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發表sci論文過程中也可能發生撤回的情形,sci論文撤回就是常說的撤稿,可以是作者方面提出的撤稿,也可能是編輯部方面提出的撤稿,無論是哪一種撤回,都會給作者產生影響的,下面學術顧問具體分享撤稿的知識。
一、作者自己撤回的影響
往往是發生在提交稿件不久,作者自身的原因,不想在sci刊物上發表論文了,要撤稿的話可以給編輯部說明原因,得到同意后撤回,一般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但是作者私自撤稿,或者是sci論文發表見刊后要撤稿,這往往不被允許的;作者如果是撤稿次數多了,也可能會將作者拉入黑名單,不允許作者再向這本期刊提交論文。
二、編輯部要求撤回的影響
這是比較麻煩的,也是常見的撤稿,可能sci論文中存在學術不端,一稿多投等行為,不僅會要求作者撤稿,還會要求作者承擔相應的責任。很有可能會被計入黑名單的,因“學術造假”而被撤稿的論文,其對于作者的不良影響要遠大于“學術過失”。嚴重的撤稿行為也可能給作者學術生涯產生不良影響,畢竟如今學術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作者嚴格遵守其中的規定。
三、論文成功發表后被撤回負面影響更大
一篇已經成功發表的sci論文一旦被編輯部要求撤稿,很可能會追究具體的作者信息,論文發表時間,撤稿時間等,還會從Web of Science數據庫找到了這些論文的對應信息,追究相應的責任。
sci被撤論文主要有學術造假”(fraud)、“學術過失”(error)和“其他”三種情況,研究數據表明,在論文被撤后的五年內,79名負有主要責任的作者中有45位沒能再次發表論文。而對于被撤論文中負次要責任的作者,論文被撤稿對他們的影響也極大。有27.6%和20.3%的非主要責任作者在論文被撤后的五年內也沒能再次發表論文。
由此可以看出sci論文撤回對作者影響是比較大的,作者撤稿的理由也很多,比如發現文章中的錯誤自行撤回,這種影響一般不大,但是對編輯人員發現的錯誤不予回復導致的撤稿影響是比較大的,這也要求作者發文過程中要積極配合編輯部的審稿工作,并且做到實事求是,盡量減少撤稿行為的發生,以免產生嚴重的后果。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