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9月2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 本文對遵畢高速公路第十七合同段強夯法處理前、后的路基,進行現場原位測試試驗(載荷試驗、觸探試驗)和室內土工試驗,探討強夯法處理后地基土檢測方法的合理性、實用性及有效性。
關鍵詞:施工流程 地基加固 測試內容 實驗結果
Abstract: The dynamic compaction treatment of compliance completed highway seventeenth contract section, after the roadbed situ test test (load test, cone penetration test), and indoor soil tests to explore the dynamic compaction treatment of foundation soilrationality, practic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detection method.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cess;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test cont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中圖分類號: 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0 引言
通過大量的工程實踐證明,強夯法具有設備簡單,原理直觀,適用范圍廣泛,速度快,效果好,節省投資等優點,是地基加固方法中具有生命力的一種方法強夯法處理后的地基土的檢測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目前,強夯法處理后的地基土常用的質量檢測方法有:載荷試驗、旁壓試驗、觸探試驗、瑞利波測試及土工試驗等。通常認為載荷試驗為直接法,旁壓試驗為半直接法,其他試驗方法為間接法。半直接法的有效性需要受直接法的驗證,而間接法則需與直接法建立一系列經驗關系才能推廣應用。
1 強夯施工流程
試驗區強夯施工的流程為:清理整平場地→測點放點→第一遍點夯推平→第二遍點夯推平→小區第一遍普夯推平→小區第二遍普夯推平→低能量滿夯推平→分層填土→振動碾壓至設計標高→檢測
驗收。
2 路基加固要求
強夯處理后,路基在強度和沉降方面應該滿足如下設計要求(;1)有效加固深度不小于6 m。(2)表層0~4 m 內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k≥150 kPa,4~6 m 內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k≥120kPa。(3)加速填土層的主固結沉降,增加填土路基的均勻性和剛度,減小路基的不均勻沉降。(4)工后沉降不大于20 cm,不均勻沉降不大于1%。(5)路基壓實度要求:振動碾壓后填土面以下0~80 cm 壓實度不小于95%; 填土面以下0~150 cm壓實度不小于93%;填土面以下150 cm 壓實度不小于90%。
3 現場測試內容
1)地面沉降、夯坑沉降觀測。在各試驗小區布置3 m×3m 的地面沉降測點方格網, 測量強夯前和每遍強夯后的地面平均沉降情況。在試驗小區單點夯處,量測每擊引起的夯坑沉降,以動態了解土體加固效果和夯實情況,確定最佳夯擊次數。
2)孔隙水壓力觀測。強夯試驗前埋設孔隙水壓力探頭?紫端畨毫τ嬙诿恳辉囼炐^中心各埋設1 組,埋深分別為1.5 m、3.0 m 和6.0 m。在強夯試驗期間對超靜孔隙水壓力進行實時動態觀測,以便分析強夯有效加固深度,合理確定兩遍強夯之間的間隔時間。要求前一遍強夯引起的超靜孔隙水壓力消散率大于90%以上后,方可進行下一遍強夯施工。
4 強夯施工時的注意事項
(1)大雨天和下雨前不得進行強夯施工。在強夯施工中,如發現要下雨應及時對夯坑進行掩埋或覆蓋,并作好排水設施,排除表面積水。這是因為:①含水量過大時,由于土壤顆粒間具有較為豐富的水分,在強夯巨大的夯能作用下,土壤容易產生彈簧現象,水分和粘性填料結合在一起,更不易風干和壓實,會出現夯擊坑周邊隆起、邊坡鼓包等現象,反而使路基出現質量病害;②由于強夯后,在填料表面出現一個個深達數十厘米的夯坑,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推平碾壓,這些夯坑極易成為雨水匯集的地方,為后續施工造成困難,應該引起施工、監理單位的高度重視。
(2)強夯施工的合適順序為:先兩邊,后中間。即在同一排(橫向)強夯施工時,先施工靠近路肩的夯點,再施工中間的夯點。
(3)注意吊車、夯錘附近人員的安全。為防止飛石傷人,吊車駕駛室應加防護網。起錘后,人員應在10 m 以外并戴安全帽,嚴禁在吊臂前站立。車就位后一定要檢查門架是否平穩。
(4)正式開夯前應檢查夯錘重和落距,以確保單擊夯擊能量符合要求。
(5)由于強夯施工的特殊性,施工中所采用的各項參數和施工步驟要符合設計要求,因為施工結束后很難進行檢查,要求施工中對各項參數和施工情況進行詳細記錄。
(6)每遍夯點、夯擊次數和落距要嚴格控制,杜絕發生降低夯能、少夯、漏夯等現象。
(7)施工中,強夯施工單位應加強觀測。在發現下列情形時,應停止施工并及時通知監理、設計單位:①路堤邊坡有明顯的變形或隆起;②強夯夯沉量無明顯收斂跡象,夯坑土體擠出明顯,③路基出現滑移跡象;④結構物出現裂縫、破壞現象;⑤它路基異常征兆。
5 公路強夯法處理試驗成果
本次對遵畢高速公路強夯法處理前、后的路基進行現場原位測試試驗(載荷試驗、觸探試驗)和室內土工試驗,通過對試驗結果的分析,獲得以下初步成果:
(1) 載荷試驗是檢測強夯法處理路基質量最直接、有效和可靠的方,經載荷試驗檢測所獲得的結果可直接應用于設計;載荷試驗應與靜力觸探試驗相結合才能避免檢測的盲目性,應根據靜力觸探試驗所獲得的結果及結合檢測的目的,確定載荷試驗的試驗土層及載荷板尺寸等。
(2) 觸探試驗是檢測強夯法處理路基質量的間接法,通過觸探試驗檢測所獲得的結果可以判斷地基處理的影響深度。至于有效加固深度,由于其含義與處理目的、夯擊能量和預達到的技術指標等有關;當有效加固深度的技術指標一定時,可根據有關規范或手冊中的經驗公式或經驗表來確定與觸探試驗所獲得的試驗參數對應的土層力學數,從而達到用觸探試驗檢測強夯法處理路基質量的目的。靜力觸探與動力觸探試驗均能用于評價強夯處理后地基土力學性質的均勻性。
(3) 由于地區的特殊結構性,在某地區公路工程中,可采用探井采取質量高的Ⅰ級原狀土試樣進行室內土工試驗。室內土工試驗檢測強夯法處理路基有效性在本次試驗研究中得到具體體現。在保證采取高質量土試樣及實驗室試驗人員的試驗技能優良的前提下,可以說室內土工試驗是直接、有效和可靠的檢測強夯法處理路基質量的方法,希望巖土工程師們對這一方法引起高度重視。
結束語
在某高速公路強夯法處理前、后的路基試驗場地進行現場原位測試試驗(載荷試驗及觸探試驗),并在探井中采取原狀土樣進行室內土工試驗,進行強夯法處理路基檢測方法的試驗研究,獲得一些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將對某地區路基處理的質量檢測起指導作用。結合某高速公路路基強夯加固工程實例,對強夯處理地基的強夯施工參數進行了試驗研究,結果表明,運用“先輕后重,逐級加能”的強夯方法加固地基可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九林,賈乃康.強夯法在加固高速公路軟弱和液化地基中的應用[J].鐵道標準設計,2004,(6):54-55
[2] 地基處理手冊編寫委員會.地基處理手冊(第二版)[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