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8月2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城市土地利用率的不斷縮小,高層建筑體越來越多的在城市建設中出現,已經成為當時社會的主流;炷劣捎谄鋬炠|的特點,被大量應用于高層建筑中,掌握好高層混凝土建筑工程技術,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本論文主對此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層;混凝土施工;技術
Abstract: With the utilization of urban land is shrinking, more and more high-rise building body in urban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society at that time. Concrete because of its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widely used in high-rise buildings, to master the high-rise concre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s the key to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In this thesis, the main study.
Key words: high-level;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 TU375 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1-0020-02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民用建筑和工業建筑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為了節省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建筑體多以高層建筑為主;炷潦墙ㄖw的主要材料,混凝土具有高流動性、可泵性好、坍落度損失小,不離析等特點;另外在保證高強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混凝土要求成本相對較低,性能價格比高而被廣泛應用。
一、高層建筑的施工特點
隨著建筑技術的提高,建筑規模也呈現出增大的趨勢。一般而言高層建筑的施工周期比較長,工期緊,混凝土建筑的投資也比較大,準備工作量比較大,施工具有高度的連續性、還有混凝土高處作業、澆筑量比較大、施工技術和組織管理復雜等特點:
(一)高層建筑的工程量比較大、工序多
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比較復雜、連續性比較高。因高層建筑涉及的工序比較多,經常多個工種經常交叉作業,配合起來不但困難而且復雜,稍有不慎就會影響工程質量,所以對工程技術提出了比較嚴格的要求。
(二)施工準備工作量比較大
由于高層建筑的面積和體積同多層建筑相比較要大得多,因此為保證工程的順利施工在在材料、機具設備和施工技術等方面的準備力度也比較大。其中混凝土的準備,從訂購、運輸、施工到保養就需要很大的人力與物力的投入。工程施工中普遍面臨的難點是場地狹小的問題,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實行科學化的場地布置,既不能耽誤施工效率,而且還要保證工程質量,是對施工現場管理水平的考驗。
(三)施工周期長,工期緊
高層建筑以單棟計算,每棟的建設周期要2-4年左右,為保證工程的按期完工和質量過關,經常要二、三班輪流作業,周期比較長而且工期還比較緊。所以只有把工期安排的科學、合理;才能把工期縮短,減少費用開支。
(四)高處作業多,垂直運輸量大
高層建筑的高度比較高大概在50米---100米之間,更高的可能會超出100米,在整個建筑工程中高處作業比較多,施工進行中需要把大量的物品運往高出,垂直運輸的量比較大。對運輸機械的運用應當合理,材料的安排要比較妥善。
混凝土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已經非常普及,混凝土應用的每一個環節都與工程質量有著很大的關系,把握工程質量的重點之一是成熟的掌握混凝土的施工技術。下面主要對混凝土在不同部位的澆筑施工和保證混凝土質量的穩定等方面進行探討:
道的暢通,要先用水對管道進行濕潤,再投入水泥砂漿,然后開始泵送工作。
二、不同部位的混凝土澆筑技術
(一)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澆筑
高層建筑中的地下室,經常會發生開裂和滲透等問題,對于地下室混凝土的澆筑必須要保證工程質量。
1、在對地下室地板進行澆筑時最好采用斜面分層的澆筑方法,在用混凝土進行澆筑時要有次序的進行,采用由遠到近、由低到高的方法進行,最后對大面積的底板進行混凝土澆筑。
