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學術著作 次數:
評定職稱的時候一般看各個地方的要求,然后根據要求去找相應的文化公司,出版獨著或者合著,除獨著外,一般會分主編和副主編,但是教材上還有參編一說,有的地方僅要求出書,并不限制是主編還是副主編,所以這種情況可以選擇合著,掛個主編或者副主編的名字,所以出版著作對于評職稱來說是很有用處的,那么著作權是如何定義的呢?又是怎樣起源的?
著作權的定義
著作權過去稱為版權。版權最初的涵義是copyright(版和權),也就是復制權。此乃因過去印刷術的不普及,當時社會認為附隨于著作物最重要之權利莫過于將之印刷出版之權,故有此稱呼。不過隨著時代演進及科技的進步,著作的種類逐漸增加。版權一詞已漸漸不能含括所有著作物相關之權利內容。19世紀后半葉,日本融合大陸法系的著作權法中的作者權,以及英美法系中的版權,制定了《日本著作權法》,采用了“著作權”的稱呼。
國內最早由來
中文最早使用“著作權”一詞,始于中國第一部的著作權法律《大清著作權律》。清政府解釋為:“有法律不稱為版權律而名之曰著作權律者,蓋版權多于特許,且所保護者在出版,而不及于出版物創作人;又多指書籍圖畫,而不是以賅刻模型等美術物,故自以著作權名之適當也。”此后中國著作權法律都沿用這個稱呼。如今華人社會通常還是使用版權一詞,不過大陸地區及臺灣地區對于著作相關權利的正式稱呼均已不再使用版權。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凡是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都享有著作權;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發表的,也依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外國人在中國境外發表的作品,根據其所屬國與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著作權。
推薦閱讀:哪里可以做教材著作附名
哪里可以做教材著作附名呢?一些單位規定評職稱需要發表著作或者教材,但是由于工作太過繁忙,根本無暇估計編寫著作或者教材的事情,其實,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也不難,可以進行教材著作附名,輕松搞定!但是,哪里可以做教材著作附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