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本篇文章是由《新聞記者》發表的一篇文學論文,該雜志的創辦和持續發行,有利的推進新聞改革,增多新聞界同社會各界的溝通和聯系,一月報評,企業家與記者,記者生涯,新聞人物,外國記者在中國,海外新聞,報刊掠影,新聞作品評析。
【摘要】當自拍遭遇網絡,無數個體的影像在網絡上被展現,創造著“網絡自拍亞文化”,承載著網民獨特的審美觀和價值觀,是一種新的表達和溝通方式。網絡自拍文化在各種力量的博弈中發展,草根對抗精英,女性主義對抗傳統男性主流文化,網絡自拍文化解構主流文化,還是被主流文化所收編?本文從傳播學的角度出發,解讀網絡自拍文化的內涵和意義,剖析其中各種力量的博弈和對抗,展望網絡自拍文化的前景和未來。
【關鍵詞】網絡自拍;自曝隱私;文化解構;女性主義;亞文化收編;
自拍,英文名為self-timer,網絡自拍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而繁榮并成為時尚,成為人們舒緩壓力、展現自我的方式,也成為人們追名逐利的渠道。天涯社區的網絡自拍欄目“天涯真我”自創立兩年時間以來,帖子已經超過50萬,貓撲的貼吧、網易相冊也有著驚人的點擊率。[1]QQ空間相冊、人人網,還有各大婚戀交友網站,網民也都樂此不疲地上傳自己的自拍照,網絡自拍圖片以女性為主,其中不乏一些性感挑逗的自拍照。網絡自拍帶來了巨大的點擊率和商業利益,越來越多的網站開始經營網絡自拍。
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的滲透
網絡自拍既是私人行為,又是公共行為。新媒體的發展使個人空間和公共空間相互交織,并模糊了私人和公共的界限,出現了公共空間私有化和私人空間個人化的特征,梅洛維茨將其稱之為私人情境并入公共情境,自媒體的發展使人們的后臺行為前臺化,使人們積極地進行自我呈現,建構虛擬空間的自我身份認同。網絡自拍是網民自我展現的方式,博客等個人主頁雖然屬于私人領域,但是卻有公共領域的性質。批判學派的哈貝馬斯提出“公共領域”的概念,“公共領域”意指我們社會生活中的一個領域,某種接近于公共輿論的東西能夠在其中形成,向所有公民開放這一點得到了保證。[2]網絡具有公共領域的特征。
網絡自拍使私人領域不斷向公共領域滲透。傳統上,裸露身體的自拍照屬于個人隱私,然而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網民開始敢于展示自己的身體和隱私,網絡的匿名性推動了網絡自拍的發展,眾多網絡美女以自拍的方式迅速躥紅,也刺激著人們通過個人化的隱私書寫成為新的文化精英,人們已經不滿足于把隱私鎖在自己心里,而是開始尋求欣賞自己的觀眾以及和有著相同志趣的網民互動。他們只是把網絡自拍看作是一種展示自我和尋求認同的方式,由此導致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的界限日益模糊,這是新媒體時代互動、參與、分享精神的體現。盡管如此,我們也應該看到,私人領域向公共領域的入侵也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這也是艷照門等各類事件產生的原因。
文化解構與身份建構
網絡自拍其實是一種解構主義的后現代文化。它打破了傳統的精英壟斷文化的局面,網絡上不再僅僅是明星、政客們的面孔,草根和精英都是平等的互聯網用戶,社會資本不容易帶入,普通網民也可以通過網絡自拍展現自己,更有人借此成為網絡紅人。網絡自拍是一種文化解構,以德里達為代表的解構主義的特征是反傳統、反權威、反理性,追求多元化與差異,以無中心反中心,以解構消解結構,以互文代替模式,以游戲攻擊精神,以讀者抗拒文本,網絡自拍文化即具有鮮明的解構主義特點。網絡自拍文化體現了草根文化對主流文化的解構和對身份平等的追求。
網絡自拍文化在解構主流文化的同時,也建構了自我身份認同,建構了青年亞文化。網絡自拍族勇敢、自我的風格詮釋了新媒體時代打破文化霸權的勇氣。傳播學者阿伯克隆比和朗斯特提出“觀展、表演”范式,描述了新媒介環境下的受眾變化,認為受眾不僅是信息的接收者和文本的闡釋者,而且他們也在利用媒介進行表演,并經由這種表演建構自我身份和尋求他人的認同,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手機、相機等越來越普及,降低了媒介的技術門檻,自媒體為用戶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臺,這種積極的自我呈現與表演體現了公民主體意識的增強,也體現了現代人的自戀文化,網絡自拍族不僅展示自己的自拍照,同時也表達自己的個性、理想、追求等,與志同道合的網友進行互動,建構虛擬社區中的自我身份認同,促進了虛擬社區的發展。麥克盧漢認為人類的發展歷程經歷了部落化—脫離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進程,網絡自拍的社區化即是經歷了脫離部落化后重新部落化的階段,只是從傳統的聯系緊密的、以血緣和地緣為紐帶的社區向跨越時空限制的、結構松散的、以趣緣為基礎的虛擬社區轉變。他們在積極的自我展示中收獲使用的滿足,建構自我身份認同。
隱私保護與自曝隱私
隱私是人類本身所固有的天性。我國法律也明確規定公民享有隱私權,禁止以窺視、竊聽、刺探、披露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然而網絡自拍的興起對隱私權的維護提出了新的挑戰。由于追逐功利,隱私自曝的尺度不斷增大,而網民的邊緣需求增多,更熱衷于緋聞、艷遇、色情信息,網絡自拍即迎合了這種需求。
人們依賴隱私保護自我、實現自我,同時也窺探他人隱私以追求快感體驗。網民有權利公開自己的隱私,但是公開的隱私還是隱私嗎?自曝隱私是為了與別人互動、分享,然而自我暴露應當緩慢到溫和的程度、緩慢到足以使雙方都不感到驚訝的速度。自曝隱私滿足了別人的偷窺欲,也滿足了自己渴望被接納、被欣賞的心理需求。大多數網民自曝隱私是為了吸引眼球,而有的人自曝隱私并不是漫無目的的宣泄,而是基于一定的目的,是經過精心策劃的炒作行為,其背后甚至是網絡推手的操作。網絡自拍也逐漸變成吸引國民目光的手段,網民的媒介素養仍有待提高,隱私的自曝與保護都需要有一定的限度,我們也應該注重培育網民積極健康的隱私文化,而不是刺激他們熱衷于消費隱私。把自由和責任統一起來,尊重別人的隱私,也珍惜自己的隱私,才能促進網絡自拍文化的良性發展。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