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03月22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本文以光的形態視角探究其在燈光照明設計中的應用,通過創新設計來提升光照藝術的表達能力,充實光照場景的藝術魅力。還對光照場景中的各種光照藝術手段加以觀察,探究,發現光有“千姿百態”,光的形態對營造光照場景的藝術氛圍有重要的影響,這也為創新照明設計思維及合理運用光的形態有重要作用,從而在燈光照明設計中體現藝術形式。
關鍵詞:光的形態,燈光照明設計,創新運用,藝術與科學
引言
光環境、燈光藝術等概念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燈光照明設計已經開始脫離了純粹談技術的層面。筆者稱其為燈光照明設計的原因是燈光多偏向于藝術,照明則更多偏向于科學,而燈光照明設計也就必須兼備“照明科學”與“燈光藝術”這兩個特點。在燈光照明設計過程中,藝術和科學是貫穿始終的。設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將藝術與科學互融,第二個階段是通過藝術形式表現出來[1]。
將藝術與科學融合在設計中,就是要以光環境、燈光藝術為切入點,撥動設計師創新這根弦,摒棄傳統設計思維對照明環境在數量指標方面達到標準的要求過高,而忽視了對光照場景在質量指標方面的追求[2],應從藝術與科學的角度全方位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優秀照明設計師應該具有的首要的素質是對藝術美的敏銳和藝術家的天賦。技藝能夠通過后天培養,如果審美意識的不足,那是沒法填補的[3]。
世界萬物都有其形態,而光卻是較為奇特的另類。光是一種非物質的存留,沒法徑直看見而能點亮物體。長期以來,光均被當作一種缺乏形態的設計思路看待,而在燈光效果設計中,燈光是有形態的、有體量的,它需要憑借媒介才能映射到人們的眼簾,這種映射到人眼中的物理樣態就是光束。它可以通過燈具、照明方式和發光體形成光的形態。
1燈具形成的光的形態設計
燈具發出的光可分為集中光和漫射光[4]。集中光的特征是光線清楚地匯聚成一束,光照目標明晰,光的透過力較強,照在光滑物體上易出現較強的反射。集中光首要呈現為形狀各異的不同光束,光束邊沿范圍亮度急劇減退,因而集中光很多擁有明晰的輪廓和形態。漫射光的特征是光線散發,不指定光照目標,亮度勻和,照在物體上不易出現較強的反射。
漫射光束邊沿的外形輪廓很模糊。在燈光照明設計中,集中光光束外形輪廓分明,是一種有極度視覺沖擊力的設計因素,漫射光光線勻和,是另一種截然相反的設計因素,兩者皆擁有厚實的藝術張力。電腦光束燈、射燈、熒光燈發出的光的形態或形成的效果分別如圖1~圖3所示。
1.1電腦光束燈發出的光的形態
電腦光束燈發出的光的形態是錐體外形,發出集中光,在舞臺上,設計師往往較多地釋放煙霧就是為了尋求這種強烈的光束效果。越是劇烈的光束擁有越明晰的形態。電腦光束燈的光學變焦范圍擴大,形態轉化的范圍也隨之擴大。有時光束形態像一個錐體,有時又像一根圓柱。形態轉變的領域越寬廣,留給觀眾的想象力越豐厚。這一根根明亮的光柱幫助設計師在沒有實景、幕布之下來構建演繹空間,形成能取代實景、畫幕的光幕,當光幕移動時,視覺畫面出現美妙的變化之中。
當成排、多層的電腦光束燈逐層點亮時,給觀眾留下層巒疊嶂的印象。不同光束的形態和不同光束的布列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觸。修長的光束帶來伸展,短小的光束帶來強壯;歪斜的光束捎來蕩漾,豎直的光束捎來平靜;布列整齊的光束帶來莊嚴,布列雜亂的光束帶來隨便。光束作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出現在舞臺上,不光具備舞臺布景諸多相似之處,并且在時機上的表現力是傳統的實景所不能及的。正因光束在時間和空間上表現得如此自由自在,光束也隨之給予了更豐富的含義。
1.2射燈發出的光的形態
通過墻面反射形成層次感,運用光鮮、輕快的光線路徑,便可營造出虛幻、夢想的光照場景。類似拋物線形狀光的形態掛在展示空間的墻面上,連續勻稱地展現,光線柔和,韻律十足。這種重復致使視覺畫面擁有極強的形式感,且讓觀眾內心達成一絲均衡。與家具展品彼此呼應,相得益彰,襯托出陳列家具的井井有條。
1.3熒光燈形成的漫射光的形態
在燈光照明設計中,首選光的形態作為設計創作切入點,考慮到集中光光束邊緣明晰有股較強視覺沖擊力。而在室內天花吊頂上安裝的熒光燈發出的漫射光彌漫在整個光照場景,根本無法找到光束,蘊含著一種溫和的設計元素,增添室內柔和的光線,缺少強烈明暗對比而形成室內氣氛祥和,所顯現的光的形態能溫和襯托出溫馨的氣氛,讓柔和的光線撒遍室內光照場景的每一個邊角。圖3天花板上嵌裝的熒光燈發出的漫射光充滿著整個中國聯通的營業大廳,洋溢著濃濃的溫暖祥和的營商氣氛。由此顯見,無論集中光還是漫射光均有厚實的藝術表現力。
2照明方式形成的光的形態設計
2.1燈槽造型決定光的形態
