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觀光農業是近幾十年來興起的一種新興產業,是在傳統農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融農業產業和旅游觀光為一體的新型產業。本文論述了觀光農業園區綠化設計的原則、思路和手法。
關鍵詞:觀光農業 綠化設計 手法 思路
觀光農業亦稱旅游農業或休閑農業,是指以現有或開發的農業和農村資源(傳統的或現代的) 為對象,按照現代旅游業的發展規律和構成要素,對其進行改造、配套、組裝和深度
開發,在至少保證基本生產(或生活)功能和有利于生態環境優化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賦予其觀賞、品嘗、購買、娛樂、勞動、學習和居住等不同的旅游功能及其組合,創造出可經營
的、具有農業(或農村)特色和功能的旅游資源及其產品,形成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相融合,生產和消費相統一的新型產業形態。
建設觀光農業園是中國農業轉型升級,加快農業現代化和城鄉園林化并與國際接軌的必然選擇。觀光農業園的開發是一個系統工程,基于農業產業的科學本質和旅游觀光的經營本質須相融配套,觀光農業的開發往往以封閉的農園或開放的景區作為建設載體,而且往往局部的封閉和區域的開放相輔相成形成體系,并以農園為核心和重點。作為生產基地,觀光農業園必須遵從科學性,具有產品生產功能;而作為旅游園區,又必須具有藝術性和觀賞性,滿足人們的視覺親歷和心靈感受,所以園區的景觀規劃設計是關鍵環節。
1 觀光農業園區綠化設計的原則
園林景觀綠化設計的一般原則應從一些體現環境可持續性思想的本質屬性進行衡量,有功能原則、經濟與高效原則、循環與再生原則、鄉土與生物多樣性原則、地方與地方精神原則、整體與連續性原則等五個方面。我們認為,觀光農業園區的綠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景觀復合體,它的規劃牽涉到諸多方面的問題,要使其景觀取得較為理想的成效,應該遵循以下幾
條基本原則,作為規劃時的指南。
1. 1空間格局系統化原則
觀光農業園區景觀的形成是一個自然循環和人工創造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過程,這種過程構成了一個復雜的系統,系統中某一因素的改變都將影響到景觀面貌的變化。因此我們進行觀光農業園區景觀綠化設計時,首先應該以系統的觀點進行全方位考慮,通過對景觀空間格局和景觀元素形狀的設計,維護各種生態過程的健康和安全,使園區內的景觀能得以持
續,并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類生活、休閑和娛樂的需要。例如,在園內由溫室大棚、農田作物、道路水系、環境綠化等景觀要素并不是一個單個存在的個體,而是一個相互作用的系統,
是一個多層次的活動空間,在安排空間格局時要綜合兼顧考慮。
1. 2 功能目標多樣化原則
隨著人類從以簡單勞動為主的農業時代走向以復雜勞動為主的后工業時代,基于生態過程的生產功能和基于生態關系的審美與休閑功能相融合,是觀光農業園區景觀規劃的重要原則。例如,在觀光農業園區內的一些建筑產業設施,既具有生產性的實用功能,在造型上又具有象形意義,給人帶來視覺上的美感。
1. 3 生態化設計原則
生態化設計原則是指用生態和可持續的觀點對待觀光農業園區景觀設計,一個健康的觀光農業園區應是一個具有完善生態功能,適應生態過程的景觀格局,是一個滿足人類生活、工作和娛樂需要的適宜的生態系統。因此在規劃開發時應依據景觀生態學原理,結合地形地貌的特點,保護生物多樣性,增加景觀異質性,強調景觀個性,實現景觀的可持續發展。
1. 4樸素美或科學美原則
樸素美原則是指在觀光農業園區內的建筑產業設施景觀規劃上,應合理、科學地考慮它的朝向、造型,材料選用上避免奢華,而應體現樸素自然之美;另一方面,園區在景觀規劃時遵循因山就勢、隨地成形的規劃原則,結合因山就林、因草就木、因平就田、因水就禽等科學生產方式,適當地穿插一些花架木橋、竹亭茅棚等景點,體現自然和諧之美。
1. 5文化保護和挖掘利用原則
保護建筑、歷史地段及其環境是過去存在的表現,是農村歷史的見證。因此在進行觀光農業園區規劃時應維護歷史文脈的延續性,挖掘和利用這些寶貴的人文景觀資源,通過整治
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將其建成觀光農業園區的景點。
2觀光農業園區景觀綠化設計的思路
2. 1科技原理與藝術表達相結合
觀光農業園區內的景觀具有科技應用和美學、藝術的雙重作用;但它們的雙重作用表現是不平衡的,首要的是體現科學原理,藝術處理處于從屬地位。因此在進行景觀規劃時,在