底板與地梁、承臺施工縫宜留在底板下5cm處,底板與剪力墻施工縫留在距板面50cm處,并設置好鋼板止水片。隨著混凝土澆筑的進行,泵管和架子也要及時的逐步拆除。大體積的混凝土極易出現收縮裂縫和溫度裂縫,在對裂縫上進行控制時既要在設計上采取措施,更要在施工上采取合理的應對技術。在對地梁和承臺的施工上要把混凝土澆筑的厚度最好控制在500MM以內,為防止混凝土內外溫度差過大而出現溫度裂縫可以采取保溫覆蓋的措施,最好控制在25度以內。
2、澆筑的坡度一般采用1;6—1:7為佳,混凝土澆筑時一般同時采用的操作方法為退著澆筑法,泵口之間的距離要保證接軟管后能互相交合。因為在泵送澆筑時會自然地形成一個坡度,澆筑帶的前后需要布置的三道振搗棒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在底排鋼筋和混凝土坡腳處布置前道振搗棒能確;炷恋拿軐;在混凝土的卸料點布置后道振搗棒,有利于上部混凝土的搗實。
3、在對地下室的混凝土澆搗的過程中,會出現上浮的泌水和浮漿,它們將沿著混凝土面流至坑底。隨著混凝土不斷地向前推進,最終會在集水坑被抽排干凈,這樣會在混凝土表面留下較厚的水泥漿,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需要把它仔細的處理掉。按標高控制點用長刮杠刮平,再用木抹子來拍壓。在混凝土混合物接近終凝時先用木抹子壓實,再進行拉毛或者壓光。最后為使收縮裂縫能夠閉合可以在上面覆蓋上保溫材料進行保溫。
(二)框架結構混凝土柱、梁、板混凝土澆筑
1、柱混凝土澆筑
1)當在進行工程施工中,如果混凝土澆筑的高度在3米以上時需要采取串通和溜管進行施工輔助,還可以把斜溜槽在模板側面進行安裝后分段澆筑。每段的高度要在2米以下,在每段的混凝土進行澆筑后把洞模板封閉緊密,然后用箍筋箍牢。
2)澆筑前在底部應先填5—10厘米厚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減石子砂漿。柱混凝土的振搗應分層,插入式振搗器的使用,每層厚度應當控制在50厘米以內。振搗棒嚴禁觸動鋼筋和預埋件。
3)分段分層連續進行澆筑柱混凝土,鋼筋疏密度、結構特點決定澆筑的高度。柱混凝土應一次澆筑完畢,如果需要留施工縫時,施工縫應留在主梁下面。
4)注意檢查混凝土的塌落度,不準在其中隨意加水。有一點經常被忽視,應當以其我們的注意,這就是澆筑完后應隨時將伸出的搭接鋼筋整理到位。
2、梁、板混凝土澆筑
1)對于混凝土梁、板澆筑要同時進行,澆筑時要先對梁澆筑,由梁的高度決定分層,澆筑的形狀呈梯形;在達到板底位置后接著再與板的混凝土結合在一起進行澆筑,澆筑的階梯形會不斷地擴大與延伸。梁板混凝土澆筑連續向前進行。
2)如果和板連成整體高度大于1米的梁則可以單獨來進行澆筑,在板底以下2~3厘米處留施工縫。在搗攪的過程中,澆筑與振搗需要緊密配合。第一層要緩慢進行下料,再把梁底充分振實以后,進行第二層的下料,要注意保持水泥漿沿著梁底把石子包裹著向前推進施工,為保證工程質量每層必須振實,然后進行下料,尤其是梁頭部位和梁底必須振實。
3)插入式振搗器的使用,遵循慢拔快插的原則,插點的排列要均勻,按照順序逐點移動、均勻振實進行。移動間距通常在30厘米—40厘米之間,不能大于振搗作用半徑的1.5倍。對上一層的振搗應插入下層5厘米到10厘米左右,把兩層間的接縫消除掉。
4)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注意,必須保證振動器的平板把振實部分的邊緣也要覆蓋到。如果有梁柱節點的鋼筋比較密的情況出現時,澆筑時必須注意的是用小粒徑石子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澆筑,振搗時用小直徑的振搗幫棒。
5)澆筑板混凝土的虛鋪厚度要適當高于板厚,用平板振搗器在垂直澆筑方向進行來回振搗,厚板可使用插入式的振搗器在順澆的方向進行拖拉振搗,然后復振可選用平板振搗器,并同時對混凝土的厚度進行檢查,最好用長木抹子抹平。在初凝后終凝前用木抹子分二次抹平和壓實,對其表面的平整度進行嚴格控制,然后根據標高的控制點利用刮尺進行刮平,鋪貼部位的地面拉毛不需要用原漿進行壓光處理,其余部位均用此法處理。
6)混凝土的澆筑要連續進行,如果出現間歇,要把時間盡量縮短,間歇時間的長短由混凝土凝結條件和水泥的品種來決定,一般不能超過2個小時,如果超過應按照施工縫來處理,施工縫的位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三分之一范圍內留置,施工縫的表面必須與板面垂直,斜搓不可留。用木板或鋼絲網把木板或鋼絲網檔牢。
(三)剪力墻混凝土澆筑
1、在用混凝土對墻體進行澆筑之前,先在底部的的施工縫處進行澆筑5厘米到10厘米左右厚度與墻體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減石子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漿。
2、分層進行搗攪和振搗,但澆筑的厚度可控制在50厘米左右。用分散的方式對混凝土下料點進行布置。對墻體的澆筑要連續不斷的進行,如果出現間隔,間隔的時間不能超出2小時。在門洞過梁跨中1/3區段設置墻體混凝土的施工縫。如果采用大模板時墻應留的垂直縫宜留在縱橫墻的交界處。
3、在對井、洞口澆筑時 ,兩側澆筑高度對稱要相等, 振搗棒距洞邊要保持在30厘米以上的距離,振搗時從兩側同時進行可以有效防止井、洞口的變形。大井、洞口下部模板要保持開口,方便混凝土的及時補充以及振搗的操作。
