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廣州是嶺南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嶺南文化與嶺南園林在這里歷經從古至今的共生與發展,傳承與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但是,在廣州新型城市化進程的巨大沖擊中,嶺南園林建筑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如何在快速的城市發展中,讓歷史園林景觀得到保護、傳承與發展成為當今的熱點之一。本文從嶺南園林的歷史、現狀進行分析,探討在廣州新型城市化進程中對嶺南園林進行保護與發展的重要性。
關鍵詞:嶺南文化,嶺南園林,新型城市化,舊城改造
1、嶺南園林的由來
1.1嶺南,是我國南方五嶺(大庚嶺、騎田嶺、都龐嶺、萌諸嶺和越城嶺)以南地區的概稱。五嶺大體分布在廣西東部至廣東東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區交界處,是中國江南最大的橫向構造帶山脈,是長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嶺�!稌x書·地理志下》將秦代所立的南海、桂林、象郡稱為“嶺南三郡”,明確了嶺南的區域范圍。嶺南北靠五嶺,南臨南海,西連云貴,東接福建,范圍包括了今廣東、海南、廣西的大部分和越南北部,宋以后,越南北部才分離出去。五嶺不單是指五個嶺名,也包括穿越南嶺的五條通道。嶺南山水秀麗,層巒疊翠,又瀕臨滄海,環境風物別具特色。嶺南人追求自然化、藝術化園居生活,這孕育了嶺南園林的獨特風格:求實兼蓄,精巧秀麗。
1.2 廣州,地處我國的南大門,秦漢時就是繁榮都會,漢唐以來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也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且從未關閉過的通商口岸,具有2200多年的發展歷史,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商埠重鎮和對外口岸,也是嶺南園林發展較為成熟的城市,具有許多適合廣州本土特色的嶺南園林建筑,如建筑的高活動面和高柱礎與水澇和濕氣的關系、緩屋面和臺風的關系、寬檐廊與多雨的關系、高墻冷巷與高溫的關系、龍形、魚形、水草、龜、蛇、芭蕉主題與裝飾的關系、塑鼓石與海蕉的關系、崖瀑潭局與自然山水的關系等等,可資利用則模仿自然之物之景,有弊有害則千方百計通過設計回避或化害為利。
2、嶺南園林在城市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2.1 設計理念,廣州從來不是一個排外的城市,從南越國到現在,它一直是個包容度極高的城市,在全國沒有一個地方能與之相比,廣州又是一個學習能力很高的城市,它喜歡把別處優異的設計不斷的融入到本土設計來,喜歡文化的大雜燴,因此嶺南園林無法成為設計的主流,只能在眾多風格特異的設計主體間偶爾顯現,而且無法形成城市園林的整體統一,如蘇州建筑一樣成為城市設計主流。
2.2 舊城改造,近年來,國家經濟的蓬勃發展,廣州通過“南拓、北優、東進、西聯”不斷擴大城市版圖,加緊由歷史名城向國際化大都會前進的步伐,一棟棟現代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撥地而起,大量人口從城市中心遷出,具有嶺南園林特色的建筑以及文化正在逐漸的消失,曾經不絕于耳的青石板上清脆步履聲不再聽見了,曾經夏日陣雨中可暫時棲身的騎樓日益減少了,兼具通風和安全的趟櫳門被一扇扇冷冰冰的不銹鋼門取代,獨木成林的大榕樹不再有肆意揮灑的生長空間……這些充滿嶺南特色場景的消失也令到古城文化底蘊無可避免的日益淡薄。
