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10月2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如何改變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低效化的現象、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更好地發展學生已成為當前一個熱點話題。筆者通過假期相關課題的培訓學習并結合自己十幾年的一線教學感受對此問題做了認真的分析,在平時的教學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探索,使有效教學落于實處。
關鍵詞:物理教學范文,物理新課程,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所謂“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它的邏輯必要條件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教師首先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的;二是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到什么程度以及學什么,學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學什么或學到什么程度,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參與;三是采用易于學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學語言有自己的獨特性——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 有效性教學的核心問題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么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高中教育階段是介于初中階段和大學階段的教育階段,課堂有效性教學問題是一個現實而迫切的問題。中學課堂有效性教學是指教學要從學校和學生的具體實際出發,使學生充分發展,具有適合學生進步的教學操作范式和較為全面的教學策略。
一、備課、上課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首先,教師頭腦中始終有個體差異意識,這樣備課時才會有所體現,上課時有所落實。其次教學時必須心中裝有每一個學生,尤其是中下等生,不能忽視他們的存在,時時刻刻想到他們。課堂提問時,對低層學生,提的問題要基礎,盡可能淺顯,一點一滴地啟發,確需綜合考慮的問題,教師要作好鋪墊,多設計一些臺階,避免跨度太大。通過提問使低層學生也能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對中層學生,要在教材的基礎上略加提高,提一些經過思考和比較就能回答的問題。對高層學生而言,提的問題要在中層基礎上深化、拓寬。在備課中,只有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各盡所能,各有所得,不同程度的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才是落實新課程理念。
二、轉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過去的教學教師一般大多采用單一的注入式教學,學生只能處于被動的接受學習狀態,一堂課基本是教師講到底,缺乏師生交流,結果是學生課堂似乎聽懂了課后自己卻不會做。因此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方式的轉變需要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一)從“重教”向“重學”轉變。過去的教學是以教定學,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只能被動在下面聽,完全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情況下,教師內容講得再好,語言再流暢,例題再多,其課堂教學也是低效的。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給學生留有一定的練習時間,要敢于精簡“講”的內容,放手給學生多“練”的機會。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和方法,保證教和學的有機同步進行。
(二)從“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重過程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把教學的重點放在過程中,放在揭示知識形成的規律上,讓學生在感知、推理、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中發現真理,揭示規律,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相比之下,如果只讓學生記住這些定律、定理的內容、公式,然后讓學生通過做題、練習來掌握,學生的學習只能是事倍功半,只能是低效的學習。
(三)要重視實驗操作、加強學生的親身體驗過程。物理學是一門應用性的自然科學,“所有的科學都是從實驗開始的。”幾乎每一個物理教師都能認識到實驗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每一個教師都能夠真正來做實驗,引導學生來操作實驗,而寧可在黑板上不厭其煩地反復多次地去講實驗,教學效率低下。專家認為:對于實驗,講十遍、百遍,不如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遍!
三、授課要緊密聯系實際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自然界的現象、生產技術中的問題、生活經驗中的事實等各個方面與物理知識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從觀察自然現象和研究社會生活實際中引出物理問題,把教學與生活問題、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結合起來,不斷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了解生產,認識世界,源源不斷地提出生活中的問題,又通過所學的知識解釋分析物理現象,使學生覺得生活中充滿著物理,物理就在他們的生活中,感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從而保持學習物理的興趣。
四、教師要講究授課的語言藝術
語言是教師賴以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信息媒介,語言深入淺出、形象生動,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形象生動的語言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喚起學生的表象,促進學生的想象。教學經驗表明,教師組織教學時注重語言的直觀形象性,能夠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求知的快感和啟發學生的智力,增加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力。
總之,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的素養,備好課,接收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及模式,利用教師的語言藝術及人性化的教學措施,使學生“樂學”、“想學”;要以思維能力培養為主要方法,使學生掌握知識,激發學生“樂學”、“想學”的內在動力;要以問題意識的培養為主要途徑,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真正學會學習。只要使學生“樂學”、“想學”、“會學”,就能提高物理教學的實效性,完成物理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