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6月05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我國水資源現狀使供需矛盾日益加劇,如何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是當務之急,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職責。
關鍵詞:水資源現狀,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水是人類生存的生命線,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生命線,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水資源保護將是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長期奮斗目標,合理分配合理用水資源,是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
我國水資源的現狀:
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萬億立方米,地下水0.83萬億立方米。總量并不豐富,人均占有量更低。中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為224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的1/4,在連續統計的153個國家中居第88位。地區分布不均,水土資源不相匹配。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國土面積只占全國的36.5%,其水資源量占全國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的國土面積占全國的63.5%,其水資源量僅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9%。年內年際分配不勻,旱澇災害頻繁。大部分地區年內連續四個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連續豐水或連續枯水年較為常見。
水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劇,首先是農業干旱缺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氣候的變化,中國農業,特別是北方地區農業干旱缺水狀況加重,干旱缺水成為影響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的主要制約因素;其次是城市缺水。中國城市缺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城市缺水愈來愈嚴重。同時,農業灌溉造成浪費水,工業用水浪費也很嚴重,城市生活污水浪費驚人。
目前,我國的水資源環境污染已經十分嚴重,根據我國環保局的有關報道:我國的主要河流有機污染嚴重,并呈不斷擴大才趨勢,水源污染日益突出。大型淡水湖泊中大多數湖泊處在富營養狀態,水質較差。另外,全國大多數城市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局部地區的部分指標超標,污染問題每況愈下。由于一些地區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引發地面的坍塌和沉陷,地裂縫和海水入侵等地質問題,并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為此,人們采取多種措施,力圖從開源節流兩方面促進水資源的持續利用。
開源的措施包括:合理開發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庫,把大氣降水以及洪水期多余的河水蓄積起來;開渠引水,把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的水調入水資源相對貧乏的地區即跨流域調水,如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南水北調是緩解中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戰略性工程。我國南澇北旱,南水北調工程通過跨流域的水資源合理配置,大大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促進南北方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節流的措施包括: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節水意識。人們的節水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很多人只是把節水行動當成一種口號而沒有付諸于行動,特別在公共場所這種浪費水的現象更是普遍。
重視改進農業灌溉。我國農業灌溉用水量大,效率低下和灌溉用水浪費現象嚴重,現在國家每年拿出大量資金投入到農田水利中,采取管灌、噴灌、滴灌等措施,在農田灌溉中充分節約水資源。
重視工業節水。
工業節水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水重復利用率越高,取水量和耗水量越少,工業污水排水量越少,從而減少水環境的污染。二是淘汰高用水工藝和設備,大力提倡節水工藝和設備。
水不僅是生命之源,對人類極其重要。因此我們更應該預防和保護好水資源,合理并利用好水資源,大力推廣節水措施和宣傳力度,制定合理水價以提高居民的節水意識,為建立節水型社會貢獻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