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1月0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市政基礎設施具有公益性,屬于市政公用事業,它建成后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但其產生的社會效益以及間接產生的經濟效益巨大,無法估量。在實施過程中,如何強化全過程監管,嚴格控制工程造價,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盡可能多建設、建設好市政工程,為城市居民造福,就成了各級市政工程管理者和建設者必須努力和追求的方向。
關鍵詞:工程造價師評職論文發表,期刊發表,市政工程,造價控制,全過程
前言:市政工程的建設資金來源主要來自于國家的投入和地方的資金籌措,而這些資金的投入與城市建設龐大的資金需求相比是有限的。因此,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是市政建設者必須努力和追求的方向。一項市政工程從基本建設程序看須經過可行性研究、項目立項、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施工階段、竣工驗收等多個階段和環節。根據當前造價管理體制模式的發展方向,參照當前國際上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理論和經驗,為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在各建設項目中能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財力,取得較好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應實行建設全過程造價控制。
所謂全過程造價控制,就是在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建設項目發包階段、建設實施階段和竣工結算階段,事先主動進行工程相關經濟指標的預算、估算;積極參與項目建設的全過程,正確處理技術先進與經濟合理兩者間的對立統一關系,把控制工程造價觀念滲透到各項設計和施工技術措施之中,為領導層在投資決策、設計和施工等過程中做好經濟參謀,保證項目管理目標的實現,提高工程投資效益。全過程造價控制,是“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結合,是“動態的、全方位、全過程”的控制。“事前”是指在投資發生前的控制[以前期(設計)階段為主];“事中”是指在投資發生時的控制[以項目實施(施工)階段為主];“事后”是指在投資發生后的控制[以項目實施(施工)及竣工決算階段為主]。“動態的”是在節點控制(如概算、預算)的基礎上,進行連續的控制,并對控制目標進行完善、補充、修正;“全方位的”是各工種、各子項的全局控制;“全過程的”是在已定的控制目標下,全責、全方面、全過程的控制(強調造價控制的單一責任制)。那么,如何具體做好各階段的投資控制,筆者擬結合近年來的工作經驗,談些看法。
2 重視建設前期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
這里所講的前期階段是指工程項目從可行性研究到初步設計完成止的工程建設階段。長期以來,人們普遍都注重施工階段的造價管理,因為從表象上看,工程項目的合同價格形成于施工招標投標階段,而占造價比重最大的人、財、物的投主要在施工階段。但事實上,一個工程項目的決策是否正確,方案是否合理,經事實證明,市政項目前期投資估算的偏差是造成其投資效益低下、三超現象屢禁不止的根源。前期工程造價管理的失誤也往往為后期施工階段的技術變更和投資超額留下活口。由此可見,只有加強項目決策的嘗試,建立項目優化評選,采用科學的估算,細致做好投資估算,形成投資最高限額,以便有效遏止“三超”現象。這個階段造價人員主要編制項目投資估算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經濟角度)、項目投資現金流量預測報告、各設計方案的經濟比選報告等。
在項目前期階段所做的造價計劃工作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估算”或“概算”的模板。它是隨著項目設計的不斷深入,項目要求的不斷調整而逐步細化的并起到項目造價控制統一的綱領性文件。主要體現以下兩個特點:
首先,編制的造價計劃不僅僅是對圖紙(方案圖紙、擴初圖紙)作的估算或概算,還起到優化設計與控制設計的作用,該估算造價是不斷處在動態的調整與更新狀態中,即隨“方案設計(多個)”→“初步造價計劃”→“從經濟角度優化設計”→“造價計劃”→“優化調整設計”→“詳細造價計劃”→“確定了的造價計劃”。隨這一過程不斷深入,動態調整中最終確定一個項目的總投資控制目標。
其次,編制的項目造價計劃不僅僅是體現一個項目的靜態總造價,還需根據項目的實施計劃給出項目用款的現金流量預測表。該表會隨著造價計劃書的不斷深入而細化。一般最終給出每個月的項目用款計劃,使建設單位可根據給出的造價計劃書來安排項目用款或銀行貸款計劃。
3 把握設計階段造價的重點控制
