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胡 宇
摘 要:高強輕集料混凝土,以優良的力學性能和潛在的好處,在世界各國,特別是在北歐等國被廣泛地應用于高層、超高層建筑結構,大跨度橋梁和城市立交橋及海洋工程中。而在我國,由于對輕質高強混凝土的研究還不十分系統,其用于承重結構的還不多。
關鍵詞:道橋;工程;技術;分析
1 高強混凝土特性分析
1.1 高強混凝土的定義 道橋混凝土是指利用高強輕粗集料(在我國通常稱它為高強陶粒)、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干表觀密度不大于1950kg/m3,強度等級為LG30以上的結構用輕質混凝土。從道橋混凝土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它除了和普通混凝土一樣牽涉到粗、細集料、水泥和水以外,所不同的是還涉及到表觀密度(原稱容重)的最大限值和最小的強度等級限值。
1.2 高強混凝土的優勢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橋梁逐漸向大跨度發展,這也使混凝土自重大的缺點更加突出,限制了橋梁跨度的進一步提高。高強混凝土以其高強、輕質的特點,顯然能夠克服普通混凝土無法克服的自重過大的缺陷,實現橋梁跨度的進一步提高。因此,在橋梁結構向大跨、重載、輕質、耐久方向發展的今天,高強混凝土當是今后橋梁建設上主要使用的材料之一。高強混凝土在橋梁工程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減輕梁體自重,增大橋梁的跨越能力;②減低梁高;③提高橋梁的耐久性,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④抗震能力好;⑤降低工程造價。
2 配料分析
高強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任務在于確定能獲得預期性能而又最經濟的混凝土各組成材料的用量,它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目的是相同的,即在保證結構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力求達到便于施工和經濟節約的要求。由于高強混凝土所使用高強陶粒的特性,它還不能像普通混凝土那樣,用一個較公認的強度公式作為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基礎。雖然,國內外都有不少研究者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強度公式,但都存在很大局限性,離實際應用還有很大差距。所以,現階段,主要還是通過參數的選擇和簡單經驗公式的計算,最終經過試驗的方法來確定各組分材料的用量。
2.1 確定試配強度。根據我國《輕集料混凝土技術規程》(JGJ51-90)的規定。
2.2 選擇水泥品種和標號 一般為325以上的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
2.3 選擇水泥用量 水泥用量是影響棍凝土強度及其它性能最主要的參數之一,對高強混凝土來說,水泥用量的選擇尤為重要,增加水泥用量固然可以使高強混凝土的強度提高,但也會使其密度增加。總的來講,高強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超過550kg/m3,當采 用泵送施工時,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50kg/m3。
2.4 選擇高強陶粒 高強混凝土一般要選擇密度等級>700、筒壓強度>5.0Mpa、強度標號>30 Mpa的圓球型高強陶粒,且其各項指標應滿足《輕骨料》GB/T17431.1有關要求的人造高強輕集料。
2.5 選擇用水量和水灰比 高強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水灰比,分凈用水量和凈水灰比及總用水量和總水灰比,所謂凈用水量系指不包括高強陶粒1h吸水率在內的混凝土用水量,其相應的水灰比則為凈水灰比,在高強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一般用凈用水量和凈水灰比表示。高強混凝土的用水量(或水灰比)不僅對硬化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響,而且還直接影響拌合物的和易性。
2.6 砂率的選擇 高強混凝土的砂率是以體積比來表示的,即以砂的體積與粗細集料總體積的百分比來表示的。砂率的提高,是高強混凝土文獻認為在一定的砂率范圍內:18%~60%強度提高的一個主要因素(但有關砂率對高強混凝土的強度影響不大),且其彈性模量也有所提高。但隨著砂率的提高,高強混凝土的表觀密度也逐漸增加。當高強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為LC40-LC60,砂率為40%左右時,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最好。
2.7 粗細集料用量 它是指配制1m3高強混凝土所需的高強陶粒和普通砂的密實體積,可參考《輕集料混凝土技術規程》(JGJ51-90),用絕對體積法求出。
2.8 摻和料等外加劑 由于高強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與同強度等級的普通混凝土偏多,實踐證明,為減少水泥用量,改善和易性和其他一系列的物理力學性能,在高強混凝土中加入適量的摻和劑,如硅灰、優質粉煤灰、磨細高爐礦碴、F礦粉等,可獲得很好的技術經濟效益。一般在配制LC50及以下的高強混凝土時,摻加粉煤灰即可,當配制LC50以上的高強混凝土則需摻加硅粉等。在使用摻合料的同時,必須使用高效減水劑,以減小用水量,降低水灰比。粉煤灰的摻加采用“超量取代法”,且在預應力高強混凝土中其取代水泥率不宜大于10%—15%,而對于硅粉的最大摻加量,根據AC1213委員會報告《硅粉用于混凝土》的觀點,“1kg硅粉可取代3~4kg水泥而不導致強度的降低。”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改良高強混凝土的配合比,采用“雙摻”或“多摻”及復合摻加技術,即在加入高效減水劑的同時,根據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加入一種或幾種(復合化)超細活性礦物材料,并加大摻入的比例,可以大幅度提高拌合料的工作性能,并對其物理力學特性有較顯著的改善作用。
3 小結
高強混凝土的施工條件要求較高,質量不容易控制。施工時必須對高強混凝土采用“雙摻”或“多摻”等方法進行改性,以提高拌合料的工作性能,保證高強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另外,我國應加大高強陶粒的研究工作,盡快生產出高性能高強陶粒,從根本上改變高強混凝土的力學性能,為高強混凝土在公路橋梁上的廣泛使用鋪平道路。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