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4月26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園林設計師是運用專業知識及技能,從事景觀規劃設計、園林綠化規劃建設和室外空間環境創造等方面工作的專業設計人員。本職業共設四個等級,分別為:景觀設計員(國家職業資格四級)、助理景觀設計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景觀設計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高級景觀設計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本文是選自省級期刊《現代園藝》中的職稱論文范文:對園林綠化工程的水景設計問題的全面探究。
摘 要:在整個園林景觀的設計規劃中,水景占有者很重要得地位,并且水的能動性相對于固體而言比較強,并且很容易的就和周圍一切的緊密的聯系起來,但是想要很好的把水在園林景觀利用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今為止,我們都還在摸索,但相信未來的水景景觀一定會讓人們眼前一亮。本文結合園林綠化設計來淺談一下怎樣更好地進行水景景觀設計。
關鍵詞:園林設計,水景景觀,特征
1 水景設計的重要性
我們可以認為水是整個園林綠化設計中最重要一方面,并且水也是在眾多園林設計里面最受人歡迎的一項,因為水的可塑性非常高,相比其它固體設計而言。比如有些植物只有一種靜態展示,而水就不一樣,能靜能動,還可以對周圍的事物進行一種映射。但是它不能單獨的出現,必須和諸如建筑物、植物等組合起來,并根據設計者的雕琢,展現出別具一格的作品出來。因此在整個園林設計中,水的運用占有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
2 水景景觀所富有的生態價值
據有關部門研究表明,生長在水里的植物可以攝取水中的養分物質,在水中缺氧的情況下不停地釋放氧氣,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有效的抑制有害藻類的過度繁殖,還可以有效控制水底泥層所富含的營養鹽在水質中不斷分解稀釋,這樣有利于對整個水體生態進行有效的維護,使其達到一個平衡狀態。最近幾年,人工濕地系統漸漸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但是有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人工濕地系統,它可以對城市的生活用水進行一個有效的凈化,其中起到最大的效果就是水生植物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3 水景景觀的設計特征
水景景觀是整個園林設計中最主要的組成部門。在進行水景景觀設計的時候,首先要充分把握水的特性,以及清楚水和水景景觀的內在聯系。水是千變萬化的,那么所呈現出來的水景景觀也可以是千變萬化的。
判斷一個水景景觀的成敗,不單單只看水型,也離不開對所需要的岸型進行規劃與塑造。規劃和塑造好的岸型能夠讓水景景觀在整個園林景觀中凸顯別具一格的特色。但是在設計施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水景景觀與陸地的交界處,為了不讓水直接把所設計的建筑物淹沒掉,必須對整個空間區域結構的地形進行一個詳細的勘測,最后擬定方案,再進行設計與規劃。這樣做的目的是達到一種雖然是設計施工,但是看上去又好像是自然形成的效果。
在我國最常見的水景景觀的結構都具有環狀的岸型。我國的歷史上,多數的園林景觀中實景景觀的岸型比較自由,因為都是根據相關地勢直接修筑起來的,在一般的水景景觀中,都是由一種文石所堆砌而成的。很多剛剛建立起的園林景觀中的小池池岸,由于形成的方式比較多樣,最后導致用的材料也不相同,這些精巧的小池池岸一般比較小巧精致,并且與其水景景觀相融的很恰當,但是在岸型的設計上,往往采取多種形式,而沒有一種固定岸型規定,在不同的岸型之間用一些鵝卵石進行緊密的銜接,為整個水景增添不少的韻味。
