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景洪市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優勢,發展冬早瓜菜生產技術模式,并探索出冬早瓜菜后水稻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將兩者有機融合應用,解決生產問題,發展瓜菜和糧食生產,推動瓜菜與水稻輪作栽培技術,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實現藏糧于技。
關鍵詞:冬早瓜菜; 水稻; 輪作; 全程機械化
水稻是景洪市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種植面積2009年前保持在1.33萬hm2以上,占糧食播種面積的70%,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 然而2009年以來,隨著熱帶水果等高效經濟作物的擴展,全市水稻種植面積不斷縮減,占比大幅下降,至2019年種植面積只有2.67萬 hm2,占糧食播種面積的14.67%,年總產稻谷1.6萬t,遠遠不能滿足當地常住人口的口糧之需。
隨著水稻種植面積逐年減少,糧食生產安全受到威脅,發展新的糧食高效種植模式,提高復種指數,增加糧食總產,已經成為糧食生產的大趨勢,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景洪市近年種植冬早瓜菜近6666.7 hm2,在瓜菜收獲結束后的4月底至9月中下旬,60%的冬早瓜菜種植田出現休閑或種植玉米等其它作物。 探索菜稻高效輪作技術,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產力,提高瓜菜和糧食單產、增加總產,對保障糧食安全,發展農業經濟,穩定邊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景洪低熱壩區是個天然大溫室,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發展冬早瓜菜是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新路子。 在政府和農業部門的推動下,21世紀初以來冬早瓜菜種植得到長足發展。
冬早瓜菜的播種節令主要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12月底開始收獲,翌年3月下旬至4月底收獲結束。 以辣椒栽培為例介紹冬早瓜菜后種植水稻模式。
1 辣椒栽培
1.1選擇優良品種
選擇適應性廣,抗病性好,適宜保護地栽培,生長勢強,產量高,供應季節長,適銷對路,耐儲運的中早熟辣椒種植品種,如二金條、湘研15號等品種。
1.2 早播培育壯苗
在9月中下旬,水稻進入成熟期搶時早播育苗。 畝大田用種量為100 g。 種子用0.1%硫酸銅浸種5 min,撈出沖洗催芽后播入備好的營養缽內,每缽2~3粒,播后蓋一層細營養土。 采用小拱棚加遮陽網育苗,雨天蓋膜,晴天雨后揭除覆蓋物,注意控制溫濕度,控苗徒長; 辣椒苗2片真葉時及早定苗,每缽留1株壯苗,定苗后澆一次稀薄人畜肥。 選用阿維菌素和代森錳鋅噴淋,防治螞蟻、蚜蟲、白粉虱、立枯病、猝倒病等苗期病蟲害。
1.3 整田,施基肥,理墑
