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9月2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 本文在分析我國養老設施建筑設計在各方面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提出我國養老設施建筑設計策略,為保證老年人的舒適健康生活,解決我國當前的“養老難”問題做出一份貢獻。
關鍵詞 養老設施;建筑設計;策略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in China's endowment facilities in all aspects based 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endowment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design strategy, to ensure that the old people's healthy and comfortable life, solve China's current "endowment to make a contribution.
Keywords: endowment facilities; Architecture design;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由于老年人的體力衰退,活動的空間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合理的空間規劃布局相對于養老設施的建設來說就更加重要。但是,就目前情況分析,我國很多的養老設施在設計方面卻仍舊存在問題。
一、目前我國養老設施建筑設計存在的問題
1、空間規劃布局不合理
在養老設施的公共空間配置上,與老年人的生理以及心理特點并不符合,空間閑置的部分多,出現了資源浪費現象極為嚴重。公共空間的合理配置缺少科學性的設計,各種空間的使用率以及年均使用人數并不符合實際的調查。大部分老年人普遍喜歡在室外場地上活動,有些空間長時間沒有人使用,而有的空間人們喜歡去使用,導致這個空間的人群密度過大。譬如,有些養老院里建有很大場地的室內門球室,但很有有人會參加這種活動,大多閑置,使用率非常低。
2、無障礙設計考慮不周
養老設施的無障礙設計與老年人的生理以及生活需要不相符合。譬如,關于扶手方面的設計,做了一些調查。據調查表明僅有47%的養老設施在局部安裝了扶手,其他方面也并沒有考慮到老年人生理活動的需要。無論是在樓梯、走廊,還是老人的居室內,如果不安裝適當的扶手幫助老年人行走,就很容易出現跌倒甚至是昏迷無抓手的現象,后果也是不堪設想的。另外,扶手的設置高度和形狀也要適當,符合老年人的正常使用。養老設施的進門處單側也要設置扶手,并且扶手的長度應當延伸到戶外的起坡底端,方便老年人的活動。如果沒有這些設施就會導致老年人在戶外活動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3、空間設計不注重細節功能
在很多養老院,由于設施差導致了洗浴、盥洗多為集中在盥洗間,沒有考慮周全,整棟樓層僅僅是靠幾個面積小的而且設施簡單的盥洗室加以解決,這使得老年人的洗浴變得很不方便。除了這些,那些設立獨立衛生間的養老設施,其衛生間的地面防滑措施以及扶手等輔助設施在設計細節上也出現了考慮不周的問題。例如,地面沒有采用防滑的地板磚材料,在浴盆以及坐便旁邊沒有設置安全的扶手等。諸多的設計由于做得不夠周全,導致了老年人活動的安全沒能得到保障。大部分的養老設施沒有安裝緊急呼救系統[1]。當老年人發生危險時,只能靠大聲呼救,或者借助他人的幫助來求救。有些養老設施內雖安裝了呼救系統,但條件比較簡陋,只是在床頭或者是衛生間設置了呼救設備,而且按鈕經常設在老年人不方便觸及的位置。設施沒有考慮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電梯設置較少,尺寸也不合理,沒能滿足殘疾老人輪椅使用的需求等。在某些公共空間內,樓梯的踏步過高,鋪設的地面不夠光滑,走廊不夠寬敞,沒必要的安全扶手等等。
4、空間的人性化設計欠缺
在養老設施的公共空間內缺少人性化的設計,沒有達到相應的舒適度。老年人大多體弱多病,在公共活動的場所內擁有人性化的設計特別重要,大部分的老年人的活動空間很少能夠設置舒適的座椅。老人的活動受到限制,不能隨時隨地的休息,空間的舒適性不合格。個別地方設置座椅的,因其材質光滑、冰冷、吸熱指數高,所以導致使用效率低。現狀而言,大部分的養老設施和一般的民用建筑沒有什么區別,忽略了使用對象的特殊性,因此影響到了空間的舒適性。養老設施是種特殊的居住建筑,部分養老設施沒能為老年人創造出“家”的親切感覺。大部分的老年人有種過渡的心態,很多人還是喜歡居住在歸屬感較強的地方,這也是導致公共空間使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我國養老設施建筑設計策略
1、合理規劃空間布局