在燈光照明設計中,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間藝術效果。如圖4所示,天花、地面粉色燈槽的形狀即受光面的造型決定光的形態,千姿百態的形態是因為在肉眼看不到的燈槽里布置了LED燈帶,通過受光面的反射映入我們的眼簾,這是由間接照明方式所產生的。間接照明方式是運用光反射原理,將全部光線先投射到天花板或者地面、墻面上,再經由天花板或者墻、地面反射到被照物上,決定慢反射光的形態,在受眾視線里營造出勻和溫柔的光照場景,凸顯某一光照空間主題,增進光照場景的藝術感染力,給人以擢升、幽靜的心理感受[5]。
除了考慮燈槽的形狀即受光面的造型藝術視角之外,進一步從科學思考角度審視確定間接照明效果的三要素是:
、俟庠磁c受光面的間隔距離適宜,此間隔距離指光源離開天花板、墻面、地面的距離,距離越遠,光投射范圍越大,光源發出的光向空間散射,沒法會集到受光面上。反之光投射區域越小,將會引起明暗對比強烈,缺乏光照過渡層次感,如此說來,間隔距離是使光擴散、變成柔和光亮、階梯式變化等效果的重要因素。
、诠庠吹恼趽酰垂庠丛跓舨壑械奈恢冒才牛龅郊炔灰尮庠幢┞对谑鼙姷囊曇爸,又不能發生為了遮擋而使受光面上出現了不舒適的、突然劇烈衰減的邊界擋光線,為了獲得滿意的間接照明效果,要認識到擋光線的存在,設定好光源的位置和擋光板的相互關系。
③受光面的表面條件,對于受光面來說,為了可以形成勻和的漫反射光,要求具備無光亮的平整表面。不同的照明方式滋生出不同的光的形態。
2.2平面立體呈現光的形態
在圖5中泛光燈照射在懸在空中的平面立體上,照射面積大,平面立體的受光面照度高,亮度均勻,通過間接照明方式傳遞著強烈的平面立體感,給人以漂浮、開放的心理感受,使人感到安逸[6]。
2.3曲面立體顯現光的形態
如欲凸顯曲面造型在展示空間中的效果,應采用不同策略,用射燈通過間接照明方式和局部照明來達此目的,圖6所示棚架里里外外展現出曲面美感。
3發光體形成的光的形態設計
1)發光體形成的光形態表明主題。發光體是一種內發光的三維立體,一般將光源和實體有機結合,創造出詩情畫意般的燈光立體形態造型。經過發光體的造型創造擁有奇特魅力的光的形態,或者經由透光材料呈現光的藝術魅力。它的設計注重形體的藝術性與光的展現力的融合,既借助發光體的造型產生獨具魅力的光的形態,也憑借光的展現力增強發光體形體的藝術性。現今這種發光體頻繁出現在光照場景尤其是展示空間,既照亮了環境又裝點了空間。如圖7所示,發光體在天花上懸吊、在地面上擺放,天地合一,遙相呼應,栩栩如生地向觀眾述說著上海化學工業區重點發展石油和天然氣化工項目,以及合成新材料、精細化工等石油深加工產業,點明展示空間主題。
2)發光體形成的光形態凸顯企業形象。圖8出現在半空中的白色發光體,利用燈布的透光,熒光燈管均布在燈布后面,白光的均勻透射彰顯了企業標志圖案[7]。兩旁藍色、灰色塊面發光體的側面圖8整個展臺由諸多發光體構成,凸顯企業形象Fig.8Entireboothbyanumberoflight-emittingbodycomposition,reflectthecorporateimage都設置了藍色的自發光,藍色呼應了企業標志的標準色,不僅增強了塊面發光體立體感,而且很容易讓觀眾聯想到匯麗集團的主營業務———優質地板,在詮釋發光體結構的同時凸顯了企業形象。
品種不同的燈具因結構上的不同可放射出不一樣的燈光形態,這些不同的光的形態誘發出眾多視覺藝術效果;形狀各異的燈槽、各種造型的實體界面,依托間接照明方式形成千姿百態的燈光形態;造型迥異的發光體不甘示弱,用各自的燈光形態吸引觀眾眼球。實物以“形”為貴,失去形就失去一切,就燈光形態而言,杰出的建構呈現是燈光創意設計最先必需思考的。
4結束語
光形態與真實空間融合在一起,共同譜寫著光照場景的主題,進而進一步提升燈光照明設計的藝術魅力。我們應當充分運用各種燈光形態,讓照明科學和燈光藝術更加完美地聯結在一起。作為一名成功的燈光照明設計師,應以藝術思維為設計起點,去尋求科學的設計創作,不斷創新設計思維,合理運用技術,創造出符合人們生活習慣和審美藝術格調的高質量的光照場景。
參考文獻:
[1]紀晨彤.理性與感性的交融———展覽展示藝術設計中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J].現代裝飾理論,2013(12):128.
[2]常志剛.亮度空間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3]常志剛,牟宏毅,張亞婷.契合———照明設計本質的重歸[J].照明工程學報,2012,23(增刊):48-56.
[4]尚慧芳,陳新業.展示光效設計[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推薦期刊:《照明工程學報》中文核心期刊
《照明工程學報》(CHINA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JOURNAL)于1992年創刊,是中國照明學會主辦的全國性學術刊物,被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郵閱讀網等收錄,2009年入選為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入選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CN 11-3029/TM,ISSN 1004-44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