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11月1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煤礦已經成為各企業必不可少的生產能源,而且需求量也在日益遞增,正是因為社會對于煤炭的需求,煤礦產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大多數的煤炭企業在進行煤礦開采的時候,只注重煤炭的產量,卻沒有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來保證開采人員的安全,面對頻頻發生的采礦事故,人們越來越關注采礦的安全性問題。本文就是先對中國井下采礦的現狀進行了了解,還分析了井下采礦事故頻發的原因,根據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證井下采礦安全管理。
關鍵詞:礦業安全職稱論文發表,核心期刊論文發表,煤炭企業,井下采礦,安全管理
【引言】煤炭作為人類發展史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在現在的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也依然是人們生活和生產所不可或缺的能源。也正是如此,讓很多的人看到了商機,開始不斷地勘探開采煤炭,但是這些煤礦企業卻缺乏對于采礦安全的認識不足,也沒有采取相應的安全管理措施。因此導致采礦井下事故層次不窮,時時見諸于報端,充斥這我們周圍的新聞媒體。井下采礦事故的頻發,不僅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還給企業和社會帶來了非常大的經濟損失,進而影響社會的穩定。但是,縱觀諸多采礦事故,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煤炭企業領導的安全意識不足,沒有重視煤礦現場事故預防工作,還有就是煤礦井下開采工作人員的素質偏低等,對于這些產生井下開采事故頻發的原因,我們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加強對煤礦開采的安全管理,以保證煤礦井下開采的安全,為社會提供更多的煤炭資源,以促進社會的發展。
1.我國井下采礦的現狀
我國現階段的煤礦開采的方式主要有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兩種,有時候也會將兩種開采方式結合起來進行開采。露天開采具有低成本、高流通、高投產的特點,而且也是比較方便快捷的一種開采方式,但是露天開采方式只能適用于比較淺的煤礦,這是因為露天開采的深開技術不夠成熟。因此地下開采成為了煤礦開采的主要方式。地下開采雖然已經成為了最主要的開采方式,但是它自身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如開采出來的煤炭產量少。
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大多數煤礦在進行開采時,已經采用了很多的科技設備和高自動化設施,高科技采礦方式已經日益代替了傳統的采礦方式。人們將越來越多的新填充材料和工藝應用到采礦技術中,其中就包括自然崩落方法[1]。
2.井下采礦事故頻發的原因
2.1 一些煤炭企業的管理者對于煤炭井下安全開采的認識不足
一些煤炭企業在進行井下開采時,總是將企業利益放在首位,為了節省成本,就忽略了對煤炭開采的安全措施。而且大多數的時候,煤炭企業的管理者也不會對井下采礦的安全管理投入足夠的資金,存在著安全投入欠賬,讓采礦人員在進行煤炭開采時,得不到有力的安全保障。也有很多不良企業在明知道井下煤礦存在著瓦斯超限、風面不足的問題,但是仍然不采取安全措施, 繼續讓采礦人員進行采礦作業,導致了采礦事故的發生。
2.2沒有重視煤礦現場事故預防工作
在大多數的煤炭企業中,管理者對于井下采礦現場的事故的預防能力不夠,有些管理者是知道存在著安全隱患,卻不加理睬,讓這些安全隱患一直存在著,并越來越嚴重,最終爆發出來,引發了井下采礦事故的發生。有些事故發生的原因是煤礦在進行開采之前進行的設計存在著問題,卻在日后的開采過程中一直得不到解決而導致的[2]。
2.3工作人員素質偏低
首先是采礦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操作規范不強。毫無疑問,采礦工作人員主要都是以農民為主的、沒有受過專門技術培訓和安全防范教育的專門培訓的基層人員,對于安全生產而言,他們并沒有全面性的認識,在操作生產等方面并沒有安全性的規范,比如說在采礦生產中不按設計工作、頂注意力不集中板傷人、操作失誤等工作事故層次不窮。并且一旦面對風險來臨時并不能采取真正的有效措施。這也是造成采礦工作人員生命財產損失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其次是礦產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淡薄。在一些廠礦企業的領導中并沒有嚴格的安全生產觀念,特別是當企業的經濟利益和安全生產之間的關系產生問題時候,往往忽視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而只是一味地考慮企業的經濟效益。這就致使他們企業的安全生產成為一種無實質性的象征性口號。這樣一來,會使投入安全生產的經濟利益越來越少,進而會增加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頻率。
3. 采取措施保證井下采礦安全管理
3.1 平衡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
作為采礦區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礦區的安全生產是最重要的。采礦的安全不僅關系到采礦人員的財產和人身安全,而且關系到企業的經濟利益,追中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在日常的具體生產過程中,采礦業必須堅持以“安全第一、生產第二”的原則為主,促進企業經濟利益的發展。安全與經濟效益是企業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忽視任何一方都是殘缺不全的。所以企業要找到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之間的平衡點,在充分重視安全生產之時必須得努力提高經濟效益。所以,注重安全防護技術和抓緊生產就需要加大企業的經濟投入,使安全生產的防護工具等得到保障。
3.2制定合理的安全評價體系
安全的評價體系對于煤炭安全管理體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制定正確有效的評價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主要方法有:加強相關的安全監察部門的監察力度,加強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投入,在成本之間和投入加強改進。上述方法有助于促進企業的安全生產。
3.3提高井下采礦工作人員的素質,并定期進行培訓
要對采礦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不僅要提高他們的操作水平,還要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3]。企業也可以舉辦一些安全預演活動,或進行安全知識問題活動,讓員工始終將保護自己安全放在第一位。煤炭企業進行的這些培訓不僅可以強化員工的安全意識,還能夠提高他們的采礦技術,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為井下煤礦的安全生產提供保障。
4.結語
煤炭企業管理者要始終將煤炭開采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制定合理的安全評價體系,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平衡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以此來保證煤礦井下開采的安全性,并保護開采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 張曉奇. 試論井下采礦安全管理工作要點[J]. 河南科技.2013.2
[2] 劉于平. 煤礦采礦安全管理與事故防范分析[J].能源與節能.2012.11
[3] 李偉山. 煤礦采礦安全管理與事故防范[J]. 河南科技. 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