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10月0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淺談建筑施工中鋼筋的施工技術
齊光仁
摘要:本文就具體工程介紹建筑施工中鋼筋工程的施工工藝,質量措施及注意事項。
關鍵詞:建筑工程 鋼筋工程 施工技術 質量措施
前言:哈爾濱市某大學的活動中心工程,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基礎為鉆孔壓漿樁,維護墻體為陶粒混凝土墻,樓板為現澆混凝土樓板。劇場、舞臺、多功能廳屋面為網架,一樓大廳屋面為張弦梁。
主體結構鋼筋工程采用機械下料,人工綁扎,豎向鋼筋采用電渣壓力焊進行連接,水平大直徑鋼筋采用搭接電弧焊連接。
一、施工程序:審核鋼筋施工圖→ 制作鋼筋下料單→選定鋼筋下料制作→成品標識→綁扎安裝→驗收隱蔽。鋼筋工程施工順序本著先柱后梁板方向。
二、鋼筋進場堆放合理,經業主與監理共同驗證并二次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鋼筋工程施工前要仔細審核圖紙,完成下料的鋼筋成品要合理堆放,標識明確,以免混用及錯用。
四、鋼筋綁扎:鋼筋綁扎要保證以下要求:
1單向板除靠近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綁扎牢外,中間部分間隔交錯綁扎,雙向板全部綁扎。
2箍筋轉角處均應綁扎,相鄰鋼筋平直段綁扣形成“人字”箍筋的接頭,在梁、柱中沿縱向綁扎方向交錯布置,并保證交于四角鋼筋上。
3單向板受力鋼筋伸入梁中心線,且進入支座長度≥150mm,雙向板板底筋,短向放在底層長向筋置于短向筋上。所有板筋搭接長度為30d,截面積不大于25%。
4水平非受力筋采用綁扎搭接(L≥40d),且搭接部位置于梁跨1/3范圍內。
5鋼筋保護層控制及柱鋼筋加固方法:
板的底筋采用15㎜及25㎜厚的砂漿墊塊,間隔50cm呈梅花形布置;板的負筋用φ14 鋼筋焊成鐵馬凳通長布置;梁的底筋保護層采用25㎜的高強度砂漿墊塊間距50cm布置。柱的鋼筋保護層采用30㎜及35㎜的砂漿墊塊。墻的保護層采用15㎜的砂漿墊塊。
柱的支撐加固采用在柱的四周焊1.5m長4Φ14鋼筋棍的方法進行加固。
主次梁鋼筋相交時,次梁鋼筋必須放置在主梁鋼筋上。雙排鋼筋必須設墊塊,間距為50cm,以保證上下兩排鋼筋的間距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五、鋼筋電渣壓力焊
1材料及主要機具
1.1鋼筋:鋼筋的級別、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證明書及復試報告單。進口鋼筋還應有化學復試單,其化學成分應滿足焊接要求,并應有可焊性試驗。
1.2焊劑:焊劑的性能應符合GB/T5293碳素鋼埋弧焊用焊劑的規定。焊劑型號為F4A2-H08A/HO8E,常用的為熔煉型高錳高硅低氟焊劑或中錳高硅低氟焊劑。焊劑應存放在干燥的庫房內,防止受潮。如受潮,使用前須經250℃烘焙2h。
1.3使用中回收的焊劑,應除去熔渣和雜物,并應與新焊劑混合均勻后使用。
1.4焊劑應有出廠合格證。
1.5主要機具:焊接電源、控制箱、焊接夾具、焊劑罐等。
1.6焊接電源:鋼筋電渣壓力焊宜采用次級空載電壓較高的交流或直流焊接電源。當焊機容量較小時,也可以采用較小容量的同型號、同性能的兩臺焊機并聯使用。
2作業條件
2.1焊工必須持有有效的焊工考試合格證。
2.2設備應符合要求。焊接夾具應有足夠的剛度,在最大允許荷載下應移動靈活,操作方便。焊劑罐的直徑與所焊鋼筋直徑相適應,不致在焊接過程中燒壞。電壓表、時間顯示器應配備齊全,以便操作者準確掌握各項焊接參數。
2.3電源應符合要求。當電源電壓下降大于5%時,不宜進行焊接。
2.4作業場地應有安全防護措施,制定和執行安全技術措施,加強焊工的勞動保護,防止發生燒傷、觸電、火災、爆炸以及燒壞機器等事故。