水稻收割后及時排干積水,深翻曬垡,用拖拉機犁耙精細整田。 耙田時畝撒施腐熟農家肥3000 kg、土雜肥2500 kg; 按30 cm間距理墑,畝用復合肥50 kg +熟餅肥150 kg +尿素20 kg +鈣鎂磷肥50 kg+硼肥1 kg混合均勻條狀撒施,墑面寬100 cm,墑溝寬30 cm的標準用拖拉機犁翻理墑,墑面平整土細無雜物,中央拉一條滴灌帶,覆蓋深色地膜控草,壓實四周封膜悶墑2~3 d。
1.4 移? 栽
當苗齡達30 d及時移栽。 在墑面按大行距60 cm,小行距40 cm,穴距28 cm的規格雙行錯穴定植,畝栽4000株。 一般晴天下午16:00后或陰天、雨前移栽為好。 移栽時用綠亨1號3000倍液澆定根水,防治根腐病和枯萎病等。
1.5 大田管理
定植后5~6 d施1次肥,畝追施人畜肥1000 kg或尿素5 kg,移栽后15 d進入開花坐果期,畝施尿素10 kg加餅肥50 kg或復合肥30 kg,每采果1次用微滴灌方法畝追施尿素10 kg +水溶性復合肥30 kg一次,并葉面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液肥,開花坐果期土壤要保持濕爽潤潮; 花果期染根腐病和枯萎病時,用綠亨1號3000倍液灌根; 染炭疽病和疫病用綠亨2號600~800倍液葉面噴施; 染病毒病用病毒A或病毒K 600倍液灌根或噴施; 茶黃螨、煙青蟲、蚜蟲等為害用辛硫磷100倍液防治。
1.6 采? 收
青椒在謝花后20 d即可采收。 采收要根據收購要求而定,當果實達到收購標準時及時分批采收。
2 菜后水稻栽培
菜后實行機耕、機耙、機插、機防、機收全程機械化生產。
2.1 選用良種
選用優質高產抗性好的品種如滇屯502、宜香1979、花優7021、野香優2998等。
2.2 培育機插秧苗
秧苗素質好壞是機插秧成敗的關鍵因素,好的秧苗必須具有較好的整齊度和均勻度,根系盤結,形成毯狀秧塊。
2.2.1 秧床盤土準備
選擇鄰近大田、背風向陽、排灌方便、地面平整的地塊做秧床,每畝大田需6 m2秧苗。 就近取雜草少、土壤疏松、肥沃、偏酸性的蔬菜種植田表土,經過篩后,按每個秧盤用細土2.5~3 kg +20 g復合肥充分混拌均勻,配制營養土堆悶備用。
2.2.2 種子處理
播種前用浸種靈、使百克等浸種進行種子消毒,預防種傳病害。 種子催芽至破胸,涼干播種。
2.2.3 適時播種
在4月中下旬瓜菜收獲接近尾聲時進行育秧。 采用“富爾代”自走式秧田育秧播種機育秧,一次性完成裝盤土、播種、覆土、掃平、擺放秧盤等一整套育秧流程。 播種量每盤雜交稻90 g、常規稻130 g,每畝大田需22盤秧。 播后平鋪遮陽網,防暴雨沖刷,秧苗立針時揭去。
2.2.4 秧床管理
播種當天灌透水,自然吸干,播種至移栽前盤土保持濕潤即可。 秧苗2葉1心期每個秧盤用尿素3 g對水均勻澆施,澆肥后用清水噴淋洗苗。 移栽前5 d用75%三環唑、15%吡蟲啉等藥劑噴霧防病蟲,帶藥移栽。 機插秧苗采用中小苗帶土移栽,一般葉齡在3.5~3.8、秧齡20 d、苗高15~18 ㎝即可移栽。
2.3 大田栽培管理
2.3.1 機耕整田
蔬菜收獲后清凈地膜、滴灌帶、立架。 瓜菜秸稈用機械打爛還田,耕耙平整田塊,達到田平泥化,泥漿沉實1~2 d后機插,保障能淺插并減少飄秧。
2.3.2 合理密植
移栽規格30 ㎝×12 ㎝,畝栽1.8萬叢,每叢栽3~4苗,畝基本苗5萬~7萬苗。 機插要栽淺、栽勻、栽穩,力爭達到深淺一致,達到缺秧少、飄秧少、傷秧少,每叢苗數均勻。 缺秧較多的田塊,在栽后2~3 d進行人工補栽。
2.3.3 科學管水
全生育期進行干濕交替、以濕為主的灌溉。 機插秧苗較小,栽后至活棵的水分管理尤為重要。 堅持薄水移栽,穩苗后及時灌水護苗,水層保持在苗高1/2,忌長時間深灌,以免造成根系、秧心缺氧死苗,分蘗期間歇露田濕潤灌溉; 孕穗至抽穗期淺水灌溉; 灌漿結實期干干濕濕灌溉; 收割前10 d斷水吸干。 當莖蘗苗數達到有效穗數的85%即畝莖蘗數達16.6萬(10株/叢)時撒水曬田至稻株葉色變黃、翻白根,抑制無效分蘗發生。
