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10月10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涉及工程簡介:在氧化鋁工程中,非標槽類設備非常多,而且體積大。其中種分槽最具代表性。種分槽中設有攪拌裝置,我根據歷年設備安裝工程經驗總結了以下的安裝方法提供給大家,希望同行專家多提意見。
關鍵詞:非標槽類、攪拌裝置、布設形式
Introduction: In alumina engineering, non-standard slot types of equipment is very much, and big volume.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s is slot points. Kind of points in the slot with stirring device, I according to calendar yea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project experience summarized the following installation method to provide for you, hope experts opinion.
Keywords: non-standard slot kind, mixing unit, layout form
1.說明
種子分解工程由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設計。
2.概況
種子分解工程設置的種分槽為立式圓形平底槽,依次排列。種分槽主要由槽底板、筒體、支承蓋、攪拌裝置等組成,種分槽材質為16MNR和Q235A,內徑為Φ12M~Φ14M,槽高為29.3M~32.7M,槽壁板厚8MM ~26MM,按2MM級差排列。單臺種分槽重256~330噸。
種分槽制作安裝依據設計施工圖,《立式圓筒形儲槽》,《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鋼制圓筒形儲槽 》,《鋼結構焊接常壓容器》JB/T4735、《焊接通用技術條件》Q/ZB74,《現場設備 及工業 管道焊接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50236-98的要求進行。
3、施工方法
種分槽是種子分解工程的重要設備,其直徑、高度、單臺重量均屬大型非標設備。考慮平面運輸和立體運輸的因素,擬定在現場制作安裝,并鋪設長×寬尺寸足夠進行加工制作的平臺。
吊裝設備選擇以16噸、50噸汽車起重機進行制作及低空小噸位安裝,用C6018自行塔式起重機進行大噸位和高空安裝。
4、種分槽制作安裝程序
平臺鋪設→原材料驗收進場→基礎驗收→樣板制作→排版、放樣、劃線、號料及切割→矯正→底板制作安裝→槽體制作安裝→支承蓋制作安裝→槽體焊接縫無損檢測→其它結構制作安裝→盛水試驗→攪拌裝置安裝→試運轉→防腐、保溫→標識
5、制作安裝程序中著重介紹攪拌裝置的安裝方法
5.1底板組對成形、安裝
5.1.1種分槽底板在安裝前,按設計要求在基礎上放出安裝中心線,并按下列程序進行。
5.1.1.1種分槽底板成形按排版圖在基礎上進行,排版的各料片須經矯正合格。底板鋪設前按設計要求涂裝與基礎接觸的底面。
5.1.1.2種分槽底板與基礎直接接觸的形式,種分槽底板的成形按排版圖在基礎上進行,排版的各料片須經矯正合格,底板鋪設前,按設計要求涂裝與基礎接觸的底面。
5.1.1.3如槽底板設計形式為中幅板和邊緣板組成,則排版鋪設順序為:
A、先鋪設邊緣板,按設計及規范要求的對接間隙(內、外側宜為不等間隙)調整后施焊。
B、邊緣板焊后鋪設中幅板,鋪設順序為:
中間條板→地腳螺栓緊固→兩側中幅板→水平及找平→焊接
5.1.1.4底板焊接
A、焊接方法: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打底,埋弧自動焊蓋面。
B、焊機選擇:OTC-XD-500CO2保護焊機,MZ-1000埋弧自動焊機。
C、坡口形式:按設計施工圖及規范要求。
D、焊接參數:以焊接工藝評定報告提供的數據為準。
E、焊接要點及要求
a、對其首次采用的鋼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熱處理等,進行焊接工藝評定,并根據評定報告確定焊接工藝。
焊接工藝評定按國家現行的《建筑鋼結構焊接規程》和《鋼制壓力容器焊接工藝評定》的規定進行。類似工程中有覆蓋評定內容的報告可不重新評定。
b、焊工經過考試并取得合格證后方可從事焊接工作。合格證注明施焊條件、有效期限。焊工停焊時間超過6個月,應重新考核。
c、焊接時,不得使用藥皮脫落或焊芯生銹的焊條。