在水中,通常會有很多水生植物,我們不但要觀賞水生植物,而且還要對其倒映在水里的影子進行欣賞。由于水生植物的加入,從而使得水景景觀變得具有內容感,也更具有畫面感。達到這樣一個效果不單要靠園林設計師一個人負責,還有與濕地專家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合作。
我們還可以在水邊種植一些常見的垂柳,盡可能讓垂柳的枝條向水面方向伸過去,使得水景景觀畫面感有了質的飛躍,再加上倒映,虛虛實實,對其水景景觀的升華具有很大的作用,讓整個園林景觀變得更加具有美學情趣。在水景景觀的設計中,充分的使用水生植物,可以將水景景觀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又可以將整個園林景觀提高到新的高度。
4 水景特色應該契合當地的特色
由于我國每個城市發展程度不一樣,經濟建設也不一樣,再加上各種自然條件、人文思想、區域的差異很大,園林景觀的設計者只有把握到這一些才能設計制造出一種圍繞當地歷史特色的園林景觀,才能提高園林景觀的整體品味。在現代的城市中,有很多環境因素會影響到園林植物的生長,因此在對于水景景觀植物的時候,最好選擇那些對于環境具有很強適應性的植物,最好是當地的植物,因為只有當地的植物才能更好地與當地的陽光、土壤等環境因子相適應。在很多新奇的外來植物進行配置時,要考慮這種引進的植物能不能夠適應當地的生存環境。
5 園林水景的應用
5.1重視人的全息性
人的全息性反映在兩個方面:1、不同的年齡段。園林水景要為兒童提供一個認知自然的環境和景觀;為青少年提供一個娛樂和健身的場所;為老人提供一個身心放松和精神回歸的家園。同時, 園林水景要為不同興趣的人群提供豐富的景觀、生態環境和生活、娛樂方式。2、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相應的環境和景觀。由于城市居民普遍生活在工業時代,有一種內在的向往自然的需求。當生活環境中所表現出的“返樸”的生態、景觀、娛樂方式與人體內的貯存信息相吻合的時候,人就會得到滿足。兒童最愛嬉水也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幾乎沒有一個兒童是不喜歡水的。因此在水景設計時,要充分為兒童著想,設置適合兒童玩樂的水景設施,既要符合兒童喜歡嬉水的天性,適于他們的尺度,能夠發揮兒童想象力,增強動手能力,又要在安全性方面多考慮些,細致些,嚴格按照設計規范來實施。在設計中,我們可以運用線式水面(如溪流等),和小環境結合得比較緊密,一般都較淺,不會發生什么危險,主要適合學齡前兒童玩耍。小區內的兒童可以就近嬉水,也方便家長看管。同時,溪流還可以和橋、板、石塊、雕塑、綠化以及各類休息設施結合創造出豐富、生動的室外空間。為了增加兒童嬉水的樂趣,在水邊,還可以設計一些以水為主題的小品。可以是水景的延伸,也可以起到烘托水景的作用。小品圖案宜鮮明、具象,體量上也宜比較小。對于 10 周歲以上的孩子,由于他們已經開始有自我保護意識,在設計可參與性的水景時,可在鄰近河邊設置階梯狀的平臺,讓孩子們在適合自己的水深深度進行玩耍。老年人應有屬于自己的空間,往往成為居住區環境服務的主要對象,水景住宅由于鄰近水邊,通常空氣較清新,環境較宜人,因此,在水邊設置一些活動器械或活動場地比較能夠吸引老年人來此進行活動。而對于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水體設置應以觀賞為主,采用自然水池,池上設橋,池中植睡蓮或荷花的傳統手法,這樣比較符合老年人喜清幽、恬靜的性格。場地的設置主要考慮以休息、聊天、小型體育鍛煉為主,注重戶外活動、個體活動的開展,可以結合水面設置一些水榭,內置座椅,老人可以在里面休息、打牌、下棋。活動場地的鋪設應做到平坦、穩妥,注意防滑、軟質,平面設計不宜彎曲過多,豎向變化不宜過大。除供跳舞之用的場地以硬質鋪地為佳外,其他都最好是木質等軟質材料。
5.2注重人際關系的水景設計
中國人很重視人際關系,這種關系大多通過場所的合理布局才能體現出來。而園林水景正是可以通過“水”這一特殊的媒體,起到溝通鄰里關系的作用,因為人天生的趨水性,使得水可以較容易地成為人們聯系的紐帶,由于水的存在,人們更加樂于外出,樂于在水邊游戲、休憩,為更好地方便居民之間的交往,在臨水的步道或平臺上,應該設置一些座椅,方便人們的休息與交談。
