壤及農作物有一定傷害力。在開發無公害水稻栽培技術的同時,也應考慮到對無公害化肥的研制。選取與使用肥料時,應以有機肥為主要肥料,多使用堆肥、沼氣肥、作物秸稈肥等綠色肥料。
而對于市場上的化學肥料選擇,優先選取添加磷、鉀的肥料,也要控制氮肥的使用量。無公害水稻在收獲期也需要精心照料,若采收過遲,會導致稻谷中營養物質的流失,失去了栽培無公害水稻的意義;若過早采收水稻,就會降低水稻的出米率,因此,控制好采收期不僅會提高無公害水稻的產量,又會保持其營養物質的穩定性。無公害水稻與普通水稻不同,雖然種植方法相類似,但是需要更嚴格的標準去控制每一個水稻成長與生產環節。無公害水稻的栽培技術已成為人們的關注重點,對于無公害水稻栽培技術的開發有著不可阻擋的趨勢,這也將是人類在農業科學領域的一項新挑戰。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