d、焊絲在使用前清除油污、鐵銹。
e、焊條在使用前按產品說明書規定的烘焙時間和溫度進行烘焙。低氫型焊條經烘焙后放入保溫筒內,隨用隨取。
f、施焊前,焊工復查焊件接頭質量和焊區的處理情況。當不符合要求時,經修整合格和徹底清理后方可施焊。
g、對接焊縫及對接和角接組合焊縫,在焊縫的兩端設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質和坡口形式應與焊件相同。引弧和引出的焊縫長度:手工電弧焊大于20mm。焊接完畢采用氣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錘擊落。
h、焊接時,焊工遵守焊接工藝,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處的母材上引弧。
i、定位焊所采用的焊條型號,與焊件材質相匹配;焊縫厚度不超過焊縫厚度的2/3,且不大于8mm;焊縫長度不小于25mm,定位焊位置布置在焊道以內,并由持合格證的焊工施焊。
j、焊前徹底清理焊口周圍的泥沙、油污及銹蝕產物等雜質。
k、邊緣板應采取帶墊板焊接。
l、對稱施焊,采取反變形措施。
m、邊緣板多層焊接宜連續施焊,每一層焊道焊完后及時清理檢查,清除缺陷后再焊。
n、中幅板與邊緣板之間的焊縫待第一節槽體與邊緣板的角焊縫焊接后再進行焊接,使第一節槽體與邊緣板的角焊縫在焊接時能自由收縮,減少底板焊后變形。焊接時焊工對稱施焊,沿同一方向分段退焊。
o、焊縫出現裂紋時,焊工不得擅自處理,查清原因,訂出修補工藝后方可處理。
p、焊縫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數不超過兩次。當超過兩次時,按返修工藝進行。
q、焊接完畢,焊工清理焊縫表面的熔渣及兩側的飛濺物,檢查焊縫外觀質量,并符合下列要求:
(a)、焊縫表面必須清理干凈。
(b)、焊縫表面及熱影響區內不得有裂紋。
(c)、焊縫表面不得有氣孔、夾渣等缺陷。
(d)、焊縫絞肉深度≤0.5mm,連續長度≤10mm。每條焊縫絞邊總長度(焊縫兩側之和)不得超過該焊縫長度的10%。
r、檢查合格后在工藝規定的焊縫及部位打上焊工鋼印。
5.2槽殼成形、組對、安裝
根據設計施工圖和業主供料的情況,確定每臺種分槽槽體的節數、排版、下料后進行卷制成形,組對和安裝。
5.2.1成形、組對及安裝順序
成形、組對及安裝的順序以下部槽節向上為原則:
卷制成型→分片組對成槽節→槽節與底板組對安裝→測量誤差→槽節與槽節組對安裝→焊接
5.3攪拌裝置
5.3.1概況
攪拌裝置主要由機架、攪拌軸、槳葉、減速機及底部軸承架組成。攪拌裝置的安裝按廠家提供的攪拌裝置技術要求進行。當種分槽的槽壁安裝至一定高度時,為了適應吊裝設備的吊裝能力和減少吊裝高度,應及時將攪拌裝置的攪拌軸和槳葉吊至種分槽內,攪拌裝置的安裝在槽頂鋼結構和電葫蘆安裝完成后進行。
5.3.2安裝方法
5.3.2.1用槽頂電葫蘆將攪拌裝置的機架吊至槽頂正中的天窗孔上,使其中心與種分槽中心對正,找平并焊接完畢后檢查,使其上表面與種分槽中心線角度保持垂直。
5.3.2.2在槽內正中搭一個鋼平臺,中間為空心。將軸Ⅱ和軸Ⅲ懸掛在平臺正中,各用兩根工字鋼托住其上部法蘭。用槽頂電葫蘆將軸Ⅰ吊至軸Ⅱ上面,用螺栓按要求與軸Ⅱ連接好,再將它們一起吊至軸Ⅲ上面并與之連接。
5.3.2.3用槽頂電葫蘆將組裝完畢的軸從機架中心孔內吊起一定高度,機架上用兩根工字鋼托住軸Ⅰ上部法蘭,將軸O安裝在軸Ⅰ上。
5.3.2.4用槽頂電葫蘆將減速機吊至槽頂上,將減速機與軸O連接。然后再用10t電葫蘆將減速機與軸吊起來,抽掉工字鋼托,將減速機落到機架上,找正后按要求用螺栓將減速機與機架連接。
5.3.2.5拆除鋼平臺,按軸的實際位置,將軸底部支承架安裝在槽底板上并焊接牢固。
5.3.2.6攪拌槳葉的安裝從最上層開始,自上而下,安裝時按軸徑制做一個專用環狀卡箍,安裝在軸上槳葉安裝位置的下方,作為槳葉安裝時定位和組對時調整角度。在槽頂設兩臺電葫蘆,分別將兩吊籃提升至最上層槳葉安裝位置處,用卡箍分別將吊籃固定在攪拌軸上。
5.3.2.7在槳葉安裝位置下部安裝環狀箍,將攪拌軸旋轉90º,用槽頂兩臺電葫蘆各吊一片最上層槳葉提升至安裝位置,找正后用螺栓連接,然后拆除環狀箍和兩吊籃的卡箍,用電葫蘆把吊籃降到下一層槳葉的安裝位置,并旋轉90º安裝下一層槳葉。依次進行。
5.3.3安裝要求
5.3.3.1攪拌軸中心與種分槽體中心允差10mm。
5.3.3.2機架上表面與種分槽中心線角度的允許偏差為90º±0.25º。
5.3.3.3所有螺栓緊固時按一定的順序進行,達到圖紙規定的扭矩。
5.3.3.4盤動槳葉時,不允許有卡碰現象發生。
總結:在非標設備安裝中,有大小不一的槽類設備都設有攪拌裝置,如按上述方法安裝,能保證安裝質量,并且省時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