6對節約型水景設計的方法與建議
6.1現代水景設計中,大多數的水體都是可以循環利用的,這也成為節約型設計中最重要的途徑之一。通過動力系統和地形條件等,可以把利用過1次的水,進行重復利用。水體的重復利用不僅使用水投入量減少,同時也能創造出更多的水景景觀。
6.2 在水景設計時,除了一些特定的環境需設大中型水景外,應盡量設計小型水景(如:跌水、壁泉、小水幕、水墻等)或點式水景。這些小的水景也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如:香港馬鞍山村的點狀壁泉,模仿自然中的滴水景觀,用水的軌跡、水的聲音創造城市中新的水景景觀。這類設計用水量不大,可節約水資源,又能以小取勝。
6.3 水景設計不能盲目地擴大設計階段的投入,要量力而行。盲目地擴大投入去營造大型水景觀,不僅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同時,為了保證水景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其日常維護費也將是一筆巨大的耗費。要根據目前現有的條件及今后的維護等,合理地選擇水景設計方案。
6.4 在水景設計時,也要多考慮控制性、間歇式用水。利用音樂、燈光等控制水景,組合成音樂噴泉、時間噴泉等,避免不間斷用水造成的浪費。如:香港錦繡花園的間歇噴泉。這樣將從一定程度上減少水資源的浪費,也避免了水景的單調,豐富了水景景觀。
6.5 盡量采用新的科技設備及新的工程技術,來達到節約的目的。水景設計應多考慮這方面的投入,用于減少資源的消耗。如新型節水噴頭、霧化噴頭等的使用。加強水景新技術的投入,不僅不會使資金投入增加,反而會降低成本,節約資源,收到良好的效果。
6.6 中國園林講究意境的創造,同樣,作為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水景設計也講究意境的創造。霧化技術在現代園林設計中運用得非常多,能創造出虛幻縹緲的意境。如:香港城門谷公園的噴霧池——水霧低回。水符號的使用也比較多,如:橋、船、枯井等,這些關于水的代表被運用到園林中,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能聯想到水。“枯山水”并非真山真水,用沙等勾勒水紋狀來代表水,其意境相當深遠。
6.7 水景設計與周圍環境相統一也能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如:在水景設計中多投入能凈化水質的植物(如:長苞香蒲、水燭、睡蓮等),利用自然的凈化能力來保持水質環境,避免因水質發生惡化,需要進行人工改善而投入大量的水資源。這也是比較省心省力又節約資源的做法。
總之,在園林景觀中,水景景觀會非常引人注意,它給整個園林景觀帶來獨有的觀賞性,但是在水景景觀的設計方面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必須進行及時的解決,保證景觀設計既能體現藝術美感,又能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蘇瑞坤. 基于現代園林色彩的古典園林設計探討[J]. 現代園藝. 2011(13)
[2] 劉桂玉,羅中偉. 如何在園林設計中體現地域文化特色[J]. 吉林農業. 2011(05)
[3] 李星寧. 園林景觀設計中民族文化的表現[J]. 安徽農業科學. 2011(10)
[4] 楊銳. 在園林綠化設計中實現功用性與藝術性的統一[J]. 北方園藝. 2010(18)
《現代園藝》創刊于1978年。是江西省唯一的園藝實用科技期刊,本刊主要傳播先進而實用的果樹、蔬菜、花卉、園林、西瓜甜瓜等方面的良種良法,包括豐產栽培技術、品種選配與繁育、病蟲草害防除、貯藏保鮮與加工、經驗介紹、產銷信息等。始終貫徹“推廣和普及先進實用的田間栽培技術”為辦刊宗旨。向讀者報道推介省內外良種良法、科技動態,為三高農業和我省城鄉園藝產業化發展,為農民增收致富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把社會效益、輿論導向、讀者需求放在突出位置上,為各地園藝工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