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9月2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 由于近些年來頻發的煤礦安全事故,因此筆者就當前部分煤礦生產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幾點煤礦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 安全管理論文范文,核心期刊,采礦,事故防范,安全管理措施
1.引言
目前,煤炭仍然是我國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的主要能源來源,其巨大的市場需求與豐厚的利潤空間,使得人們對煤礦的開采積極性越來越高。近些年來,國內外對各種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資源礦產類企業也力求抓住這個快速發展的機會,不斷勘探開采礦石煤炭等。然而另一方面關于采礦方面的事故卻層次不窮,屢屢見諸報端,充斥這我們周圍的新聞媒體[1]。采礦事故的發生,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損失,進而影響社會的穩定和和諧。
2.煤礦采礦現狀
2.1 礦井環境
近些年來許多煤礦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于采礦區地勢低洼,水排出不易,碰到降雨量較大的月份,由于礦區內部被挖空,造成下陷等等問題而致使大量的滲水、透水,造成嚴重的危害。大多數的礦產資源所在地的自然環境都是非常復雜的,這其中水文地質條件是最重要的。然而,就是在這樣嚴峻的自然條件下,采礦的安全隱患卻不容小覷。比如引起煤礦事故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是火、瓦斯 、水,其中以瓦斯爆炸引起的事故最為多和最為嚴重。但是火、瓦斯、水等因素也并不是單獨出現的,這是在煤礦本身的自然條件的作用下產生的不良后果。煤炭屬于易燃物品,煤層更是可以自燃。在多數的礦井中,其本身所含有的瓦斯就特別多,由于瓦斯的易燃易爆特性,故而瓦斯造成的危害極大[2]。
2.2采礦技術
長期以來,部分煤礦仍然沿用傳統的采礦技術,致使其自身一直存在許多重大安全隱患,甚至在設計之初就有安全問題滯留,且在煤礦開采過程中又未進行及時的整改。在采礦事故中,技術不到位,缺失技術是一個主要的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采礦設備也越來越先進,但是先進的設備其價格也較高,一些廠礦企業為了短視的經濟利益,而依舊使用老化的設備。在技術和設備上緊縮投入,技術應用能力低,這完全不利于采礦事故的防范。
2.3,煤礦管理人員
許多煤礦領導以及煤礦管理人員對工作要求不是很嚴格,對安全生產工作落實不詳細,甚至連對井下的具體開采情況都了解得不多,在日常開采的制度管理方面顯得差強人意。煤炭管理制度的不合理是采礦事故頻發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對一個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發展越來越嚴重。在煤炭的管理中,大量存在管理片面化,強度強調經濟性管理。這往往使得工作主次不分,顛倒安全與生產之間的關系。對于采礦的要求,政府部門也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條規。但是企業并不能較好的嚴格按照國家和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例來實行。在采礦現場的管理上,許多領導者不下井進行監督和管理,只是在井上進行管理,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渙散的管理模式,這就最終使得采礦現場的管理紀律非常的松弛,無法做到對采礦事故的有效防護。
2.4煤礦工作人員
在近些年頻頻被報道的煤礦事故中,筆者發現導致事故最重要的原因還歸結于相關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自然外部環境對于采礦事故發生的原因是次要的。首先采礦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操作規范不強。毫無疑問,采礦工作人員主要都是以農民為主的、沒有受過專門技術培訓和安全防范教育的專門培訓的基層人員,對于安全生產而言,他們并沒有全面性的認識,在操作生產等方面并沒有安全性的規范,比如說在采礦生產中不按設計工作、頂注意力不集中板傷人、操作失誤等工作事故層次不窮。并且一旦面對風險來臨時并不能采取真正的有效措施。這也是造成采礦工作人員生命財產損失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其次是礦產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淡薄。在一些廠礦企業的領導中并沒有嚴格的安全生產觀念,特別是當企業的經濟利益和安全生產之間的關系產生問題時候,往往忽視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而只是一味地考慮企業的經濟效益。這就致使他們企業的安全生產成為一種無實質性的象征性口號。這樣一來,會使投入安全生產的經濟利益越來越少,進而會增加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頻率。
3.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措施
認清煤礦的生產現狀后,就要針對這些安全隱患加以防范和排除。為保證采礦生產的安全,同時又可以保證采礦企業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采礦的管理中,筆者提出幾點有效性的安全管理體制以保證礦區的安全。
3.1優化煤礦采礦安全管理,做好事故防范措施
煤礦開采的環境特殊、作業條件具有不可知性和多變性,是一項危險性較大的工作。制度能夠真正落實的意義要遠遠大于其存在的價值,因此不能讓安全管理制度成為一種形式需要。不科學或無法落實的管理制度對于企業的安全生產的危害性非常大。比如在礦區部門的設置上,可以采用專門化的部門進行管理廠礦企業的領導要每個月都舉行全廠區的安全意識和生產的培訓活動。在井下的采礦中,設置專門人員管理和緊抓安全生產工作。
3.2理清安全生產與提高經濟效益的關系
“安全第一、效益第二”是各行各業的經營原則,只有在安全生產的狀態下,才能促進企業經濟利益的長遠發展。安全與經濟效益是企業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忽視任何一方都是殘缺不全的。所以企業要找到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之間的平衡點,在充分重視安全生產之時必須得努力提高經濟效益。所以,注重安全防護技術和抓緊生產就需要加大企業的經濟投入,使安全生產的防護工具等得到保障[3]。
3.3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安全的評價體系對于煤炭安全管理體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制定正確有效的評價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主要方法有:加強相關的安全監察部門的監察力度,加強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投入,在成本之間和投入加強改進。上述方法有助于促進企業的安全生產。
4.結語
作為采礦區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礦區的安全生產是日常工作的首要目標。采礦的安全不僅關系到采礦人員的財產和人身安全,而且關系到企業的經濟利益,追中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不斷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是防止采礦事故出現的最重要的辦法。只要在技術、制度、人員等幾方面加強和改善,才能使采礦事故越來越少。
參考文獻:
[1] 徐輝.淺議煤礦采礦作業事故的原因及對策[J].價值工程,2010(36)77-79.
[2] 馬英波.煤礦采礦作業主要事故淺析[J].科技資訊,2010(23):39-40.
[3]郭慶林.“無事故管理”在采礦安全生產中的實踐[J].礦業快報,2009(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