2.3.4 合理調控肥料
瓜菜田未被利用完的剩余肥料量較多,且翻埋的瓜菜秸稈腐爛后可提供部分水稻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可不施或少施基底肥,畝施鈣鎂磷肥20 kg +硅肥20 kg即可。 栽后5~7 d畝施尿素5~7 kg,促進分蘗早生快發; 拔節期看苗酌情畝施尿素5~10 kg +硫酸鉀5 kg作穗肥,主莖劍葉長出1/2時畝葉面噴施50%硫酸鉀肥5 kg作粒肥。
2.3.5 除草
機插穩苗后,畝選用5%丁草胺顆粒劑50 g+10%芐嘧磺隆可濕性粉劑2 g或53%芐嘧˙苯噻酰可濕性粉劑30 g,或50%芐·丁·異丙隆可濕性粉劑40 g拌肥或拌土10 kg撒施,能有效控制稗草、千金子、莎草、牛毛氈等主要雜草的為害,且對機插秧苗安全。 亦可在插秧10 d后畝投放10日齡肉蛋兼用型麻鴨15只進行除草,并能起到除蟲、除螺、中耕及施肥等作用。 水稻抽穗期將鴨收回籠養。
2.4 勤查病蟲早防控
景洪市水稻主要病蟲害為“三病三蟲”,即稻瘟病、紋枯病、細菌性條斑病和稻稈潛蠅、稻縱卷葉螟、稻飛虱。 病蟲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綠色綜合防控的原則。 在病蟲為害初期選用高效低毒藥劑采用無人機全田飛防。 稻田用藥時將鴨收回。
2.4.1 稻瘟病
在分蘗盛期、始穗期選用三環唑、稻瘟靈、咪鮮胺、丙環唑、春雷霉素等噴霧防控葉瘟、穗頸瘟,兼治稻曲病。
2.4.2 稻紋枯病
在孕穗至始穗期選用愛苗、井岡霉素、稻瘟康等噴到稻株中下部防控。
2.4.3 稻細菌性條斑病
在孕穗期和抽穗期這兩個發病高峰期,一旦發現發病中心及時開展防治。 選用葉枯唑、綠乳銅、噻枯唑、寧南霉素等藥劑。 可兼治白葉枯病。
2.4.4 稻稈潛蠅
在移栽前4~5 d和移栽后20~30 d用毒死蜱噴霧防治。
2.4.5 稻縱卷葉螟
在1齡蟲期(田間葉片開始出現縮尖時)及時選用氟蟲臘、毒死蜱、阿維菌素、Bt復配劑等噴霧防控,施藥時間以早、晚為好。
2.4.6 稻飛虱
在低齡若蟲發生高峰期、分蘗期選用吡氟嗪酮、吡蟲啉、噻嗪酮等噴霧防治。
2.4.7 福壽螺
對機插秧為害重,插秧后至曬田前是福壽螺為害的主要時期。 可采用人工撿螺摘卵、養鴨除螺; 藥劑防治選用四聚乙醛、三苯基乙酸錫、氯硝柳胺等藥劑誘殺或毒殺。
2.5 適時機收
稻谷適宜的收獲時期為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 此時谷粒變黃、稻穗上部1/3的枝梗干枯、穗基部變黃、籽粒發白變硬。 做到“九黃十收”,可有效地將產品最大限度地收取,過早或過晚收獲將影響稻谷產量和稻米品質。
水稻收割后及時排干積水,深翻曬垡,做好冬早瓜菜種植備耕。
參考文獻
[1] 胡美琳,胡建.低熱壩區甜玉米—稻—稻模式推廣探討[J]. 云南農業, 2010(03):55.
[2] 王麗春。 南部低熱壩區反季辣椒栽培技術[J]. 種子科技, 2011(02):43-44.
[3] 番學好,段如斌.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探索[J].云南農業科技,2015(3):23-25.
[4] 李俊.西雙版納州菜后玉米免耕高效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J]. 農業科技通訊, 2016(05):181-183.
作者:陶學英,李春艷,楊春道*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