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4月11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統計工作是國民經濟統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施工企業統計工作是對建筑施工企業實行科學管理,監督整個企業活動的重要手段,是企業制定政策和計劃的主要依據。搞好統計工作,是加強建筑施工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企業基本素質和管理水平的具體體現。下面本文就建筑施工企業統計工作普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做一簡要分析。
關鍵詞:統計評職論文,期刊投稿,建筑企業施工,統計
一、建筑施工企業統計工作現狀
1.統計機構不健全,統計力量薄弱
建筑施工企業競爭激烈,多數企業沒有設置綜合統計部門,基層單位(分公司、項目部)的統計力量更是薄弱,往往沒有專職的統計人員,都是由財務、經營、預算人員兼職統計工作,統計工作僅僅滿足于上報企業統計報表而已。對于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沒有專職人員收集、匯總、整理和分析,難以形成系統的資料供企業領導決策。
2.統計人員變動頻繁,素質普遍不高
個別基層單位統計人員存在變動頻繁,交接工作不落實的情況;部分基層單位統計人員上報報表前不作仔細檢查,差錯率高;部分基層單位經常錯報、漏報項目,統計人員計算機操作能力薄弱,導致在制表及公式計算上經常出現差錯。
3.統計臺賬設置不完整
建筑業企業的所有單位都有原始資料,數據出處有依據。部分企業雖然建立了統計臺賬,但是由于統計人員工作方法較為單一,對于如何滿足統計工作的需要,如何發揮統計臺賬的作用、效果,沒有好的辦法。因此,往往有些臺賬設置不完整,有金額,沒有數量;有當月數,沒有累計數;有期末數,沒有平均數。有的企業是先做報表,然后根據報表數據再抄錄到臺賬上;有的干脆復印原始單據,作為填報報表的依據。
4.統計報表上報不及時
部分基層單位對統計工作不夠重視,遲報、漏報及邏輯關系上的錯誤現象時有發生;有些單位經多次催辦后方能上報,個別單位經多次催報后仍不上報,嚴重影響了統計報表的對外報送時間。
5.統計數據來源不清楚
目前,由于絕大部分統計人員為財務兼職人員,統計工作僅占本人工作的一小部分,往往在填報報表時統計數據有的就直接從財務賬本上取,有的從財務報表上摘取,有的根據發票數據填報,或者依據支付的款項來填報統計報表,操作簡單化、隨意性大,并過分依賴財務數據。
6.統計數據匹配性和可比性不夠強
各基層單位在統計方法、指標涵義、口徑上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統一,統計范圍、口徑的理論值與實際值還存在一些差異;個別單位對一些數據進行隨意修改,數據銜接不縝密,這些都不同程度影響了統計數據的準確性,造成統計數據之間不匹配、不銜接,從而使統計數據的動態可比性受到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統計數據的可釋性。
7.領導對統計工作不夠重視
一些企業領導,普遍存在重財務,輕統計的現象,認為統計工作很簡單,只是應付上級主管部門需要,報幾張報表而已,工作量不大,每個月也就忙幾天。企業的統計工作也往往停留在簡單的匯總和完成上級主管部門的報表上,忽略了統計的監督、咨詢、服務職能。
二、對策和建議
1.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業統計工作規章制度
根據國家統計局建筑業統計工作制度和上級主管部門的相關統計規定,結合企業實際,制定一套適合企業的統計工作制度、辦法。一是制定企業統計管理辦法,就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配置、原始記錄和統計臺帳、統計資料管理和報送、統計數據質量檢查、統計分析制度等內容做出具體規定,明確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制定工作流程,明確考核和獎懲規定,使統計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制定企業內部統計報表制度,規范統計報表上報的時間和工作流程,統一報送的年報、定期報表表式,并對報表的各項指標做出科學合理的指標解釋,對于實際工作中常出現的具體問題或者錯誤可以結合答疑、舉例的方式在制度中做出解釋。
2.建立科學合理的統計指標體系
施工企業可結合自身發展需要設置生產經營需要的統計指標體系。筆者所在企業每年底都會結合當年地方統計局及上級主管單位最新下發的報表制度要求,充分考慮企業內部管理需要,整合各類指標制定當年統計年報表式和下一年度統計定期報表表式。制定表式時特別針對分公司、項目部等不同基層單位的性質分類別設置統計報表格式,如分公司統計定期報表中設置跟蹤暨中標項目統計表、建筑業產值統計表、工業產品統計表、多種經營產值統計表、建筑業生產及房屋建筑面積統計表;項目部統計定期報表中設置項目基本情況表、工程項目完成工作量統計表、內部施工單位完成工作量統計表、對外分包結算完成工作量統計表、材料消耗表等,既讓下屬單位便于理解,對于自己需要填報的表格一目了然,減輕了工作量,又同時滿足了上報企業領導和上級主管單位的需要。
3.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統計人員素質