2.5同一區段內接頭鋼筋截面面積的百分比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規定后進行施焊。
3操作工藝
3.1工藝流程:
檢查設備、電源→鋼筋端頭制備→選擇焊接參數→安裝焊接夾具和鋼筋→安放鐵絲球→安放焊劑罐、填裝焊劑→試焊、作試件→確定焊接參數 → 施焊→回收焊劑→卸下夾具→質量檢查
3.2 檢查設備、電源,確保隨時處于正常狀態,嚴禁超負荷工作。
3.3 鋼筋端頭制備:鋼筋安裝之前,焊接部位和電極鉗口接觸的(150mm區段內)鋼筋表面上的銹斑、油污、雜物等,應清除干凈,鋼筋端部若有彎折、扭曲,應予以矯直或切除,但不得用錘擊矯直。
3.4選擇焊接參數:鋼筋電渣壓力焊的焊接參數主要包括:焊接電流、焊接電壓和焊接通電時間。
不同直徑鋼筋焊接時,按較小直徑鋼筋選擇參數,焊接通電時間延長約10%。
3.5安裝焊接夾具和鋼筋:夾具的下鉗口應夾緊于下鋼筋端部的適當位置,一般為1/2焊劑罐高度偏下5-10mm,以確保焊接處的焊劑有足夠的淹埋深度。
上鋼筋放入夾具鉗口后,調準動夾頭的起始點,使上下鋼筋的焊接部位位于同軸狀態,方可夾緊鋼筋。鋼筋一經夾緊,嚴防晃動,以免上下鋼筋錯位和夾具變形。
3.6 安放引弧用的鐵絲球(也可省去)。安放焊劑罐、填裝焊劑。
3.7 試焊、作試件、確定焊接參數:在正式進行鋼筋電渣壓力焊之前,必須按照選擇的焊接參數進行試焊并作試件送檢,以便確定合理的焊接參數。合格后,方可正式生產。當采用半自動、自動控制焊接設備時,應按照確定的參數設定好設備的各項控制數據,以確保焊接接頭質量可靠。
3.8施焊操作要點。
3.8.1閉合回路、引弧:通過操縱桿或操縱盒上的開關,先后接通焊機的焊接電流回路和電源的輸入回路,在鋼筋端面之間引燃電弧,開始焊接。
3.8.2電弧過程:引燃電弧后,應控制電壓值。借助操縱桿使上下鋼筋端面之間保持一定的間距,進行電弧過程的延時,使焊劑不斷熔化而形成必要深度的渣池。
3.8.3電渣過程:隨后逐漸下送鋼筋,使上鋼筋端部插入渣池,電弧熄滅,進入電渣過程
的延時,使鋼筋全斷面加速熔化。
3.8.4擠壓斷電:電渣過程結束,迅速下送上鋼筋,使其端面與下鋼筋端面相互接觸,趁熱排除熔渣和熔化金屬。同時切斷焊接電源。
3.8.5接頭焊畢,應停歇20一30s后,才可回收焊劑和卸下焊接夾具。
3.9質量檢查:在鋼筋電渣壓力焊的焊接生產中,焊工應認真進行自檢,若發現偏心、彎折、燒傷、焊包不飽滿等焊接缺陷,應切除接頭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時消除質量隱患。切除接頭時,應切除熱影響區的鋼筋,即離焊縫中心約為1.1倍鋼筋直徑的長度范圍內的部分應切除。
4質量標準
4.1主控項目:
4.1.1鋼筋的品種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進口鋼筋需先經過化學成分檢驗和焊接試驗,符合有關規定后方可焊接。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質量證明書和試驗報告單。
4.1.2鋼筋的規格、焊接接頭的位置、同一區段內有接頭鋼筋面積的百分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檢驗方法:觀察或尺量檢查。
4.1.3電渣壓力焊接頭的力學性能檢驗必須合格。
4.2一般項目:鋼筋電渣壓力焊接頭應逐個進行外觀檢查,結果應符合下列要求:
4.2.1焊包較均勻,突出部分最少高出鋼筋表面4mm。
4.2.2電極與鋼筋接觸處,無明顯的燒傷缺陷。
4.2.3接頭處的彎折角不大于4°。
4.2.4接頭處的軸線偏移應不超過0.1倍鋼筋直徑,同時不大于2mm。
外觀檢查不合格的接頭應切除重焊、或采取補救措施。
檢驗方法:目測或量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