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與現代往往既緊密聯系,又時有沖突。當今時代,中國的現代建筑設計及室內設計應該在深刻領會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全球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可以共享的科技成果和思想理念,創造出具有鮮明時代特色及傳統元素的室內設計,豐富世界建筑文
摘要:傳統與現代往往既緊密聯系,又時有沖突。當今時代,中國的現代建筑設計及室內設計應該在深刻領會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全球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可以共享的科技成果和思想理念,創造出具有鮮明時代特色及傳統元素的室內設計,豐富世界建筑文化的多維構成。
關鍵詞:傳統建筑裝飾;現代室內設計;創新
1.中國傳統建筑裝飾的起源
中國有較長時期的封建社會,經濟上自給自足,傳統性較強。自殷周至明清,可以說變化不大,受這種歷史條件的制約,難免表現出保守的一面,但就是這種局限,卻形成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獨特的文化個性,在建筑方面也有明顯的表現,形成了中國獨特的建筑體系,這個體系一直以木結構為主,配合磚、石、木、瓦構成中國特有的建筑模式,在世界建筑史上獨樹一幟。因此,我們首先著手研究古代建筑裝飾的淵源。
建筑裝飾的目的首先是要實用,即要滿足功能上的各種要求,中國傳統建筑裝飾尤為重視這一點,縱觀中國建筑裝飾的發展歷史,其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首先是圍繞實用中要解決的問題而展開,通過不斷改進和革新,使居住環境越來越朝著有利于人們生存的方向發展。
2.現代室內設計的特征
2.1傳承性
隨著經濟交往活動在世界范圍內的日益頻繁,各種文化不可避免的相互碰撞,相互影響,但有著頑強生命力的地域、民族文化仍光彩奕奕,歷久彌新。當代的建筑裝飾和室內設計也無不是從歷史中演進而來,無法割裂其與地域、民族及歷史的關系。
2.2演進性
傳統既有繼承性,又有發展性,并非一成不變的。回顧中外建筑和裝飾發展的歷程,會清晰地發現它的變化和演進。適應社會變化與發展的傳統元素將得到延續,并將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2.3現實性
傳統不是孤立于現代而獨立存在的,而是能為現代提供借鑒的遺產和理念,對于當代室內設計而言,不能照本宣科的套用傳統,而是在繼承中對其進行變革,使之能夠適用于新的壞境。
2.4民族性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保持傳統的同時,民族性還要注重創新,對不間斷創造所生成的文化理念進廳歸納總結,繼承民族化的審美特點,通過新的形態表達用全球大眾化的審美理念來塑造。我們對傳統或地域文化應有深層的研究,完全消化后重新融入設計中,展示出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才真正具有現實意義。
3.中國傳統裝飾與現代裝飾材料、造型技術相結合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合金、塑料、玻璃等新型材料層出不窮,不同的材料在實現不同作用的同時,也能帶來不同的視覺、觸覺感受,將傳統圖案運用到現代材料上,不僅能夠豐富裝飾效果,也能體現傳統文化元素。傳統建筑文化思想是內涵,用現代手段實現和表達傳統內涵,使二者完美統一。
4.傳統裝飾元素與現代室內空間設計
傳統室內裝飾常雕刻有蓮花、梅花、竹子等自然圖案,反映了人們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思想。在中國傳統建筑裝飾中,十分重視“隔斷”理論,用隔斷進行空間轉換、景物轉換,它是種提示,往往是構成“隔而不斷”的虛空間,形成似斷非斷、似隔非隔、隔而不斷地效果。傳統室內裝飾中的屏風、博古架、碧紗櫥、帷幕等在起到隔斷作用的同時,都極具傳統文化特色,有很強的裝飾性。
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可以充分借鑒傳統隔斷的思想和手法,達到分隔、豐富、美化空間的目的。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可以吸收傳統室內裝飾的布局模式,采用大面積、較少棱面的造型語言,使外形上具有大尺度、大視場的感覺,形成大格局,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效果,從而達到現代室內環境和傳統室內裝飾紋樣相互映襯的效果。
5.傳統裝飾陳設與現代室內環境的融合
家私、盆景、燈具和各種飾物都屬于室內陳設的范疇。中國傳統的室內陳設種類多樣,制作精美,富含寓意。在現代的室內設計中,“輕裝修、重裝飾”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即通過室內裝飾來改變整個居所的風格,在現代家具上加入傳統家具的元素、符號,使其既符合現代人體工程學的尺度,又與現代家具制作工藝相結合,同時具有傳統家具的清新雋永與現代家具的簡約實用。
6.陳設品在傳統建筑室內空間的劃分
與裝飾上不僅起著點綴的作用,還能對家具劃分空間的補充,有時還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它體現了中國建筑室內所特有的情景與建筑的密切關系,通過匾額和對聯,用文學語言的手法補充了建筑所要表現的景觀及主人的情趣。
社會的發展和演化,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有突變,但更多的是漸變。現代室內設計是在傳統建筑設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并對未來產生影響。在現代室內設計中若是沒有新的元素或風格產生,只是簡單納入仿古的軌道,陷入過分強調“傳統性”的怪圈中,就不能為其注入新的活力,推動其向前發展。現代室內設計師應深入領會傳統文化的內涵,并把握時代的脈搏,以傳統文化的視角進行開創性設計,賦予傳統建筑裝飾文化以新的生命力,來滿足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需求。同時,傳統裝飾尤其吉祥紋樣是規范化的,它由世世代代的習俗沿傳下來而形成的人人認可的吉祥含義,并慢慢形成了獨具中華民族特色的裝飾文化體系。吉祥紋樣作為一種象征意義,深切地流露著人性的本質,表現了古人對生命的追求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7.結語
中國作為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越來越融入到世界前進的步伐中。中國建筑裝飾設計經過對自身發展的認識、對世界上先進觀念的吸收,對如何傳承和體現傳統建筑文化在手法上、理論上有了較多探索,其中有成功的經驗,也不乏失敗的教訓。我們也正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年代,這些知識和技術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世界觀和審美觀,也影響著人們對室內設計理論的理解和演進,也給設計師提供了新的創作思路和創新手段。
參考文獻:
[1]曹瑞林.二十一世紀室內設計及其趨勢[M].西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