2.3 新區建設,如同一張白紙,讓各投資方有了可以隨意著墨的空間,企業的文化、公司的經營理念、集團的成長背景都成為了設計師們需考量的種種理由,不同的設計需求、不同的建筑物都務求要以最矚目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的眼前,而嶺南園林建筑的通透靈巧、濃縮精致顯然是無法適應如此大手筆的現代化摩天大樓群中間。廣州的新區就像一個個國際大都會的翻版,充滿了現代化的氣息,但是卻沒有了廣州的印跡,令人無法與那千年羊城聯想在一起。
3、嶺南園林在廣州新型城市化過程中的發展之路
3.1嶺南園林離不開嶺南文化,文化浸濡園林,而園林是文化活動進行的場所與載體,又是文化實踐的來源,促進文化活動的生發與傳承,領導者與設計人員應充分了解廣州的文化,盡最大限度去傳承廣州文化,嶺南園林自然就可保留和發展。隨著廣州新型城市化的發展,城市空心化日益顯現,千年城市中軸線是廣州文化的承載地,人們對廣州的皈依、認同、歸屬的最佳區域,應擴大其輻射范圍,將嶺南獨特的園林建筑、民俗風情以及最具代表的文化活動在此展現,增強人們對廣州歷史名城的記憶,讓該區域成為人們休閑、娛樂、參觀、旅游的好去處,將因發展而大量遷出的目光重新聚集、人們的情感有了歸屬地,嶺南文化和嶺南園林將得到共生。廣州是歷史名城,處處都有歷史文化的凝聚,只要把歷史文化留住,作為文化傳承載體的嶺南園林將處處可見。
3.2 嶺南園林離不開開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嶺南園林或許不能在廣州發展中占據主流地位,但應該是不可缺少的必要元素,因為嶺南園林反映了廣州的務實、包容、融合精神。舊城改造前,應對本區域原有的嶺南園林進行詳細考察、現場踏勘,有價值的園景必須原形保留,修舊如舊,做區域規劃設計時,新建建筑應與保留園景相互輝映,互相融合,改造是為了更舒適的生活,而不是劃去歷史的記憶。嶺南園林是長期居住在本地的人們經過千年累積下來,為追求兼具實用與觀賞而創造出來,是最適合本土的設計,在進行新區規劃時,領導者應引導各設計主體投資方運用一定的設計手法將其融入其中,創造出更現代化、更多樣化的嶺南園林,又使廣州新、舊城設計達到統一,整座城市處處蘊含濃厚的歷史底蘊。
3.3 嶺南園林離不開人們的向往,園林是一種藝術的表達形式,不同時代的思想都會對其發展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若是嶺南園林無法適應人們的向往,無論如何保護,它最終還是會消失。嶺南園林的保留只是第一步,如何創新,使原有設計融入到現代化設計或在現代設計中引入嶺南園林設計,使其在生活中不斷地被人們看到、摸到、并樂于置身其中,不停地更新人們的記憶,它才能夠繼續成為嶺南文化的載體,人們精神的歸屬地。
4、結語
嶺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孕育出了開放的嶺南文化,嶺南園林作為中國三大園林體系之一,也是從嶺南文化的深厚基礎出發,基于本土實際的環境條件,汲取了各方文化的精華發展而來,時至今日,處于廣州新型城市化中的嶺南園林,也需要繼續秉承“開放兼容、多元并蓄”的文化個性,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獨特的地域風格,并不斷的汲取世界先進文化的精華,再創嶺南園林的輝煌,成為新型城市化進程中對抗城市空心化最有利的武器和保有歷史底蘊最有力的承載體。
參考文獻:
⑴、劉黎霞, 《舊城改造之路》, 南方都市報,A特02-03版,2010.10.26
�、�、未知,《廣州 一座包容的城市》,漢王書城
�、�、張文英、鄧碧芳、肖大威,《試論嶺南文化與嶺南園林的共生》,古建園林技術,2009.6.15
⑷、何繼紅、薛浩波,《嶺南園林中的西方元素》,佛山市建筑業協會網,2007.3.21
�、�、劉小麗,《西關嶺南園林景觀的保護與活力再生——以廣州新荔枝灣景觀改造為例》,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上冊),2011年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