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7月10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城市現代化發展,人口越來越聚集,建筑越來越高大,交通越來越復雜,人流活動空間越來越小,污染越來越重,園林與綠地卻在相對減少。正因如此,居民對居住環境的“健康與舒適”要求也將越來越高。
關鍵詞:園林、綠化、施工、技術、規劃、設計
1 施工前的準備
1.1、城市綠化工程必須按照批準的綠化工程設計及有關文件施工。施工人員應掌握設計意圖,進行工程準備。
1.2、會審圖紙
為順利施工,施工人員要認真會審圖紙,掌握設計者的創意及施工要達到的目標,具體的綠化面積、各種工程用料、填挖土方、排堿系統設置、園林植物配置形式、起伏地形塑造等,同時了解建設單位或設計單位對施工的其他要求等。
1.3、現場勘察
施工人員在悉通圖紙含義,掌握工程設計與建設單位的思想后,要進行現場勘察,對施工場地的地形、地貌及地上、地下障礙物等進行仔細的調查分析,搞清其所處的位置深度、高度、走向,以便制訂施工計劃;對施工所需水源、電源的位置了解清楚。現場勘察要認真仔細,準確掌握。
1.4、制定施工計劃
施工計劃制訂是否詳細、科學合理,是工程施工成敗的關鍵,也是確保工程按期保質完成的必要措施。在制訂施工進度計劃時,要充分考慮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如用地協調、施工難度、不可抗拒的雨天等因素。
1.5、整理綠化地及對土質的處理。按照施工圖對地形的平整度進行處理,同時要對土壤進行理化性質化驗分析,從酸堿度、孔隙度、透水透氣性以及持水性等方面進行分析、測試,再采取相應的消毒、施基肥、換土等措施。尤其是土壤的翻挖深度、土質、基肥的腐熟程度及施入量都要符合相關要求。
2 園林綠化施工要注意的問題
2.1、要完善施工組織設計。在開工前要完善施工組織設計,要將其做足,做細,它是指導園林施工的重要的技術文件。很多園林公司,只是在工程投標時,從網上下載或將以前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進行簡單修改,從而形成新的施工組織設計。對待園林施工,沒有一個完善的施工組織設計,而匆忙開工,對工程建設是非常不利的。
2.2、土建與綠化交叉施工容易出現的問題。由于趕工期或其他原因,土建與綠化由不同單位交叉施工時非常容易出現問題,特別是在砌筑路邊石、植物護框等細小環節上。路邊石一般使用石材或預制混凝土制品,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必須按要求在路邊石內側(即綠地內)接縫處用混凝土加固,保持穩定。但混凝土的形狀和尺寸在達到穩定的前提下應加以控制,能夠使草坪或色塊等植物在正常生長后達到郁閉,不出現缺苗現象。路邊石還應向栽植地面引導雨水,要注意周圍部分的排水坡度和約束能力,提前設置導水假接縫等。
2.3、表土的采取和復原土壤是花草樹木生長的基礎,土壤中的土粒最好是構成團粒結構。適宜植物生長的團粒大小為1至5毫米,小于0.01毫米的孔隙,根毛不能侵入。一般情況下,表土具有大量養料和有用的土壤團粒結構,而在改造地形時,往往剝去表土,這樣不能確保植物有良好的生長條件,因此應保存原有表土,在栽植時予以有效利用。在表土的采取及其復原過程中,為了防止重型機械進入現場壓實土壤,避免團粒結構遭到破壞,最好使用倒退鏟車掘取表土,并按照一個方向進行,表土最好直接平鋪在預定栽植的場地,不要臨時堆放,防止地表固結。掘取、平鋪表土作業不能在雨后進行,施工時的地面狀況應該十分干燥,機械不得反復碾壓。為了避免在復原的地面形成滯水層,平鋪時要很好地耕耘。
2.4、樹木種植的問題。及時栽植剛進場的苗木,依據園林相關施工標準來施工,應充分攪拌基肥與碎土直至均勻;栽種前要對苗木進行技術處理,剪除部分側枝,在修建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幼芽。完成栽種后,要適時進行澆水,澆水要澆透三次,之后,視不同樹木生長的具體情況進行及時補水。對喬木來說,澆水期為3-5年,對灌木來說則至少5年,對于天氣特別干旱或者個別較差土質的土壤,應適時延長澆水期。在夏天和冬天的極端天氣中施工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氣候對苗木的傷害。
3 園林綠化施工技術的規范問題
3.1土方放樣技術