4、插入式振搗器的移動間距通常大于50厘米,不能大于振搗作用半徑的1.5倍。在對門洞口兩側構造柱振搗時不能漏振,必須要密實。每一振點的延續時間,以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為達到要求。
三、保證混凝土質量的措施
(一)保證水泥質量
水泥質量與混凝土質量的優劣有很大的關系,為保證混凝土質量的穩定在對混凝土進行選擇時最好選擇大生產廠家同批次的水泥產品,最好定點采購。
(二)減少水泥用量
表面溫度裂縫就是混凝土澆筑之后由于水泥水化放熱,致使內部溫度很高,內外溫差太大,導致表面出現裂縫。減少水泥的用量可以降低水化熱,在滿足設計的要求和混凝土可泵性的前提下,可以將水泥的用量控制在450kg/m3左右。
(三)嚴格控制骨料級配和含泥量
選用10.4mm連續級配碎石(其中10.3mm級配含量65%左右),細度模數2.8~3.0的中砂(通過0.315凹篩孔的砂不小于15%,砂率控制在40~45%)。砂、石含泥量控制在l%以內,并不得混有有機質雜物,海砂嚴禁在此使用。
(四)加強技術管理
1、原材料的檢驗、實驗工作要加強
在進行施工中,施工人員必須按照交底要求和預定的方案來施工。分工要明確,實行責任到人制。監理人員要確實負起責任,加強計量監測的工作,對建筑工程要定時檢查,檢查筆錄要客觀、詳盡和徹底。采取科學的措施盡量減免和杜絕在澆筑中出現裂縫。一旦出現裂縫要分析裂縫出現的原因,并相應的做好處理工作,防止裂縫的擴大和延伸,影響工程的整體質量。
2、施工人員的技術管理
施工人員擁有過硬的施工技術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強施工人員的管理尤為重要。在施工人員的每一個環節的施工節點,必須對施工以前技術交底進行了解,工程完畢后,對此工程施工過程要進行總結,對工程發現的問題要仔細,可以展開小組性的討論運研究,共同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盡量在施工過程中不出現差錯或者減免差錯。
(五)加強混凝土的養護及溫測工作
1、混凝土的養護是為了減少混凝土內外溫差引起的溫度應力,以預防裂縫的產生。它直接關系到混凝土在施工中的質量,它是相當關鍵的部分,是施工的重要環節。合理、科學的養護方法,對于確保混凝土能夠達到所要求的強度和確保混凝土的成型等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混凝土澆筑完畢以后及時進行養護工作,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和濕潤,必須針對混凝土的特點在終凝之后12小時內進行。
2、蓄水法保溫養護是比較實用的養護方法,蓄水深度19cm以上,因水泥材料的不同在養護時間上也有所區別。
1)如果是采用的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或者普通硅酸鹽水泥伴制而成的混凝土蓄水法保溫應當在7天以上。
2)如果是摻用緩凝型外加劑中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蓄水法保溫應當在14天以下。
3)澆水的目的是將混凝土保持處于濕潤狀態中,所用的澆水應與拌制用水相同,另外它與溫度也有一定的關系,比如當日平均溫度低于5度,嚴禁向混凝土澆水。
3、為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實行測溫控制也很重要,為方便對混凝土內部溫升與表面溫度的變化值做到有效掌握,可以在承臺內設置測溫點,測溫點的設置要多方位,采用L形的布置;每個測溫點要配合2個溫度計,承臺混凝土的中心埋置1支,目的是準確測量中心的最高溫度值;管底至承臺上表面100mm處設置1支,目的是對混凝土的表面溫度進行測量。
三、結語
混凝土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已經非常普及,混凝土應用的每一個環節都與工程質量有著很大的關系,把握工程質量的重點之一是成熟的掌握混凝土的施工技術。本文主要對混凝土在不同部位的澆筑施工和保證混凝土質量的穩定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在認識和經驗上還存在許多的不足,希望廣大同仁提出寶貴意見,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吳紅兵.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J].中國水運(下半月),2008,21(9).
【2】王海紅.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淺析[J].河南建材.2009(01).
【3】李社漢.結合工程實例分析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特點[J].廣東科技,2009,25(6).
【4】隗壽軍、張治福、韓勇,高層建筑基礎混凝土施工技術方案[J].中國科技信息,2008
【5】王永德;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