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分析了農田水利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議。
摘 要:本文作者分析了農田水利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建議
Abstract: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and put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Keywords: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management; suggestions
中圖分類號:TV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關鍵問題在于質量控制,要確保建設優質的工程就必須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設監督管理體制、規范的項目建設管理程序,以確保施工過程合理、項目管理嚴格、經費使用透明,從而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使其成為為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服務的優質工程。同時也要加強工程項目的后期管理,做到不出紕漏不出事故,使工程項目能夠充分發揮效益。
1 農田水利存在的問題
1.1 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嚴重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大都建于改革開放前,水利工程體系不完善,蓄水工程少,排水工程多,灌區末級渠系建設亟待加強。工程建設標準由于受當時的技術、資金條件限制,建設標準低,配套率低,且經幾十年運行,老化失修嚴重,已不能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1.2 水利投入機制不健全
一是投資量的不足,長期以來,國家投資重點是大型骨干工程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投資是投入分配中的短板,再加上歷史欠賬多,縣級財政無力投入,農村稅費改革取消“兩工”,失去了農村水利建設投工投勞的支點;二是資金投入渠道分散,除水利外,還有國土、發改委、農開辦等部門,但基本各自為政,缺乏協調,工程規劃及布局上缺乏整體考慮,建設投資標準也很不一致,造成農村小型水利工程規劃內容難以形成合力,整體推進難度大。
1.3 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機制不健全,管護主體缺位
工程管理存在產權不清、責任不明、有人建設、無人管理的現象。即使部分有專人管理的工程,管理人員報酬低,維修養護經費基本無來源,加上管理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管理水平較低,難以支撐工程的正常運轉。
2 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議
2.1改革小農水工程維護與管理體制。改革小農水工程維護與管理體制有兩條途徑:一是政府支持、水管站指導、農民用水戶自主管理的體制;二是政府支持、水管站和農民用水戶監督、專業經營者管理的體制。
2.2建立穩定的小農水工程維護與管理投入機制。要解決小農水工程維護與管理投入機制這一長期困擾我們的難題,我們必要先理清一些相關小農水工程維護與管理投入的理念,再確定思路,進而建立相互促進的良性投入機制。
2.3小農水工程建設與管理需立法保障。由于小農水工程建設、維護與管理涉及部門多,建設時間長,還直接涉及到農民的參與問題,因此我們建議用3年左右的時間制定一部專門的小農水法律進行管理。
2.4加強科學管理,提高管理者素質。水務部門要充分發揮業務指導作用,定期組織工程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學習,合格者發放崗位證書,管理者一律執證上崗,科學調度管理。
2.5.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管理,要講究經濟效益。充分挖掘現有農田水利工程的內在潛力,如:水庫塘壩要在“水”上作文章,大力實施水面立體開發模式,逐步形成水保小流域形式的“山上植樹,水邊養禽,水面養鵝,水中養魚,蓄水種稻。”的良性生態鏈。同時,要加強水費收繳力度,增加管護資金,確保長效管理,達到以水養水的目的。
2.6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認識程度,切實加強工程管理。農田水利工程是基本農田穩產高產的基本保障,是農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因此,我們要切實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確保工程充分發揮效益。
3 全面加強對現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維護
3.1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強《水法》的宣傳,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災害的侵襲的同時,也要防止少部分唯利是圖的人為破壞;其次是工程建設工程沒有主次,每個環節都很重要,特別是工程配套設施的建設質量一定要保證。
3.2 工程設施管理
對小型水利工程設施,等級造冊,繪制工程分布圖分類進行排列,對重點工程實施掛牌,設專人重點管理,落實目標責任制,確保已有工程項目特別是重大型項目的設施管理安全。
3.3 經費管理
制定合理的工程維修養護費標準,根據受益面積和各地的具體情況,向受益者和收益單位征收一定的費用,用于工程維護;利用水利發展基金等形式對工程進行維修和養護;推行義務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單位的義務工。
3.4 技術推廣和人才培養
水利工程建設是效益長期的工程,因此建設規劃必須具有發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門可以采取“派出去,請進來”、實行短期培訓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同時要抓好工程建設中的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讓農田水利建設與日益發展的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相適應,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規劃中的水利項目都能充分發揮其自身的效益,服務于民。
4 強化保障措施
4.1 搞好協調配合。各級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資源、農業等部門要加強同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溝通,逐步完善改革配套措施,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實現自主管理、民主管理和良性運行創造有利條件。
4.2 依法規范推進改革。各級特別是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堅持從實際出發,確定各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產權確認辦法和經營方式,宜包則包、宜租則租、宜賣則賣、宜股則股,不搞一刀切。
4.3 健全服務體系。要把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納入基層水利服務范疇,改革后的各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可享受政府基層水利的公共服務。要形成鄉鎮、村基層水利服務體系。結合以鄉鎮或小流域為單位的基層水利服務機構建設,提高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水資源管理、防汛抗旱排澇等公益性服務水平。
4.4 增強依法治水意識。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所有者和經營者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堅持依法治水、依法用水、依法管水,自覺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和指導,服從防汛抗旱調度,不得擅自更改工程功能,特別是必須確保蓄水工程安全和防洪安全。
4.5 加強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的監督考核。把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成效納入“紅旗渠精神杯”競賽活動考評范圍,鼓勵先進,督促后進。
5 結束語
水是人類在社會上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命脈,水對于人類是極其重要的,缺少它人類就無法生存及良好的發展,一直以來,我國都將建設水利事業作為了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首要任務來抓。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的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前后經歷了兩次發展,但是如果將其與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相比較的話,其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不足,所以,應制定出有效的措施來加強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以此帶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良好的全面發展。水對于人類具有重要的作用,關乎到他們的生存與發展,是人類在社會上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命脈。而當前水力資源又非常有限,尤其在我國,水力資源在時間與空間上散布的十分不均勻。洪水泛濫及長期干旱不下雨對于人類的財產與生命安全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更為嚴重可能會使得社會因此而發生混亂,變得不安定。所以,我們在對農田水利工程進行管理過程中應制定有效的措施對天然水進行良好的控制與改造,要興辦對人民有利的事業,消除各種不良弊端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徐滿杰.淺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問題及對策[J].科學之友:下旬,2010(5):61-62.
[2] 尹利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存在問題與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0(11):85.
[3] 郝紅峰.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對策探討[J].山西水利,2008,24(6):21-22.
[4] 徐之甫.鄉鎮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水利,2002(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