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甲氨蝶呤是一種人工合成化合物,為葉酸結構類似物,通過競爭性地抑制二氫葉酸(FH2)與二氫葉酸還原酶(DHFR)的結合,降低細胞內可被利用的亞葉酸(FH4)含量,從而影響嘌呤和嘧啶代謝,通過抑制炎癥細胞的增殖來達到抗炎的作用。2018年類風濕性關節炎診療指南強調甲氨蝶呤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的錨定藥物,可見其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中的地位。
研究表明,甲氨蝶呤能顯著改善所有臨床疾病變量,如關節腫脹、壓痛數量,關節功能狀態、醫患的總體評價(VAS)以及炎癥反應物(超敏C反應蛋白、紅細胞沉降率)等,提高生活質量及生存率。
1不同給藥途徑的優劣
甲氨蝶呤主要通過口服、肌內注射和皮下注射三個途徑給藥。口服甲氨蝶呤的吸收程度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所用劑量范圍內變化很大,口服甲氨蝶呤每周7.5mg的劑量比15~20mg的劑量吸收更好。使用更高的劑量時,生物利用度下降可能更加突出,使用超過每周25mg的甲氨蝶呤時生物利用度下降甚至達1/3。
為了使更多藥物到達血液,發揮更佳療效及減少不良反應,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兩個途徑更佳,然而國內尚沒有普及此類型制劑用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個案觀察結果支持皮下給藥或肌內注射可避免胃腸道毒等副反應,但缺少正式試驗比較不同給藥途徑的安全性、耐受性或有效性。
2甲氨蝶呤最佳治療劑量
由于個體差異,甲氨蝶呤的毒性副作用無法預測。對于國人,在腎功能正常者每周推薦劑量10~15mg,2018年中國類風濕性關節炎診療指南指出我國人群小劑量甲氨蝶呤(≤10mg/周)的不良反應輕、長期耐受性較好。
對不良反應敏感或者老年患者,臨床治療中可從每周甲氨蝶呤7.5mg起,根據耐受情況和病情需要增加甲氨蝶呤劑量,可在治療開始4周后以每周增量2.5mg逐步達到理想劑量。當然,對于年輕、體重較大、病情高度活動者,每周起始劑量可以直接達15mg。
對不良反應較敏感患者還可以嘗試分次給藥,將甲氨蝶呤單次劑量分成2份,間隔12h給藥一次,同樣是1d內完成用藥。不僅提高對不良反應的耐受性,還可以提高每次給藥的生物利用度。
醫學論文投稿刊物:《中國藥物評價》本刊于2011年12月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國內優秀醫藥檢索性期刊《中國藥學文摘》轉刊而來。《中國藥物評價》以加強安全用藥和合理用藥指導、促進循證醫學和藥物經濟學的研究與發展,為臨床一線服務、為國家藥物監督管理和藥物制度的建設服務。讀者對象為:一線臨床醫師、藥師,醫藥科研、生產、經營、教育、服務機構的領導和專業人士,以及醫療衛生系統和醫藥行業的管理者。本刊是優秀企業入刊借助政府藥物評價的權威性和行業矚目性,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樹立醫生信心的首選政府媒體。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