體現科技原理指導的前提下,須與藝術表達有機結合。例如,高科技農業示范區內的智能溫室在遵循科技原理的規劃思路下,還可以考慮它的藝術特色,如溫室的造型、色彩、質材的設計與選取。
2. 2功能實用與主觀造景相結合
在對觀光農業園區進行景觀規劃時,必須考慮到園區內景觀要素的功能實用性,其次才是它的造景功能。例如在植物栽植上,可選擇一些既具有經濟價值又具有觀賞功能的經濟林果,充分體現 春華秋實!的景觀效果。
2. 3布局有序與時空變化相結合
基于旅游農業的產業本質,農業園區的景觀排列和空間組合應首先講求具有序列性和科學性。例如,觀光農業區內可以隨著地勢的高低以及地貌特征而安排不同種類、不同色彩的農作物,形成空間上布局優美、錯落有序的景觀風貌;園區從入口到園內,可以安排成熟期由早到晚的農作物,以及一些茬口的科學合理安排,形成時間上變化有序的景觀特色。
2. 4視覺愉悅和過程參與相結合
觀光農業園區的景觀規劃既要達到視覺愉悅的效果,又具有動態參與的可能性。除了考慮景觀的靜態效果外,還要強調它的動態景象,即機械化勞作或游人在采摘、收獲果實活動的參與過程中所形成的動態景觀。例如一片綠油油的野菜地,令人賞心悅目,置身于中挖野菜,更是其樂無窮。
2. 5心靈滿足與增知益智相結合
心靈滿足與增知益智相結合的景觀規劃思路,就是游人在參與勞作的過程中,心靈得到滿足的同時,又學到了知識。例如,在游客參與采茶、制茶的過程中,了解到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茶葉生產、加工以及泡茶、飲茶的習俗;或者游人在珍奇瓜果園內,看到一個碩大無比的大南瓜,在視覺和心靈上受到強烈震撼的同時,又被激發起的是那種技術培育出這樣奇特景象的好奇心。
2. 6結構相融與人景親和相結合
在進行觀光農業園區景觀規劃時,要充分考慮人造景觀構成素材要與周圍的自然環境景觀相融合,也就是結構相融的寓意。例如,在一片休閑茶園內設置一個竹子制成的涼亭,就比一個鋼筋混凝土的亭子自然得多,游客置身于其中,看到這樣和諧的景觀,也充分體會到 天人合一的深遠意境。
2. 7創意美與自然美和諧一致
在進行觀光農業園區的景觀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園區內人造景觀與自然景觀相和諧一致。例如,在觀光果園門區營造了一個狀似蘋果的瓜果造型大門,它設在其他公園可能是
不倫不類,但放在果園門口時則與園中的自然景觀非常協調一致,是一種巧妙的構思。
2. 8 主體色彩與農林氛圍一致
在進行觀光農業園區景觀規劃時,景致是以綠色為主色調的色彩,因為綠色是與整個農林產業氛圍最協調一致的色彩。綠色讓人產生寧靜、平和的情感,又是生命力的象征,是在規劃中運用最多的色彩。
2. 9人文特征與景觀形象和諧一致
人文性的景觀創新特點是觀光農業園區在設計中考慮的要點之一。人文特征包括古代歷史的和現代的農業文化或民俗風情,它與景觀形象有機結合,也是觀光農業園區長久發展的關鍵所在。
3觀光農業園區景觀規劃的主要手法
3. 1創造性規劃手法
創造性規劃手法是指景觀師充分運用生態學、美學、心理學、園林學的基本原理,分析觀光農業園區的物理形態、生物形態、文化形態的分布位置及比重,以及它們在時空上的不同組合,并以此為依據,考慮觀光農業園區的景觀表達特性及景觀的表現形式,以達到最佳效果。它的最終目的是對構成觀光農業園區景觀的各類元素進行合理的選擇和組合,使無機的、有機的、文化的各視覺事物布局合理,分布適宜,并達均衡與和諧。這種手法在規劃展示現代化設施農業景觀的觀光生態農業園區中運用較多。
3. 2利用性規劃手法
利用性規劃手法是指利用觀光農業園區域內及周圍已有的自然園景,如農田、山丘、河流、湖泊、植被、林木等原有現狀,在盡量不破壞原基地植被及地形的前提下,謹慎地選址和設計以免開發建設損害自然風景,在形式上表現自然。
3. 3鄉土化規劃手法
鄉土化規劃手法是指運用鄉土植被、人文歷史、民俗風情、農業文化等以展現地方景觀特色的景觀要素,使設計切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反映當地的景觀特色。通俗地說,就是要體現農業、農村、農民、農家的氛圍和特點。
3. 4保護性規劃手法
保護性規劃手法是指利用原有自然景觀條件,或者把自然景色借用到觀光農業園區中去,保護古建筑及其他的周圍環境,保持原有河流自然的岸線、自然線形以及斷面和植被,防止污染的發生,對已污染的水體進行綜合整治。設計采用原始材料進行自然式布局,控制人工開發。
3. 5 模仿性規劃手法
模仿性規劃手法是在進行觀光農業園區內景點的景觀形象設計時,可參照或模仿自然界一些天然動植物的造型。例如:采用蘋果造型的門區,青菜造型的雕塑,玉蘭造型的園燈,昆蟲造型的溫室,綿羊造型的商場等,這些具有符號意義的景觀造型,給人帶來既新奇又好玩的與眾不不同的心理感受。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