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10月0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要實現城市的發展與繁榮,必須正確處理城市和新型村鎮的規劃管理,以長遠的、高品位的來規劃整個城市建設的高規格,進而推進我國城市化進程向更高層次化的邁進。一方面,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是一個密切關聯的完整系統,日益加快的城市化進程,迫切要求城市規劃管理者加強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指導,這是一項重要而迫切的任務。另一方面要實現城市的發展與繁榮,必須正確處理新型村鎮的規劃管理與城市管理建設之間的差別性管理,根據其的各自特殊性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管理規劃方案,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城市化進程健康、迅速的發展。
關鍵詞:城市管理師論文范文,核心期刊,城市管理,村鎮建設管理,差別分析
城市管理和村鎮建設管理問題是在快速城市化進程中產生的,是我國城鄉二元化的管理體制的反應,是在戶籍、土地、規劃、建設、融資、就業、醫療、教育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如果不正確分析好城市管理和村鎮管理建設的差別會導致:外來人口無戶越來越多,無法解決其主要的居住問題,同時還會使部分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人口密度過高;還有會導致一些村鎮的布局混亂;城市的暫住人口過多、構成復雜,影響社會治安;村鎮的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設施欠缺,環境衛生堪憂,且還存在諸多安全隱患等諸多問題。下面就分別對城市管理和村鎮的管理建設進行差別分析:
一、城市管理的基本要素及其復雜性
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這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為對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為基礎,運用決策、計劃、組織、指揮等一系列機制,采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等手段,通過政府、市場與社會的互動,圍繞城市運行和發展進行的決策引導、規范協調、服務和經營行為。廣義的城市管理是指對城市一切活動進行管理,包括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和市政的管理。狹義的城市管理通常就是指市政管理,即與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及城市運行相關聯的城市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和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一般城市管理所研究的對象主要針對狹義的城市管理,即市政管理。現代城市作為區域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和信息中心,是勞動力、資本、各類經濟、生活基礎設施高度聚集,人流、資金流、物資流、能量流、信息流高度交匯,子系統繁多的多維度、多結構、多層次、多要素間關聯關系高度繁雜的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現代城市不僅具有海量的科學技術,包括巨大的物質系統,同時還包括了人的因素。
如果說人是客觀世界中最復雜的一個主要系統,那么眾多人聚集在一起的社會系統——城市,就更為復雜了。對現代城市的管理必需遵從復雜巨系統的規律。只有按照規律辦事,才會得到試想到的最佳效果。現代城市的復雜性決定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這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為對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為基礎,運用決策、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等一系列機制,采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等手段,通過政府、市場與社會的互動,圍繞城市運行和發展進行的決策引導、規范協調、服務和經營行為。據統計,現代城市管理涉及的各類因素已達1012多種。對城市這個復雜巨系統的管理同樣呈現出多維度、多結構、多層次、分系統從宏觀到微觀的縱橫交織、錯綜復雜的動態非線性復雜巨系統特性,城市管理系統無疑是一類開放的復雜巨系統。
由于中國城市建設發展的階段性局限,通常人們將城市管理與規劃、建設并列,稱為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或者叫城市建設與管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首先認識到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是密不可分的,進而認識到了城市管理是規劃、建設、運行全過程的管理,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要求加強城市的運行管理,并進一步實現城市規劃、建設與運行的協同和互動。
同時,城市的日益繁復與發展推動了城市管理的專業化分工,由專業的城市管理部門來對城市運行各個專業子系統進行科學的管理。而隨著城市系統的日趨復雜,現代城市運行及其管理日益表現出相互交錯滲透、非勻質、非線形、非定常性復雜巨系統特性。以強調分解和簡化的還原論,將城市系統分割成若干子系統,以專業運行部門為基本單位強化專業的運行管理方式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就城市水務系統的運行管理而言,它與城市基礎設施系統、城市河湖生態系統、公用事業系統、甚至是隨供排水一起鋪設的各類電力、通訊、熱力等地下管線及其之上的道路交通都是交融在一起。僅通過分解、簡化來解決城市管理這個復雜性問題越來越顯得徒勞。
二、村鎮管理建設的特點,及其與城市管理的差別性分析
國家“十一五”規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歷史任務,村鎮建設將得到迅速發展。如何加強村鎮建設的管理,提高村鎮建設的質量和效益,是擺在村鎮建設管理人員面前的重要課題。所謂村鎮管理建設,即對整個鄉鎮的發展進行統籌規劃,從經濟,文化,歷史,人文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中發布的國家文件精神,堅持以鄉鎮政府為主導,職能部門授權,支持群眾廣泛參與的原則,切實加強以村鎮規劃、土地管理、環境保護和鄉村環境衛生為主要內容的村鎮規則建設綜合管理工作,集約規范利用土地,改善村容村貌,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我國村鎮農村形象和精神文明建設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村鎮的管理建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不同于城市,村鎮人口比較分散,人口密度小,但土地面積較大,人們的思想較保守等諸多因素。所以在管理方面,要充分分析村鎮自身的地理特性,進行有區別的管理建設。
在村鎮土地建設管理方面:嚴格農村建設用地規劃控制、用途管制和年度利用計劃管制。村民住宅、村鎮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鄉鎮企業等建設需要使用農村集體土地的,應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鎮總體規劃,并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從嚴控制村、鄉鎮建設用地規模。建立健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審批制度。農村住宅建設需要使用農村集體土地的,由村民向戶口所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符合申請條件的,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按批次報請市縣人民政府批準;村鎮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農村集體土地的,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提交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后,報請市縣人民政府批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鄉鎮企業或者與其他單位、個人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共同舉辦鄉鎮企業的,應當向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其中,涉及占用農用地的,應當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在村鎮公共設施建設管理方面:在村鎮規劃區內新建、擴建和改建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設施的,需要進行批案,不能私自加建。未經鄉鎮人民政府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在村鎮的街道、廣場、市場和車站等公共場所修建臨時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設施。
作為管理建設者,要充分考慮城市管理和村鎮管理建設的差別,進行有特點的管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達到建設管理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熊琴.《城市社區管理問題研究綜述》.[J].城市管理.2006
[2]沈磊、鐘德祥.《城中村改造設計實例分析》.[J].山西建筑.2007
[3]趙民、陶小馬.《城市發展和城市規劃的經濟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