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隧道右線出口段洞身地層為第四系全新統坡殘積亞粘土及碎石土,亞粘土呈硬塑狀,含20%左右的碎石土,由碎塊石雜亂堆積于山體斜坡上,亞粘土充填,呈散體結構,且山體存在偏壓情況,針對發生的塌方采取的處治方法,施工質量及安全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
關鍵詞:道路施工職稱論文,核心期刊論文發表,塌方,處治方法,質量,安全
一、工程概述
西部開發省際公路通道重慶至長沙公路上官橋至酉陽段龍門隧道為小凈距隧道,進口左線位于半徑R=1060m,右線位于R=1085m的曲線上,右線隧道起止樁號分別為YK51+842-YK52+676,隧道長834m,左線隧道起止樁號分別為ZK51+825-ZK52+656,隧道長831m。
龍門隧道右線出口段設計圍巖等級為Ⅳ,隧道埋深20-86m,基巖為寒武系宋家場細粒砂巖,薄~中厚層狀結構,巖層層間結合一般,巖體完整性一般,自穩能力一般,坡殘積亞粘土及碎石土,粘土呈硬塑狀,碎石土松散,工程施工至此段時,圍巖實際情況為掌子面圍巖為強風化細粒砂巖及碎石土,節理水平發育,圍巖裂隙極其發育,中間填充黃色泥質填充物,結合力極差,圍巖呈潮濕狀,有孤石存在,隧道開挖后拱部不穩定,掉塊現象嚴重,易引起塌滑,施工中采用了超前導管及工字鋼支護以此加強初期支護的作用,但此種支護類型仍然不足以抵抗圍巖松馳壓力,引起變形失穩,于2008年9月16日發生塌方。
二、處治技術
針對隧道塌方段的原因及地質情況提出如下處治技術方案:
1、塌方前段加固
在對塌方處治前,首先對塌方前段進行加固,即鎖口。鎖扣既為了防止塌方再次擴大,又為確保塌方處治工作面的安全。塌方發生后,立即對塌方前段沿著原支護拱架,間距75cm架設18號工字鋼拱架進行臨時支護,拱架間采用φ22鋼筋連接,環向間距1.0m。對塌體采用噴C20混凝土厚20cm進行塌體的封閉,必要時采用沙袋堆砌反壓。對于YK52+565-YK52+570長5m采用換拱加固,其換拱方法如下:
1.1注漿加固:巖著已架設的臨時18號工字鋼拱架,垂直開挖線徑向打設φ42mm小導管,并進行注漿,小導管長5m,環向間距為80cm,縱向間距75cm,注漿壓力2Mpa,每孔注漿量為1.387m3,注漿量根據現場實際固結情況進行調整。
1.2鑿槽嵌拱:當注漿達到一定強度后,根據現場實際資料,對于該段超限部位進行鑿槽,并架設20b工字鋼拱架,工字鋼拱架加鎖腳導管焊接固定,導管長為5m,每榀4根,左右交叉布設。
1.3拆拱支護:對原架設的工字鋼拱架采取逐環拆除,并鑿除超限部分,再對后架設的工字鋼拱架采用φ22鋼筋連接,鋼筋環向間距為100cm,并掛網錨噴C20混凝土進行封閉。鋼筋網采用φ8鋼筋,@20cm×20cm,噴射混凝土厚為25cm,覆蓋鋼筋網。
1.4二次襯砌澆筑:按規定要求掛鋪防水板后,進行鋼筋混凝土二次襯砌施作,二次襯砌厚80cm。
以上工序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對該段和已施作的二次襯砌段的監控量測,如出現監控數據異常,可在局部已施作的二次襯砌段也采用型鋼拱進行二次襯砌加固。
2、隧道塌方段處治設計
塌方處治超前支護采用長短結合方式,長管棚采用R51N自進式錨桿作為超前管棚,管棚環長15m,打入樁號分別為YK52+570、YK52+580,搭接長度為5m。管棚環向間距35cm,打入范圍124度,外插角為1度。管內注凈泥漿,注漿壓力2-3Mpa。短管棚采用φ42超前小導管5m,環向間距35cm,間隔R51N自進式錨桿,打入范圍180度,外插角為45度,縱向間距1.5m,與該位置型鋼拱焊接牢固。
超前小導管預注漿采用外徑φ42mm、壁厚4mm的熱軋無縫鋼管加工制成,長5m,鋼管前端加工成錐形,尾部焊接φ6.5鋼筋加勁箍,管壁四周鉆四排φ6mm壓漿孔。超前小導管預注漿采用水泥凈漿,其參數如下:(1)注漿壓力0.5~1.0Mpa;(2)水泥漿水灰比為1:1;(3)水泥采用標號為425。
開挖采用掏槽留核心土環形開挖施工方案,詳見下圖:
塌方段YK52+565~ YK52+586.5,長21.5米,采用隧道塌方加強段襯砌斷面圖進行施工,初期支護采用C20噴射混凝土厚25cm,20b型鋼拱作為初期支護的加勁措施,封閉成環,型鋼拱縱向間距0.5m,采用φ22鋼筋連接,連接鋼筋環向間距為0.5m,型鋼拱內外雙層布置,型鋼支撐與架立鋼板采用焊接,型鋼支撐與連接鋼板采用焊接,連接鋼板間采用螺栓連接,系統錨桿采用外徑φ42mm、壁厚4mm的注漿小導管,長5m,采用1:1水泥凈漿,其注漿壓力為1-2Mpa,注漿量每孔為0.98m3,注漿量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注漿小導管與該位置型鋼拱焊接牢固。二次襯砌為80cm鋼筋混凝土結構。
3、監控量測
為了確保塌方處治的安全,預見事故和險情,以便及時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確保隧道的安全,達到隧道施工安全,對該段進行施工處治時,要加強超前地質預報和監控量測,利用超前地質預報和監控量測調整設計支護參數,指導施工。根據本隧道地質條件,進行的量測項目如下:
3.1采用精密水準儀進行拱頂下沉觀測
3.2采用周邊收斂儀進行周邊收斂量測
3.3由有經驗的地質工程師及時進行掌子面地面觀測
三、結語
目前龍門隧道右線出口段塌方初期支護處理已完畢,初期支護無較大變形,各項量測指數穩定,并已開始施工仰拱,此段塌方處理將會在保證質量、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隧道塌方段處治說明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