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9月29日 分類:免費文獻 次數:
《新教材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探究》論文發表期刊:《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 》;發表周期:2021年03期
《新教材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探究》論文作者信息:魏愛玲(1983-),女,漢族,甘肅蘭州人,本科,中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國近代史。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推進,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也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優化,旨在滿足培養更多高質量且綜合發展人才的實際需求。本文首先對人教版高中歷史新版教材的特點進行簡要介紹,其次闡述新教材改革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的具體策略,最后做出總結。
【關鍵詞】高中歷史;新教材改革;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歷史是高中階段的主要學科之一,在促進學生正確認識歷史和培養正確的歷史觀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高中歷史新課標提出歷史學科必備的五大核心素養為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2)。為順應這一趨勢,相關教育專家對舊版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進行了優化,推出新版的高中歷史教材。如何結合新教材的特點更有效地開展歷史教學,需要廣大高中歷史教師不斷探索。
一、人教版高中歷史新版教材的特點分析
新版教材共五冊,包括兩本必修教材,分別是《中外歷史綱要》上冊和《中外歷史綱要》下冊,三本選修性必修教材,分別是《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經濟與社會生活》以及《文化交流與傳播》。
新版教材基于舊版教材的設計思路,對其中部分內容進行優化。新版教材中不僅包含大量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如“法治與禮教”等,還包含眾多有關我國歷史文化名人的介紹[]。同時,新版教材還詳細闡述了歷史文化名人及其所創造的文明成果,如四大發明、中醫等,旨在讓高中生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對我國歷史名人產生仰慕和崇敬之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新版教材與舊版教材在內容編排上有較大差異,如新版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冊闡述了我國歷史的發展歷程,并且從多維度入手,全面系統地講述了我國從古至今的主要發展階段,分析了各階段的外在表現以及典型特征。與此同時,還針對每一歷史階段中的典型歷史事件進行了詳細分析,以不斷強化學生的歷史觀,讓學生對我國歷史的發展歷程有更為清晰且全面的認識。《中外歷史綱要》下冊則圍繞世界歷史展開討論和敘述,從政治制度、經濟模式、文化層面等多個角度分析,旨在讓學生更加客觀地認識世界發展史,不斷提高歷史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二、新教材改革背景下高中歷史具體教學策略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順應新版教材的變化,調整教學的思路以及具體教學活動,詳細策略如下:
(一)及時更新教學觀念,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新版高中歷史教材強調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認知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學習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鉆研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且以不斷完善學生的品格及人格為主要教學目標之一。因此在新教材改革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師要順應這一趨勢,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不但要讓學生準確記憶和靈活運用歷史教科書上的知識,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念,而且還要幫助學生探尋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1.如在教授人教版選擇性必修3“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時,可按照“總一分一總”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首先,從整體上概括這一課的主要內容,闡述絲綢之路的相關歷史及其對當時中國的意義。其次,詳細分析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的路線、涉及的主要人物、關鍵事件等多個要素,同時把年代作為教學線索串聯各個知識點,分析絲綢之路最終產生的深遠影響。最后,對本課內容進行簡要的概括引伸,讓學生既從整體上把握該課的主要知識點,還能深入把握絲綢之路的歷史價值的位置,引導學生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調動學生的創新思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充分研究新版教材,確定教學思路
人教版高中歷史新版教材是以舊版教材為基礎,但是在完整性和結構上進行了優化處理,所以高中歷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前要充分了解和研究新版教材,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邏輯,采用恰當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如可以這樣概括階段特征,第一步是針對新教材“字少、事不少”的特點,把教材中的主要事件按照年表的方式提煉出來,按時間順序進行排列,并將各事件間的聯系與相互的影響進行融合,使學生能全面地了解事件發展的規律和軌跡 [5]。
如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的“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時,可開展如下教學活動。首先,教師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明確教學目標,確定學生本節課應當掌握的歷史知識。在教學目標方面,除要以教材知識為基礎,還要對其進行升華,可從家國情懷入手,充分展現當時中國人民處于內憂外患的局面,有志之士敢于犧牲自己來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以及實現民族富強的愿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其次,教師要明確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最后,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反思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并及時調整教學模式方法,以期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三)創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新版教材在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及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教師要不斷深挖教材內容,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和模式,豐富課堂內容,讓越來越多的學生更樂于學習歷史,并且主動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參與學習活動[]。
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提升教學的效果,借助圖片、視頻等輔助教學工具來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再如教師要善于以問題為導向推動教學進度,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要善于運用問題來化解。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和研究歷史知識,客觀評價歷史事件,全面地評價歷史人物,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想象思維,最終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也可以用藝術手法演繹歷史發展過程,如在講解美國獨立戰爭時,可以通過“華盛頓三進三退”(領導獨立戰爭勝利后交權拒當國王、主持制憲成功后退隱、兩任總統屆滿后急流勇退)三大事跡,串聯美國獨立戰爭相關歷史。
( 四 ) 聯系時事,培養學生歷史思維
新教材中加入了人類生活與生態文明的關系的內容,涉及人類歷史發展中的環境因素,尤其是科技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系當下時事,深入理解經濟與社會、科技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在更廣闊的背景下去思考和認識人類、社會、環境的關系,從而加深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認識,形成熱愛大自然、熱愛勞動的觀念。
綜上所述,人教版高中歷史新舊教材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其核心都是歷史知識的傳授、歷史問題的解決及深化學生對歷史的認識。不同的是,新教材更加突出思想性,強調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更加強調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在新教材改革的背景下,要能明確教學思路和教學邏輯,讓學生在學習每一部分課程內容時都能有清晰的學習思路,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有清楚的認識,進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昌沛,姜雅婧,基于高中歷史教學變化的高校應對策略探析[J].菏澤學院學報,2015(6).
[2]胡佳新,論高中歷史教學方法的轉變-基于全球史觀的視角[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3).
[3]李玉霞,高中歷史模塊專題編寫體例的幾點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4(22).
[4]李菁,談高中歷史教材的再整合-以中國古代小農經濟內容為例[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4(2).
[5]白萬梅,高中歷史新教材中對中西方政治的對比[J].教育教學論壇,2014(13).
[6]袁穎,美術特色高中歷史校本課程中的資源整合[J].教育教學論壇,2014(12).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