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9月2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在對居住區的規劃與設計中需要做到以人為本,在只有在這核心思想的指導下方可實現居住區建筑規劃的人文性,不僅使住房本身更適合人的居住,而且要在小區的大環境上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因此,本文就居住區建筑設計做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居住區;建筑設計;內部設計;人與自然的協調
Abstract: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residential areas in need to do 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in it is only in the core below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planning can realize humanism, not only make housing itself is more suitable for human living, but also to the environment of the village on its people and the natur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gives brief analysis.
Keywords: residential area; Architecture design; Interior design; People and the natural harmonious
居住小區是城市的基本構成,與千家萬戶息息相關,它涉及到每個居民的切身利益。小區建設水平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居民居住環境的優劣,而小區規劃又是小區建設的先行,是影響小區建設水平的重要環節,因此,住宅小區居住環境的優劣,首先取決于規劃方案的好壞。針對近年來國家提出將住宅建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居民新的消費熱點,并將住房制度由福利型分配轉為貨幣型分配,住宅建設進人由“數量型”轉向“質量型”的開發建設階段。
1.房屋內部基本的設計
1.1起居室與客廳
住宅設計中,“大廳小臥”仍是未來住宅戶型的主要方向,但應更加趨于理性和合理。“大廳小臥”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模式的變化,而出現的一種住宅平面布置格局,經過多年的實踐已經廣為人們接受。這種平面布置,注重人的需要和居住行為規律,能滿足家庭成員團聚、娛樂、接待來客等活動需求。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不斷提高,住宅中起居室、客廳混用合用的現象應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嚴格意義上來說,起居室是家庭成員使用的公共空間,供家庭成員日常聚會、娛樂等活動。客廳是用來接待客人來訪的空間。當家庭某一成員有客來訪,家庭其它成員的活動將受影響,甚至中止正在進行的活動,造成使用上的不便。這種現象,在現今的生活中時有出現,嚴重影響住房的舒適程度。如果在住宅中設有“兩廳”起居廳、客廳,上述現象則將不會出現。但是,按目前我國居住水平標準,單獨設置客廳不太經濟,也不現實,不可能普及。比較實際的方法,可將客廳與餐廳、陽臺等空間結合設置,將餐廳的面積標準適當加大,增加適當的家具,既可滿足會客的需求,也提高了家庭就餐的舒適度。將陽臺的進深適當加大,最好不小于1.8米,可使陽臺功能多樣化。也可將工作室(書房)兼做客廳。這樣,為住宅創造了第二起居空間。同時也能改變住宅內一些使用空間功能單一的局面。
1.2臥室
臥空的功能性非常強,它是主要的休息空間,有較強的私密性。臥室的空間環境應溫馨親切,有較強的內聚性。空間不能過于局促,主臥室做到12~16平方米較為適宜,次臥室以10~14平方米較為適宜,在主臥室內,應設置更衣室和衛生間,進一步完善臥室內的功能,提高其舒適度。
1.3衛生間
衛生間是住宅設計的核心部分之一。衛生間一般可分為家庭公共衛生間和主臥室專用衛生間。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衛生間逐步成為追求身心健康,享受家庭生活的場所。使用者應能感受到輕松、愉快、潔凈、舒適、方便、安全,在滿足基本的衛生行為(如洗漱、便溺、凈身等)的基礎上,應考慮將化妝功能納入其中,如家庭未設專用洗衣房,還應將洗衣功能納入。國外高檔衛生間還兼有健身運動和娛樂活動等功能,諸多的功能集中于此,故應將其空間適當分離,至少分為兩個及其以上空間,保證洗、浴和便溺的功能分離,增加洗漱、化妝的局部照明。筆者認為,應不提倡集合式衛生間、整體衛浴,因為它是日本人蓋“鴿子窩”或在輪船上使用的東西,是低面積標準下的產物,不適合我國住宅的發展。應推廣使用淋浴盆(淋浴間),在現代生活中,淋浴是最衛生、方便的,也是人們洗浴最常用的方式,淋浴盆(淋浴間)它面積小,布置靈活,又能防止淋浴水的外濺,而且清潔方便,是比較經濟、實用的。家庭公用衛生間的面積以4~6平方米較為適宜,主臥室衛生間暫可考慮為單空間,面積為3~4平方米。
2.小區人與環境的協調
2.1融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住宅小區的環境質量是通過在好的規劃設計的指導下,科學合理的部署景觀環境設計來實現的。只有好的規劃設計,沒有好的景觀綠化設計,住宅小區的環境質量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同樣,如果規劃設計未完善,勢必給后面的景觀綠化設計造成難以處理的問題,也不能很好的達到預期的效果。換言之,景觀設計可以在原規劃構思的基礎上錦上添花,進一步完善環境功能.通過植物的種植和小品的配置,綠化、美化生活環境,尤其對于重要公共空間的環境設計,首先應具有較強的功能性和參與性,為居民提供各種方便;其次要注意感覺效果,要讓大家喜歡和熱愛自己的家園.住區環境不同于公園或其它公共場所,它是小區居民重復使用的場所,如果缺少觀賞性和趣味性人們就不會有新鮮感,很少去.此外,景觀設計還要追求生態化.所謂生態住宅區就是指:在保證小區各項功能正常運行和維護小區內居民較好生活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人均生態基區面積的居住小區.從規劃、設計和施工的角度出發,生態小區是指在居住區的建設中,通過規劃、設計和施工等方面的共同努力,盡量減少對自然的傷害,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減少建設過程中的生態基區面積.生態居住區應該達到節能、節地、節約資源、節省材料、太陽能運用,無害化、減少廢棄物、注重材料、能量和資源的重復運用和循環運用等要求.生態居住區的目的,就是把可持續發展思想和生態學原理運用于居住社區的設計和規劃之中,盡量減少對大自然的破壞,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它既是時展的產物,更是時展的需要.
