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8月2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建筑工程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不僅促進了建筑科學的完善與進步,更進一步的促進了我國建筑市場的繁榮。然而在市場經濟發展變革較快的環境影響下,調整市場產業結構的優化工作,促進建筑市場公平合理有序的發展已成為現今建筑行業加快轉型的一項關鍵內容。下面本文將結合作者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對工民建的市場環境進行簡單的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民建;建筑行業;建筑市場;管制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not only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China's construction market.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with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a simple market environment in civil discourse,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democratic national construction associatio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market control;
中圖分類號:TU2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6-0020-02
建筑工程行業作為我國市場經濟產業化鏈條上的一項關鍵環節,在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工業和民用建筑工程項目,在提升國家綜合實力、促進市場繁榮等方面所做出的貢獻性更是日益提升。但是,由于我國建筑工程行業起步較晚,在現代化的市場變革模式下還存在市場穩定性較弱、集中度較低等不良現象,嚴重干擾了我國建筑工程行業市場的快速發展。因此,在當今時代形勢下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建筑市場,已成為促進建筑市場和諧發展的一項重點工作內容。
1.我國建筑行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發展趨勢
自我國2001年11月加入WTO(世貿組織)后,給國內某些主要企業帶來嚴峻的挑戰和無限的商機。僅從建筑行業看,市場的國際化將促進其轉變為以加強科學管理、提高技術、經營機制為宗旨,直接參與國際競爭為目的而努力前行,使企業各類資源在國際市場中得到優化配置。從另一個角度我們理應看到,建筑行業如今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它在市場競爭中也會更加激烈。
在建筑行業方面是規模大,建設周期較長,投資量大,產生風險的因素諸多且種類較繁雜。一方面隨著我國生產的不斷進步,其新的材料、機械設備及方法不斷的應運而生,技術方面也在不斷的提高,另一方面而言,建筑行業中的工程受自然災害影響的風險極大。正是這兩方面的原因,又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大了建筑工程的風險,與此同時,政策法律、資金等集等方面和工程工藝、設計、創意等方面的非技術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也有所提高,由此說明了建筑行業在工程開展過程中的每個階段都蘊含著風險,而且其部分中的有些風險是無法預知的,從而使得控制風險的難度有所增加。
2.建筑市場監督的強建
我國建筑行業近年的發展是突飛猛進的,但仍然不能排除其中有一些違法違規的行為。可見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就變得十分的重要,加強建筑市場監督不僅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因既要集中時間和力量,又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此專項治理,更重要的是在監督的工作過程中,必須要有配套的規范管理措施以及完善管理機制,。盡管在建筑市場的建立中,在一定程度上整治了某些腐敗行為,但招投標環節仍然是我們強建的重點。在工業及民用建筑市場的監督管理中,問題的原因是由多方面引起的。建筑市場的執法監督在本質上具有,特殊性,法律法規專業性很強,不是所有的干部以及群眾所熟悉。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當前尚未形成一系列健全的監管機制。
2.1首先應理順建筑市場管理體制,使各項建筑法律法規制度完善
建筑市場監督執法隊伍的建設我們應該放在首位,在此基礎上,提高隊伍的執法水平以及平均素質,并加快解決其經費、編制和裝備等問題。針對當前建筑市場上存在的供大于求、銷售緩慢等狀況,更好地運用經濟學手段和法律法規,在宏觀調控和管理方面落實,從而建立健全的市場管理體制。
2.2建筑市場交易行為的監管
(1)以清除不合格市場主體,凈化市場秩序為前提
為良好的改善建筑市場的投資環境,必須在規范建筑市場秩序上作出努力,尤其在我國加入WTO(世貿組織)的情況下就顯得更為迫切和重要,應在現有的基礎上開展一場氣勢磅礴、實實在在的整頓,從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的活動。但在中國的有些省份,應適當的培育一批適應在海內外市場的大型施工企業或集團,從而作為建設行業領域的一項戰略措施。亦可優化結構、調控規范、深化改革,從根本上解決建筑行業的發展質量,全方位的建立健全建筑市場各項法規文件。也可建立統一開放的招投標大市場,進一步加大“招標投標法”的貫徹實施力度,加快配套法規建設,逐步建立起適應我國國情和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招投標法律體系。
(2)強化市場主體管理,規范發包、承包及招投標行為為根本
為防止整體工程的分解,發包單位方面不應將一個承包單位完成的建筑工程發包給幾個承包單位,由此而造成潛在隱患。目前,在建筑市場上的壟斷行為表現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行政壟斷,第二種是經濟壟斷。由此禁止在市場中存在串通投標和虛假招標等不正當的競爭行為。主要進行兩個方面的嚴加查處,一查處招標者向投標者內定中標人或者泄漏標底價的行為;二是查處通過賄賂手段,投標者在公開開標之前從招標者處獲取其他招標者報價或其投標條件。
(3)加強建筑市場監替管理,杜絕“豆腐渣”工程
“豆腐渣”工程是建筑行業的劣質工程,嚴重影響了公民的使用及工程的美觀。因此加強建設工程項目的招標投標監督管理迫在眉睫,它也是工程監督管理的核心環節。在整個環節中,我們應該著重完成“四個審查”,其中重點在監管的“兩個環節”。“四個審查”即完成對業主招標資格、招標文件、所編標底的審查和對承包商投標資格的審查。兩個環節為:一是協助業主召開招標會議,將工程主要情況在市場上公開;二是為保證工程承發包交易公平、公正、規范運作,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尖會同工商、監察等有關部門,共同參與標底管理和開標、評標、定標等活動的監督管理。
2.3建立競爭有序的建筑市場環境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建筑行業的市場體系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為形成競爭有序、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我們仍需要努力。我們應逐步打破行政壟斷以及地區封鎖的現象,建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發展生產要素市場,逐步完善勞動力市場,為創造有利的市場環境,深入擴大對外開放的改革。市場是市場經濟的舞臺,市場狀況如何,體系是否完善,機制是否健全,決定著整個經濟運行的效益。
其一,要認真查處項目法人(建設單位或業主)、房地產企業在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未按法定程序進行建設用地、項目規劃、初步設計、施工圖審查和報建;
其二,堅持以人為本,以加快勞務企業發展促進建筑市場科學發展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發展勞務企業工作;
其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要求,要廣泛組織宣傳學習國家關于建立勞務分包制度;
其四,要加強政策培訓和分類指導,引導和督促成立建筑勞務分包企業;
最后,建設和完善現代市場經濟體系策略分析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必須有一個完善的市場體系。大力發展技術產權交易,加速科技成果產品化產業化,健全技術市場的法律法規,規范技術交易行為,保護知識產權,積極探索技術市場與資金市場、人才市場相結合的最佳方式。
3.結語
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建筑市場環境比以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習慣于舊有經營模式的企業如何適應新型市場,已經成為這些企業發展的瓶頸階段。對于建筑市場監督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涉及面廣且復雜,要真正做到規范有序,還須各方面共同努力,尤其是政府部門的率先垂范。目前我國建筑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我國國民經濟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隨著我國對外開放進程的日益加速和法制社會的建立,要實現上述目標還是可預期的。
參考文獻
[1]劉淑云,王興.《整頓建筑市場秩序應從何入手》[J].城鄉建設,2002,16,(2).
[2]徐永生.《關于建立建筑市場監督機制的思考》[J].建筑經濟,2002,18,(2).
[3]劉允延,于彥.《工程擔保制度是避免建筑市場無序競爭的有效手段》[J].建筑技術,20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