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11月1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道”,意思就是宇宙萬物自然發展的內在規律。山水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花鳥畫、人物畫等其他中國畫的繪畫形式相比,體現“道”的寬度、深度和高度要充分得多。
關鍵詞:美術專刊,中國山水畫,陰陽關系
1、山水畫產生的社會基礎及玄學根源
東漢中葉以后,階級矛盾激化,統治階級內部斗爭也加劇。士大夫們看透了仕途的坎坷、官場的殘酷,紛紛退隱,這時帶有“自然”“無為”“清靜”“虛淡”的老莊思想更適應當時的需要。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莊子的“知足逍遙”“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思想都使崇尚老、莊的玄學之風愈演愈烈。因為山水和玄理在人們的主觀意識中是相通的,因此魏晉以來的士大夫們迷戀山水以領略玄趣,追求與道冥合的精神境界。魏晉的繪畫理論家宗炳認為山水畫是用來體現圣人之道的,宗炳說“圣人含道映物”“山水以形媚道”,畫山水或觀山水畫要和游覽真山水1樣,畫面要求可游、可居,其實山水畫的外在形式,只是畫家通過道術表現自身為道體的理解而借用的載體而已,目的是想力求表達出自己對大自然的1種感悟,以求通達天地之道。①
2、太極的陰陽思維在山水畫中的具體體現
1.玄學思想在繪畫工具上的體現
中國畫的工具材料有筆、墨、紙、顏料等。毛筆是作畫時最主要的工具,從外觀來看,它的頂部中間是1個點,周圍是1個圓圈。中國傳統的老莊思想認為,宇宙萬物的形成最早是由1點開始,“道生1,1生2,2生3,3生萬物”。②中國畫工具材料中的墨和紙,像是太極圖像中的黑與白,黑白互為存在的基礎,極黑才有極白,沒有黑就無所謂白,黑白兩者沖突間還有1種均衡,均衡是存在于黑白間的秩序,這秩序就是“道”。
中國山水畫運用色彩的規律也和老莊思想結合得十分緊密。老莊對于色彩主張“素樸玄化”,反對絢麗燦爛,老子就有“5色令人目盲”的思想,莊子也有“5色亂目”“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的思想。正是因為這些思想的影響,具有隱士思想的畫家們也摒去絢麗的“5色”,推崇“樸素”的水墨山水畫,并使水墨山水畫成為中國山水畫的傳統,這些都體現了玄學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之大。
2.太極的陰陽觀在山水畫上的體現
中國山水畫具有暢神體道和訪仙求道的意味,許多畫家都通過筆墨表達與山水林泉意境中的交融,他們力圖傳神于筆、寓道于墨、融己入畫,追求境界的升華和自然中的獨我與忘我。山水畫,顧名思義有山有水,北宋畫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就對山水畫中的山和水進行了具體的描述,郭熙說(冒號):“山,大物也。其形欲聳拔,欲偃蹇,欲軒豁,欲箕踞,欲盤礴,欲渾厚,欲雄豪,欲精神,欲嚴重,欲顧盼,欲望揖,欲上有蓋,欲下有乘,欲前有據,欲后有倚,欲上瞰而若臨觀,欲下游而若能麾(冒號):此山之大體也。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靜,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環,欲肥膩,欲噴薄,欲激射,欲多泉,欲遠流,欲瀑布插天,欲濺撲入地,欲漁釣怡怡,欲草木欣欣,欲挾煙云而秀媚,欲照溪谷而光輝,此水之活體也。”③這段文字說明了山是有生命的山,水是有生命的水。郭熙還對山水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冒號):“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發,以煙云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煙云而秀媚。水以山為面,以亭榭為眉目,以漁釣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④山與水的關系是“山得水而活,故水得山而媚”⑤的陰陽互補關系。山像是男性,代表著陽剛;水像是女性,代表著柔美,這些都符合了太極本身兩極互補、陰陽對立統1的秩序。
山水畫在構圖中也十分講究“留白”,用大量的空白來體現上下左右的空間關系,但這不僅僅是空間結構問題,也體現了意境問題。清代畫家笪重光云(冒號):“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⑥山水畫中的空白就是我們通常所說“虛實”的“虛”,其空白的處理是獨特的空間意境表現,“筆不到而意到”,“畫之妙在無筆處”,空白處即“無”,“無”因“有”而生,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和審美空間。“知白守黑”,“黑”乃實景,“白”乃虛景,只有懂得了空白的意義和價值才能理解筆墨的意義和價值,才能正確地處理好畫面的虛實關系。
宗白華說(冒號):“空白在中國畫里不是包舉萬象位置萬物的輪廓,而是融入萬物內部,參加萬象之動的虛靈的‘道’。”⑦又說“中國人對‘道’的體驗,是‘于空寂處見流行,于流行處見空寂’唯道集虛,體用不2,這構成中國人的生命情調和藝術意境的實相。”⑧這就是說“道”是可以從山水畫的空白中領悟到的。山水畫中的空白、實景、虛、實、明、暗,都體現了“1陰1陽謂之道”的觀念。
結論
老子說(冒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自然”,并不是指山水、風月、林泉等表面現象,而是具有形而上的哲學意蘊。這個哲學就是陰陽的自然規律以及奇正合道的天地之道。
這是1種潛力量,它在藝術創作中不知不覺地體現出來并引導人們的意識行為,陰陽太極說尤其對中國山水畫的影響很深遠。中國的山水畫有別于西方的風景畫,中國山水畫的布局體現在陰陽的自然與奇正合道的天然。
中國畫藝術和老莊思想是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的精髓,在各自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相互影響、相互滲透、互融互生、密不可分。想要畫好中國畫,尤其是中國山水畫,1定程度上了解“道”,對于提升畫的意境和層次是有所幫助的。傳神入畫,融我于畫,中國山水畫所表現的山水林泉、亭臺樓閣正是中國畫帶給觀賞者最高的震撼。
注釋 (冒號):
①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
②李耳.道德經.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③④⑤郭熙.林泉高致.熊志庭等譯注宋人畫論.湖南美術出版社,2000.
⑥笪重光.畫筌.王時敏、任道斌主編畫學集成(明—清).河北美術出版社,2002.
⑦⑧宗白華.論中西畫法的淵源與基礎.宗白華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