要提高企業統計工作質量的關鍵問題是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人員隊伍。筆者所在企業一是每年組織統計人員報名并參加統計從業資格考試。2008年以來已組織77名新上崗同志參加統計從業資格培訓及考試,2011年及2013年共組織二次統計繼續教育工作,其中2013年組織55人參加統計繼續教育培訓工作。二是每年定期組織企基層統計人員參加統計業務培訓,針對平時報表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或者指標重點講解,答疑解惑,對統計管理辦法進行宣貫。三是組織基層統計人員參加統計職稱考試,充實企業骨干隊伍。通過上述措施進一步充實了統計人員隊伍,對提高統計人員業務素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4.配備專職統計人員,切實提高統計報表質量
要求企業內部基層單位指定部門、配備專職統計人員負責統計報表工作,切實保證統計數字的質量和統計隊伍的穩定。上報的數據要做到及時、準確,不瞞報、漏報和虛報。
5.建立適合企業的原始記錄和統計臺賬
建立健全統計臺賬是做好統計報表的關鍵。一個稱職的基層統計人員,除了要熟悉清楚統計指標含義和計算方法外,還要了解本單位的生產經營、從業人員以及財務等情況,并根據不同來源的資料進行記錄、整理、匯總,才能相對準確地取得有關契合統計口徑的數據。但是建筑施工企業原始記錄和統計臺賬的統一較為困難,企業要結合本單位特點,下發基層單位原始記錄和統計臺賬建議標準,要求各基層單位在錄入明細帳的同時錄入臺賬,做到賬賬相符、賬表相符。如要求建立歷年主要經營指標完成情況臺賬、歷年建設項目施工產值統計臺賬,記錄每個項目自開工至竣工結算的全過程等。各基層單位可以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選擇建立統計臺賬,可按照施工項目為單位,設置合同金額、簽訂日期、工期、實際開竣工日期、所在省市、經營方式、承包模式、項目行業、業主機構類型、分月、年、開工累計上報施工產值臺賬、最終結算價、建筑施工面積、材料消耗等指標。
6.加強統計信息化建設,提高統計工作的效率
建筑施工企業統計工作比較瑣碎,報表任務繁重,統計人員的大量精力都用在了統計過程中,每月統計報表的催報、審核、錄入占用了大量的時間,統計信息化應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從基層數據開始,切實減輕統計人員重復勞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統計分析,學習新的理論和知識,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企業可結合管理需求,有計劃、按步驟的實施統計信息化工作。一是企業可通過與上級主管單位和軟件公司共同實施統計信息化工作,如通過前期準備階段、實施搭建階段、集中培訓階段、正式運行階段和總結驗收階段,實現企業內部報表的全級次網上直報。二是企業還可以通過設置、優化管理臺賬來整合企業內部資源,達到數據共享。如設置承攬、分包合同信息、工程項目清單、建造合同預計收入、成本、毛利率下達及變更臺帳、項目預計成本、實際成本臺帳、預算編制、進度報量、工程款收款臺帳、內部結算及付款臺賬、分包結算及付款臺賬等。
7.利用統計資料做好統計分析,為企業決策服務
統計工作的本質是服務。統計部門掌握著真實、全面、量化的統計資料,有效的收集、整理、分析各種數據,探索數據內在的規律,為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服務是統計工作的一項重要職能。近十年來筆者所在企業一直堅持統計季度分析不放松,通過規范基層單位統計分析的內容,使各單位的統計分析有的放矢。通過規范統計分析,切實提高統計分析的分析水平,將統計分析的范圍從單純的新簽合同額、企業總產值等指標的分析擴大到整個經營系統主要指標的分析(如竣工結算、風險項目、海外項目等結算情況)及人均合同指標、人均營業收入、人均利潤率、人均管理費、勞動生產率等企業重點關注的指標,運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將抽象的數據形象化,為企業高層決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8.定期開展統計檢查指導工作
筆者所在企業自2009年開始實行經營管理(企業內控管理)大檢查,為了提高統計報表的質量,將統計報表質量納入經營管理大檢查的日?己斯ぷ鳎丛碌怯浗y計報表質量,就各基層單位上報統計報表的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三個方面如實記錄,并定期就統計報表中存在的問題做出通報和具體要求,充分發揮統計的監督功能。企業也可結合實際,定期到基層單位去檢查統計工作開展情況,對工作中的具體問題進行指導。
9.統計人員要愛崗敬業、有所作為
建筑施工企業基層統計人員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自身修養、愛崗敬業,積極參加各種業務培訓,熟悉并了解建筑施工行業特點,積極加入學術組織,開展統計分析,運用統計分析為企業高層領導提供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讓高層領導來關注統計工作,提升統計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話語權。
結語
建筑施工企業統計工作任務繁重,企業應充分認識到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加強統計力量,建立適應企業經營管理的統計體系,合理運用統計信息網絡和現代化辦公條件。統計人員要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積極為企業統計工作服務,充分發揮統計工作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