2.2建筑與環境的和諧
每一個建筑作品都有它自己的環境,建筑與環境發生著一種真正的交流,它是相互的,持續的,建筑風格應與環境相協調。目前,有些建筑畫師為了標新立異,為了表現而表現,把建筑通過二維的畫放置在虛擬的,隨意的假設環境里,完全地成為一幅畫,它的目是要打動人,而至于打動人們的是畫還是建筑,沒有人說得清楚。建筑竣工后,結果是風格,色彩都不符合周圍的環境。完全打破了原有的和諧,失去了建筑的真正定義,而環境是包含了遠古時期的艱難跋涉,包含了深藏在大地之中的鮮為人知的奮斗歷程,它是擺在每一個新工程面前的記憶,是工作中艱深的組成部分,是它們把我們帶入到必須面對的現實環境中,任何有關建筑的事物都能從它所處的環境中吸取營養。只有在這個意義上,作為歷史表現形成的建筑才能扮演一種積極的見證人角色,目睹并承載屬于我們文化的靈感,焦慮和希望。
3.對居住區建筑設計的優化保障
3.1設計單位內部改進工作
設計單位各專業之間應密切聯系,結合工程施工技術實際條件和現場地質狀況,嚴格按照國家和地方的現行設計規范、法規、圖集進行設計。遵守國家規范強制性條文。建立內部嚴格的質量責任體系,杜絕私自轉包主體工程設計業務和越級承包設計業務,減少后期因變更引起的增加工程量、增加費用等現象。設計單位內部應對圖紙嚴格把關,做好階段性、專業性的審查,本專業沒有通過審查的不能進入下一專業的設計。同時,設計單位也要積極做好設計后的服務工作,確保建設項目能按照國家現行標準、規范、法規以及建設方的意圖和設計單位的設計文件來穩步實施。
3.2做好施工圖的審查
施工圖審查部門應嚴格按照現行規范、圖集、強制性條文等內容進行審查,審查人、設計單位、建設方站在各自的角度,對規范的理解會有所不同,審查人員應吃透規范的實質,公正有據、寬嚴有度、對于設計中的疏忽與遺漏應與設計人員采取補救措施,對有意違犯或鉆規范空子的情況應促其改正,避免因疏忽等導致審查漏洞。
參建各方在圖紙會審過程中,須充分領會設計意圖,做好圖紙交底和技術答疑,將設計的漏洞、錯誤、違規等一些列問題盡可能解決在開工之前,特別是施工單位作為建設單位的合作方之一,是工程項目施工的主體,閱讀設計圖紙最仔細、人員最多、時間最長。所以施工單位在投標階段要抽調技術骨干組成團隊,集中對建設項目進行充分分析,充分熟悉圖紙內容并嚴格核對圖紙工程量,積極參與現場堪踏,發現問題,及時通過建設方聯系設計單位溝通解決;并結合本單位技術、設備實力來投標報價,中標后應密切聯系設計單位,盡量減少合理的變更,避免不必要的變更。
總結
現在對居住區建筑的設計除了對人與自然的協調外,還要注重節能的設計,如對太陽能風能的利用等。這些需要在建筑的設計中實現。
參考文獻
[1]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黃鶿.建筑施工圖設計[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