要想更快的適應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就需要合理的規劃和布置設施空間。第一,明確設施的地址,地段應該設在工程地質條件穩定、通風良好、日照充足、自然環境較好的位置,基地內的地形高差要大體一致,地貌不適合復雜性的。第二,基地要離市中心區域較遠,離公共服務設施近,并且市政設施完善、交通方便的地段,符合衛生、安全以及環境保護等相關的規定[2]。第三,規模不同、等級不同的養老設施應配有相應級別的服務設施內容和服務,以符合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與活動需求。第四,養老設施的總平面規劃設計應與當地的氣候特點相吻合。功能分區明確、布局合理、交通組織簡潔流暢、動靜分離、標志明顯等。
2、完善無障礙設施配置
如果在養老設施的建筑內外出現高差,就應當對其進行無障礙的坡道改進或者是在解決雨水內流的基礎上解決其高差,并在兩側安裝扶手,為老年人的行動自由和安全提供保障。除此之外,無論是養老設施內的居室空間還是公共空間內,都需要考慮老年人使用輪椅的可能,減少設計過長、窄小、多折的走廊。在走廊、入口、電梯等交通空間的尺寸應與一般的公共設施有所不同,需要適當的放大,方便輪椅的進出與回轉。
3、恰當處理功能細部
對于衛生間的設置應該為每間設置獨立的衛生間,并以安全使用為原則,最好將衛生間置于靠近床位的位置,這樣就可以滿足老年人夜晚常去廁所的勝利需求。應該特別注意衛生間的安全設計,譬如,對于扶手的正確安放、地面的防滑、設置緊急呼救設備等等,衛生間的門最合理的應當的推拉門或者是外開門,還應當保證衛生間的門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從外邊大打開。衛生間坐便旁的扶手可以保證老年人的安全。除此之外,在老年人居住的房間內應安裝報警設備,保證老人在發生意外時可以及時的進行呼救。安全報警設備最好安裝在床頭的部位或者是衛生間內方便老人觸及的地方,方便老人操作,保證老人的生活安全。
4、增設公共活動空間
第一,把每層的集中式空間分割為多個空間,減少服務半徑,縮短流線的長度,專門供介助老年人的使用。譬如,瑞典的歇爾布拉卡特別護理老人院,是以每15人為一個單元,建設圍繞暖爐的小型沙龍,在此地進行喝咖啡或者是進餐等等都是可以的。依據老人的自理能力,分級的安排就餐空間,集體使用的大餐廳可以適當的減少面積,專門供自理老人的使用。對于某些自理能力有困難的老人,可以將就餐空間安排在居住的臥室內。譬如,位于日本京都府城陽市的南山城學園老人公寓,只是安排了一個餐廳進行就餐,在居住套間內安排了簡單容易操作的廚房以及餐廳[3]。活動空間與交流空間,實行彈性設計方法。譬如在臺球室或者是乒乓球室等運動空間內可以采用公共模數化的設計,依據使用的要求進行安裝設備。棋牌室,閱覽室以及茶室等活動空間也都可以合并著配置。這樣不僅方便老人的使用,而且還能縮短流線,節約成本。在養老設施內建設多種開放式的公共活動空間并經常性的組織集體活動,這樣不僅能夠豐富老年人的生活,而且還增強了凝聚力。杭州的金色年華老年公寓就建設了門球場地,周圍并且還布置了座椅,供老年人的運動和休息使用,平時除了開展小型的門球賽以外,還要開展唱歌與舞蹈等多種的豐富多彩的活動,滿足老年人活動多樣式的需求。除戶外公共空間以外,還要設計相應的室內活動空間,方便老人找與自己興趣相符同伴交流。具體的實施方案是在走廊的端頭設置談話空間,把走廊放寬等等,使老人在行走之余也能進行交流,在交流中增加親和感。除此之外,在社區內,養老設施可向居民開放,一般周圍的居民也可以使用,進而增加與老人的感情,也增進老人與不同年齡段的人進行交流,給老人帶來歡樂和生機。
結語
在我國,老齡人口出現了逐漸增加的趨勢,這是值得社會關注的。但是,就我國目前的經濟狀況而言,養老設施的規設計與發展方面的規劃實施與保障體系也并不完善,很難適應社會對養老設施質量提高的要求。總而言之,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增加,由原先家庭全部承擔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責任變成了一個艱巨的挑戰。因此,養老設施的數量、空間設計、規模以及服務體系的建設與發展就變得極其重要。社會現實也在不斷的改變人們的觀念,老年人越來越多的由社會機構撫養。因此,合理的設計養老設施的公共空間變的很是重要。
參考文獻
[1]宋嶺,張少偉,李志民. 城市老年建筑環境設計[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 2007,(06) .
[2]董戈婭. 重慶都市區社區老年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建設的探討[J].重慶建筑, 2006,(11) .
[3]王嵐,易中,姜憶南. 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規劃的探討[J].北方交通大學學報, 2001,(02) .
作者簡介:鄧愛英(1978-),女,湖北省武漢市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