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01月15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一項工程不僅要投入眾多的人力、 機械設備、 材料和構配件,還要安排好施工現場的臨時供水、 供電、 供熱及各種臨時建筑物等,這些都需要工程的組織者進行科學的規劃和組織協調。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建筑工程的技術管理模式, 從而促進建筑工程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管理
Abstract: A project not only to put many of the human, mechanical equipment,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but also arranged for the construction site temporary water supply, power supply, heat supply, and all kinds of temporary buildings and so on, these need the organizers of the project of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of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on this basis to further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mode, so a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rise further.
Key Words: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 G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建筑技術的不斷發展,使現代建筑施工已成為一項十分復雜的生產活動。一項工程不僅要投入眾多的人力、 機械設備、 材料和構配件,還要安排好施工現場的臨時供水、 供電、 供熱及各種臨時建筑物等,這些都需要工程的組織者進行科學的規劃和組織協調。 在每一項工程開始施工之前,有關單位必須按照施工組織學的基本原理,根據工程特點和要求,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從投資進度、 技術質量、 組織管理、 安全文明等各方面建立起系統的控制體系,以指導工程施工,實現投資與建設的目標。
一、建筑工程技術管理工作的任務與作用
建筑工程技術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是運用管理的職能與科學的方法, 促進技術工作的開展, 在施工中嚴格按照國家的技術政策、 法規和上級主管部門有關技術工作的指標與規定, 科學地組織各項技術工作,建立良好的技術秩序, 保證整個生產過程符合技術規范、 規程, 符合技術規律的要求, 以達到高質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務的目的。技術管理在整個企業管理工作中, 主要有三方面作用。
1、保證施工中能按科學技術和科學技術發展規律要求, 確保正常施工程序進行。
2、通過技術管理, 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員工技術業務, 從而能預見性地發現和處理問題, 把技術和質量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3、能充分發揮施工人員及材料、 設備的潛力, 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 努力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經濟效益和提升市場競爭能力。
二、技術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1、隊級建制的取消, 使原有的施工作業層逐步瓦解,需要重新組織和配置新的施工作業層。在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很多大的集團公司實行由集團公司統領,擔負施工的子公司各管一段,從而形成集團、 子公司和施工隊的三級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存在著管理人員冗雜, 機械設備等資源不能有效配置的缺陷,加大了施工企業的生產成本。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施工企業原有的隊級建制即施工作業層逐步被取消, 而如何重新組織施工作業層以實現效益最大化,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2、生產經營規模的迅速擴張, 使現有的資源配置遠遠不能滿足生產的需求。隨著我國在交通、 能源及城市建設領域建設步伐的加快,一大批國家重點工程不斷開工建設,給建筑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在這個時期, 國有建筑企業一方面憑借自己的人才優勢和管理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不錯的市場份額, 經營規模得到了迅速擴張; 但另一方面, 由于自身機構設置復雜, 歷史遺留問題較多, 自身人力及資源配置的發展速度較慢等,遠不能滿足生產經營規模的發展需要,出現了市場份額逐步加大、 資源配置嚴重不足的矛盾。
3、一些小型建筑企業、 私人建筑企業亟待自我發展和完善。
由于建筑企業市場準入門檻較低, 技術含量不高, 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熱潮的興起,在促進國有建筑企業發展的同時,一大批小型建筑企業、 私人建筑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地發展起來。這些小型建筑企業和私人企業,往往存在著很多制約發展的因素,如資質等級較低、 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嚴重短缺等,使其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技術管理模式問題的解決方法
要想真正解決技術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我們應當抓住問題的關鍵所在,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要想對現有的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處理, 首先要對自身進行分析,然后對別人進行了解, 所謂 "知己知彼"就是這個意思, 從而建立優勢互補、 互利雙贏的管理型模式。在技術管理模式中,國有企業已經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管理體系和大批經驗豐富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而分包單位擁有著重要的人力資源及設備資源,只有將兩者的優勢結合在一起, 雙劍合并才能達到罪的的經濟效益。
2、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或者是企業經濟、 合同經濟, 而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模式是依照著市場經濟建立起來的,必須進行合同管理。在技術管理模式中, 必須從合同的洽談、 草擬、 簽訂、 生效開始, 至合同失效為止整個過程中凡涉及合同條款內容的各部門都要參與全程管理,并注重履約的變化, 及時對合同進行修改、 變更、 補充或終止。
3、通過建筑工程技術管理的優勢,強化工程測量、 防線工作, 強化施工過程中材料的監控, 強化施工技術問題解決能力, 強化施工技術參數控制能夠有效保障工程質量,加強監督管理及服務管理, 防止分包隊伍一味追求效益而極其淡化質量管理的問題,避免偷工減料,避免施工中存在的嚴重安全隱患問題, 杜
絕漏洞, 降低風險。
4、吸取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模式的精華,將社會閑置資源進行有效組合,利用分包隊伍的施工經驗等優勢,減少工程項目的直接投入, 降低工程成本, 彌補空缺,并有利于增加工作面,加快工程進度,實現部分風險轉移, 及對成本進行預測和控制。
四、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模式中需注意的問題
隨著科技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模式也會日益更新,在此基礎上我們應當注意對技術創新人員的培養和管理, 認真執行技術方案。
1、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模式可使作業層幾乎全部采用社會力量, 企業員工每日工作量不大, 這勢必存在不穩定因素,然而, 建筑業對技術人員的業務能力要求較高, 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與企業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競爭力緊密相關, 因此還需重視技術創新人員的管理, 作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必須妥善對員工進行管理及安置。
2、在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模式下,分包隊伍在工作上為能認真執行施工技術方案及安全技術方案, 這勢必會導致相關部委工程質量下降或埋下安全隱患的問題。并且一旦工程技術資料、 項目內部技術管理資料不按規定進行記錄、收集和整理, 將會導致工程技術資料不能與工程實體進度同步,更嚴重的是會存在極大的錯誤, 工程項目的驗收工作和工程進度也會造成嚴重影響, 項目內部技術管理資料的缺乏、 錯漏給以后項目技術管理經驗的總結提高帶來困難, 也難以給項目其他方面的管理傳遞正確有效的信息。想要對這些麻煩進行預防,必須提高重視度, 建立和落實項目技術質量管理制度, 嚴格遵循分包商評價程序, 對各種證件及資信證明進行嚴格審查,對機器設備、 技術創新、資金的流向及分配、業績的達成結果等綜合實力進行嚴格檢查,加強對分包隊伍人員素質及技能的培養,并進行統一管理。
3、如果大型項目也采用技術管理模式, 不再添置新的設備,而目前收取的設備折舊費也作為綜合管理費挪作他用,企業的優勢將不復存在,對今后更大的發展會帶來不利影響,所以,應重視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工作。
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走向完善的情況下,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努力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模式, 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適應企業文化及品牌效應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