人們之所以把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作為一個重點來進行控制,是因為在投資控制完成后,有效地控制造價就從設計階段開始。只有在設計工作尚未完成,在設計圖紙未交付實施之前就把好工程造價管理第一關,才能為總體工程造價控制打好基礎,因為后續的造價控制都是在施工圖預算的基礎上進行調整的。如果設計人員在設計階段未能肩負起優化設計與有效控制造價兩個重擔,則勢必增加工程不必要的投入,造成浪費。在設計一開始,就應將控制投資的思想植根于設計人員的頭腦中,通過設計階段開展限額設計、設計
方案競標及運用價值工程原理等優化設計方案提高設計質量,做到技術與經濟相統一。工程造價管理人員在設計過程中要積極參與設計項目的投資分析,能動地影響造價的有效控制。
設計階段工程造價人員的具體工作有:
(1)由工程造價人員短時間內對每個設計方案作出經濟估算及評價,在此基礎上推選最佳的設計方案。
(2)確定設計方案后,由工程造價人員根據相關資料(之前將盡可能地收集當地的造價相關資料,如以前曾做過的同類項目的經濟指標),提出合理的限額設計指標,供業主與設計單位確定設計限額時參考。
(3)工程造價人員參與圖紙會審的工作。并對不影響功能而降低造價的,提出合理化建議。
(4)同時由于種種原因,還存在著邊設計邊施工的現象,甚至施工因質量較毛糙,從而導致設計更改、聯系單較多,造成工程造價人為失控的現象,工程造價人員要全過程有針對性地加以監控。
4 加強實施階段的造價管理
建設項目實施階段,即是把設計圖紙和原材料、半成品、設備等變成工程實體的過程,是建設項目價值和使用價值實現的主要階段。據統計,建設項目在實施階段工程施工費用約占整個工程造價的60%左右,因此工程實施階段對工程造價的直接影響很大。實施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主要包括三個環節:招標管理、施工管理和結算管理,在這一階段,主要應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4.1 規范招投標活動,積極推行工程量清單招標
工程項目招投標是項目實施階段的第一道工序,是確定工程合同造價、擇優選取施工單位的關鍵階段,因此非常重要。招投標階段對工程造價的控制重點應放在規范招投標活動和招標方式的確定上,招標評標應實行合理低價中標。
4.2 認真、嚴格地對待現場簽證
現行的市政工程項目一般都實行監理負責制。作為進駐施工現場的監理人員在熟練掌握現場施工和管理的同時,應熟悉工程造價知識,對由施工單位填寫的簽證,一定要認真核實后方能簽字蓋章,對不應該簽證的項目不應盲目簽證,對施工單位在簽證上巧立名目,弄虛作假,以少報多,蒙哄欺騙,遇到問題不及時辦理簽證,結算時搞突擊,互相扯皮的現象應嚴格審查。市政工程項目的建設,地下隱蔽工程較多,一個不符合現場實際的
簽證往往對工程造價造成重大的損失。造價工程師與監理單位協調配合,制訂現場控制造價的步驟與措施,明確雙方在現場簽證、核價方面的職責,根據實際發生的變化,充分深入施工現場,爭取第一手資料(隱蔽工程資料、實際施工記錄等),包括聯系單上的簽署意見,為日后的索賠處理、結算決算提供依據。建議:造價人員對所有聯系單進行經濟分析并簽署意見(并附相關計算稿)。公司管理層應明確未經造價人員簽署意見前,項目經理
不得簽署肯定意見。
4.3 加強設計變更的審查
設計變更是實施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又一個重要因素。設計變更應盡量提前,變更發生得越早則損失越小。若在設計階段變更,則只須修改圖紙,其他費用尚未發生,損失有限;若在采購階段變更,不僅需要修改圖紙,而且設備、材料還須重新采購;若在施工階段變更,除上述費用外,已施工的工程還須拆除,勢必造成重大變更損失。所以要嚴格控制設計變更,盡可能地把變更控制在設計階段的初期,特別是對工程造價影響較大的設計更,向建設單位及設計單位預先報告任何設計修改所可能引起的成本增減,并定期將因工程修改所引起的造價增減向建設單位呈報,要先算賬后變更。
4.4 把好結算審查關
計算所有合同內賦予承包單位及分包單位應有的工程變更價差調整,審核項目合同價的各項變更費用,就是工程審價報告。結算的工程量應以招標文件和承包合同中的工程量為依據,考慮變更工程量,特別是要考慮對施工簽證單的符合性和合理性進行詳細的審查。審查時要熟悉圖紙、掌握工程量計算規則,并對整個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有系統的認識。定額的套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在結算審查時經常會出現定額錯套、高套、定額換算錯誤等情況,而這些都對造價造成重大的影響。在竣工結算審核的基礎上,將項目的有關造價資料及分析結果匯總并建立數據庫,為后續工程提供參考。也可作為公司考核項目部績效的依據。會同項目各部門總結并找出本項目工程造價控制過程中存在的經驗、教訓,提出今后工作中的改進方案。便于今后加強管理。因此,把好工程結算對合理定價,減少不必要的投資具有深遠的意義。
結束語
城市市政工程造價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只有加強對每個環節的造價控制和審查,通過控制來發現項目投資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促使投資管理的不斷完善,提高投資效果。投資管理中應充分發揮激勵和約束兩種機制的功能,并不斷地進行投資管理體制的改革,實行建設項目的法人管理制度,改革現行的定額計價模式,實行量價分離,形成以量為主的企業定額系統,建立以市場定價的價格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