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6月07日 分類:站內(nèi)公告 次數(shù):
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簡稱SCI)于1957年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在美國費城創(chuàng)辦。40多年來,SCI(或稱ISI)數(shù)據(jù)庫不斷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當代世界最為重要的大型數(shù)據(jù)庫,被列在國際六大著名檢索系統(tǒng)之首。它已成為目前國際上最具權威性的、用于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成果的重要評價體系。 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縮寫:SCI)是由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簡稱ISI)于1960年編輯出版的一部期刊文獻檢索工具,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盤版及聯(lián)機數(shù)據(jù)庫。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縮寫IF)是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ISI)的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一項數(shù)據(jù)。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時期被引用的頻率,是衡量學術期刊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由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創(chuàng)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創(chuàng)立,其后為文獻計量學的發(fā)展帶來了一系列重大革新。自1975年以來,每年定期發(fā)布于“期刊印證報告”(JCR)。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 即某期刊前兩年發(fā)(S, T)表的論文在統(tǒng)計當年(U)的被引用總次數(shù) X(前兩年總被引次數(shù))除以該期刊在前兩年(S, T)內(nèi)發(fā)表的論文總數(shù) Y(前兩年總發(fā)文量)。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縮寫IF)是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ISI)的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一項數(shù)據(jù)。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時期被引用的頻率,是衡量學術期刊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該指標是相對統(tǒng)計值,可克服大小期刊由于載文量不同所帶來的偏差。一般來說,影響因子越大,其學術影響力也越大。自1975年以來,每年定期發(fā)布于“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2011年SCI影響因子已于2011年6月29日公布,歡迎您向我們咨詢。
2011年6月29日,2010年度JCR新鮮出爐,共收錄期刊8005種。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大于50的期刊有:CA-Cancer J Clin: 94.262, Acta Crystallogr A: 54.333, New Engl J Med: 53.484, Rev Mod Phys: 51.695
本年度中國大陸(含港澳)計有138種期刊被收錄(其中約有10種期刊因為更改刊名等原因而重復收錄)。
貼心提示:查詢JCR收錄期刊,了解SCI影響因子更多信息請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人員,她們將用最好的耐心、最飽滿的熱情為您解惑并推薦優(yōu)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