我們會常常忽視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的重要性。通過園林工程施工,來表達內容,可以說是園林綠化的重中之重。要將作品融入實體,如果照搬照抄,無法體現設計師的理念,作品會沒有神韻。所以首先,施工人員要對作品的內涵有充分的理解,對作品的主旨能夠精準的表達。因此,必須對園林綠化施工中的放樣技術進行強化,這樣才能確保放樣的準確。方格網法是放樣常用的手法。
2.2邊坡綠化技術
邊坡綠化是近幾年新興起的行業,不同與已有的傳統綠化技術。目前,還沒有成型的經驗可以依照,國家也沒頒布標準方法。在邊坡綠化技術中,最為常見的是客土噴植技術。材料是用復合肥等材料,在坡面上噴上混合料。土壤的物理性質不會改變。它的缺點是不能防止沖刷,不能用于巖石邊坡綠化,優點是成本低。巖石邊坡綠化,是在基巖石坡面上,噴附上一層植生質。
2.3綠化地的整理技術
綠化地整理為樹木等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保證植物根部能夠充分吸收養料和水分。所以為提高工作效率,要優先使用重型機械整理地形,但不能讓重型機械在種植面反復碾壓。另外要確保土壤硬度適當,保證排水性和透水性。
4園林綠化的規劃設計技術
4.1提倡解題“的思維和方法淪”意在筆先“是創作之首要宏觀把握鮮明、準確的立意,確定規劃設計框架把項目放到整個城市或區域環境中,結合現狀對其性質、功能和形式定位針對要解決的問題,提出解題的辦法和手段總之,要實施一條綜合性和實事求是的創作路線。
4.2提高園林綠化的藝術品味
高品味的園林綠化是一幅美麗的立體圖畫,不僅有點線面的合理運用,還要有四季特色的變化,它是巧奪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現,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較高的藝術水平。
4.3應有歷史文化內涵
將自然與歷史文化緊密聯系,是人造景點應注意的,能否畫龍點睛,使歷史人文景觀與周圍環境或其他方面協調,并符合人們的審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要經充分論證才有說服力,被人們所接受,景點宜恰到好處,忌貪多、太雜。
4.4人性化設計理念
人性化設計理念就是以人為中心,設計師從關注園林景觀轉移到關注到園林景觀的使用者上來,以設計出更人性化、使用更便利、使人愉悅的園林景觀為重要目標的設計思想。使人愉悅是人性化設計的審美原則,使用過程中使用者感受到設計的精巧而產生愉悅感,同時,將這種愉悅感升華為一種審美意象,從而真正體現出設計為人、以人為本為中心的人性化設計思想。園林規劃設計其主題是人本身,設計的使用者和設計者也是人本身,人是園林規劃設計的中心和尺度。因此,把心理學、行為藝術等學科引入到園林規劃設計領域,研究設計的目的與人的行為在不同人、不同環境、不同條件下的互補關系,擴展園林規劃設計的內涵。分析現代成功的園林規劃設計實例,不管無心還是有意,所有的設計大都取自人們對于大自然的印象,取自歷史上由于完全不同的社會原因創造出來的園林景觀。
4.5從生態園林城市出發, 遵循生態設計原則。在規劃設計中要力戒毀林、毀田造園林的作法,對規劃設計范圍內的大樹(特別是古樹、珍貴樹種)要盡可能保留。充分考慮對生態帶來的負面效應,使規劃設計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達到最小;同時還應維護生物多樣性和防止污染。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作到前后相貫。同時將園林規劃設計與當地的生態旅游、農業觀光旅游等結合起來。
4.6設計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大力搞好創新。好的園林設計是可以借鑒的,條件適合也是可以完全照用(但要付原設計者設計費),但它只是在特定的氣候、地理、文化等多方面條件的協調下才取得好的效果,不進行科學研究,不顧實際盲目模仿,最后適得其反,觀賞效果降低,園林建設生命力不強,經常需要改造,浪費大。
5 結束語
城市園林綠化施工技術關系著其施工質量的高低,也影響著項目建成后其美觀程度,所以在實際工作中要對其不斷摸索,通過對景觀植物的科學設計,滿足人們對綠化的生理和心理上需求,不斷推陳出新、精益求精、營造出一個美好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