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淺談后澆帶的施工
張顏峰
摘要:現根據本人工作經驗,對后澆帶施工總結出以下施工方法,以提高后澆帶施工質量。
關鍵詞:現澆混凝土 后澆帶 施工方法
1,后澆帶
后澆帶是在建筑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于溫度、收縮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范要求,在基礎底板、墻、梁相應位置留設臨時施工縫,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干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后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如后澆帶施工質量不好,會使建筑結構整體性不好,造成滲漏等質量問題。
本方法適用于高低結構的高層住宅、公共建筑及超長結構的現澆整體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后澆帶的施工,其他有特殊要求結構中的后澆帶施工可參照本方法。
2 施工工藝
2.1 后澆帶應按設計要求予留,并按設計規定的時間先澆筑混凝土,一般寬度為700mm—l000mm,間隔一般為20--30m,貫通整個結構的橫截面,將結構劃分為幾個獨立區段,但不一定直線通過一個開間,以避免鋼筋100%有搭接接頭。后澆帶一般從粱、板分跨部通過或縱橫墻相交的部位或門洞口的連粱處通過,板、墻的鋼筋格接長度為45d,梁的主筋可以不斷開,使其保持一定聯系。
2.2 若上述部分設計有明確要求的,嚴格按圖紙施工。
2.3 后繞帶共有四種形式:平直縫、階梯縫、凸形縫和凹形縫。若設計無明確要求,采用何種形式應視具體情況定,其中地下室外墻一般采用平直縫,并安裝鋼板止水帶。
2.4 在施工基礎墊層時,宜將后澆帶處基礎墊層降低50—100mm,以便處理施工縫、清除垃圾和排除積水。雨期施工時,后澆帶應每間隔50m設置集水坑,以便及時排除雨水和養護用水。
2.5 后澆帶四周應做好防護,頂部應遮蓋,以防施工過程中垃圾等污染鋼筋及施工縫結合面。
2.6 支設模板應根據分塊圖劃分出混凝土澆筑施工層數,并嚴格按施工方案進行。后澆帶施工縫一般采用快易收口網、鋼絲網或堵頭板作側模,堵頭板應按鋼筋間距上下刻槽。
2.7 后澆帶混凝土施工前,應清除鋼筋表面銹層,混凝土表面鑿毛(若采用快易收口網或鋼絲網),用壓力水沖洗。
2.8 鋼筋若采用斷離法,則按設計及規范要求搭接接長或焊接,有加強附加鋼筋的,還需視附加鋼筋具體位置穿插施工。
2.9 后澆帶兩側混凝土達到設計規定的齡期后,按照設計規定和施工規范規定的時間,澆筑后澆帶混凝土。后澆帶混凝土必須采用無收縮混凝土,宜采用微膨脹混凝土,強度等級宜提高一級。且宜摻入早強減水劑,認真配制、精心振搗,為了保證混凝土密實,垂直施工縫處應采用鋼釬搗實。
2.10 后澆帶施工縫處理自下而上逐層進行,后澆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視工程特點按規定逐層拆除模板。
2.11 后澆帶混凝土初凝后,應在12h內覆蓋澆水養護14d,養護期間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
2.12 冬季施工:水和砂子根據冬季施工方案規定加熱并加防凍劑,并宜采用綜合蓄熱法養護。降溫不宜超過5℃/h。拆模時結構表面溫度與周圍氣溫的溫差不得超過15℃。
2.13 規范規定后澆帶允許偏差表
3 后澆帶施工工藝中應注意事項
3.1 由于施工原因需設置后澆帶時,應視工程具體結構形狀而定,留設位置須經設計院認可,不能根據施工經驗或某些資料來確定。
3.2 后澆帶的保留時間。應按設計要求確定,當設計無要求時,應不少于40天;在不影響施工進度的情況下,應保留60天。沉降后澆帶宜在建筑物沉降基本完成后進行。
3.3 帶有混凝土粉狀和片狀老銹,經除銹后仍留有麻點的鋼筋嚴禁按原規格使用。
3.4 后澆帶的保護。基礎承臺的后澆帶留設后,應采取保護措施,防止垃圾雜物掉入。保護措施可采用木蓋覆蓋在承臺的上皮鋼筋上,蓋板兩邊應比后澆帶各寬出500毫米以上。地下室外墻豎向后澆帶可采用砌磚保護。樓層面板后澆帶兩側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3.5 混凝土澆注厚度應嚴格按規范和施工方案進行,以免澆注厚度過大造成鋼絲網模板側壓力增大而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采用鋼絲模板的垂直施工縫,在混凝土澆注和振搗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分層澆注厚度和振搗器距鋼絲網模板的距離。為防止混凝土振搗時水泥漿流失嚴重,應限制振搗器與模板的距離(采用Ф50振搗棒時不小于400mm,采用Ф70振搗器時不小于50mm。
3.6 后澆帶的封閉。澆筑結構混凝土時,后澆帶的模板上應設一層鋼絲網,后澆帶施工時,鋼絲網不必拆除。后澆帶無論采用何種形式設置,都必須在封閉前仔細地將整個混凝土表面的浮漿鑿除,并鑿成毛面,徹底清除后澆帶中的垃圾及雜物,并隔夜澆水濕潤,鋪設水泥漿,以確保后澆帶砼與先澆搗的砼連接良好。地下室底板和外墻后澆帶的止水處理,按設計要求及相應施工驗收規范進行。后澆帶的封閉材料應采用比先澆搗的結構砼設計強度等級提高一級的微膨脹混凝土澆筑振搗密實,并保持不少于14天的保溫、保濕養護。
4 施工要點
①后澆帶砼中使用的微膨脹劑和外加劑品種,應根據工程性質和現場施工條件選擇,并事先通過試驗確定摻入量。②所有微膨脹劑和外加劑必須具有出廠合格證及產品技術資料,并符合相應技術標準和設計要求。③微膨脹劑的摻量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因此,其秤量應由專人負責,允許誤差一般為摻入量的±2%。④混凝土應攪拌均勻,否則會產生局部過大或過小的膨脹,影響混凝土質量。所以應對摻微膨脹劑的混凝土攪拌時間適當延長。⑤后澆帶砼應密實,與先澆搗的砼連接應牢固,受力后不應出現裂縫。⑥在預應力結構中,后澆帶內的非預應力筋必須為預應力筋的錨固、張拉等留出必要空間。⑦預應力結構中的后澆帶內有非預應力筋、預應力筋、錨具、各種管線等,此處的后澆帶砼澆搗時,應高度注意其密實度。⑧地下室底板中后澆帶內的施工縫應設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間,形狀為“U”字型。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采取帶模保溫保濕條件下的養護,應按規范規定,澆水養護時間一般砼不得少于7天,摻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天。⑩澆筑后澆帶的混凝土如有抗滲要求,還應按規范規定制作抗滲試塊。
5 質量要求
鋼筋、水泥、砂、碎石外加劑焊條等原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規定。后澆帶施工時模板應支撐安裝牢固,鋼筋進行清理整形,其規格尺寸、數量、間距、接頭位置、焊接質量、接頭長度須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施工質量應滿足鋼筋混凝土設計和施工驗收規范的要求,以保證混凝土密實無裂縫。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