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2月01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毛林鋒
【摘要】市政工程是關系到全體市民生命安全和生活幸福的重要城市投入,市政工程的質量關系到該工程能否正常投入使用,能否充分發展其作用。本文通過對我國現階段市政工程建設工作現狀的研究,對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方面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市政工程 質量 管理監督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城市中的各項公共設施的建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數量的持續增長、質量的持續提高、投資的持續增加、技術的持續增大,多種因素決定了當前的市政設施已經從單一的使用功能逐漸轉變為集城市形象、城市品味、基礎功能為一體的多層次新型公共投入。在功能增多的同時,市政工程的質量問題隨之成為市政部門與普通市民共同關注的焦點。市政工程是關系到全體市民生命安全和生活幸福的重要城市投入,市政工程的質量的高低關系到該工程能否正常投入使用,能否充分發展其作用。因此,制定并完善切實可行的質量監管體制,強化市政工程質量的監督力度,嚴把工程質量關,是現階段我國市政工程建設的重中之重。
二、市政工程中存在的質量監管問題
1、缺少相對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規
作為一個法制國家,我國一向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執政理念。但在有些領域,因為涉及時間短、了解不夠充分、出現問題較輕微、以及相關負責人的不夠重視等因素,造成了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有的行業甚至連基本的條例都沒有。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依法制定一套可行性高、執行力強的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是確保市政工程質量的必要條件,是一切工程質量監管的前提和基礎。
雖然隨著市政工程建設的發展,近些年相繼出現了一些相應的法律法規。但由于經驗不足、地方差異較大等原因,相關條款中仍存在著不少漏洞甚至空白區域,尤其是在具體的執法過程中,有很多問題是現有的法律無法依據的,這勢必影響市政工程建設的質量以及相應的質量監管工作。因此,健全并完善現有法律法規,為市政工程質量監管工作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據,是解決當前市政工程質量監管問題的根本措施。
2、市政工程的工作性質造成了其質量及監管難以保證
市政工程囊括了眾多領域,涉及到電力、排水、建筑、熱力、油氣、電纜、橋梁、交通、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多個學科,工作繁瑣、技術復雜、多工種多專業交叉等特點造成了其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難度加大,工程質量難以完全保證。同時,一些城市由于極個別人工作不負責任,造成工程建設過程中質量監查開綠燈,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直接影響到了工程監管工作的執行力度。
3、工程質量監管的硬件設備有待完備
由于市政工程涉及領域多,應用專業廣,因此要求監管部門要備有完整充足的測評設備。硬件設備的先進性和準確性是監測工程質量的直接手段,只有具備了各領域各項目的專業設備,才能保證在市政工程結束后能夠準確地測試工程完成的質量,保證市政設施完整有較地發揮其作用,保障廣大市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4、工程質量監管部門和監管人員的素質不足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市政工程建設有了長足的發展,相應的市政工程監管部門和人員素質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卻遠遠達不到工程質量監管所要求的水平。一些監管部門管理還不很科學、制度存在一些欠缺,不能很好行使監管職能。同時,監管執法人員業務能力不很高,個人素質不很高也是影響監管部門依法行政的因素。
5、質量意識薄弱
部分工程質量監管人員安全意識薄弱,對工作責任心不強,也是影響市政工程質量的因素之一。由于市政工程建設的工程量較大,涉及領域較多,因此給質量監管工作及隨之產生的監管考核工作帶來很大的不便。也正是因為如此,滋生了質量監管人員得過且過的心理。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了市政工程的質量,同時也為工程質量監管帶來惡劣的影響。
三、解決質量監管問題的措施
通過以上分析,應采取相應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市政工程監管體系、提高工程質量管理軟件和硬件的數量和質量、強化專業質監人員的綜合素質和監管意識,從各個方面保證市政工程的質量,提高質量監管效率。
1、切實依托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市政工程質量監管法律法規,并將之成熟完善
法制社會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是至高無尚的,其具備的規范效力和制約效力是每個領域都必須遵守并執行的。因此,依據現階段我國的具體國情,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市政建設相關的法律法規,用以保障工程質量及其監管工作的有效進行。同時,各地方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出臺科學合理的市政工程質量監管條例,采取分段測評法,將工程質量分成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嚴重不合格等及個明確的檔次,針對每個檔次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在這種激勵和競爭的影響下,輔以明確的法律法規,使質量監管人員在行駛執法職能工程中不但有法可依,更能夠量體裁衣,不同情況區別對待,方便了執法人員的監管工作,更保證了市政工程的質量。
2、適度增加市政工程質量監管的硬件投入和軟件升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工程建設也在不斷地革新,市政工程引起廣泛的涉及范圍決定了它的工作變化和工作成果有著瞬息萬變的特點。只有裝備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才能跟得上市政工程的更新腳步,避免因技術設備落后而使質量監管工作無法得到準確的結果。
3、加強質量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牢固樹立工程安全意識
①嚴把監管人員從業資格。相關人員必須得到專業機構的認可方能上崗,時同用人單位還應定期為相關人員提供技術交流和知識升級,對員工進行充電,使質量監管人員能夠充分應對不斷變化的新型產品,適應新的監管標準。
②注重監管人員的思想素質。監管人員是工程質量監管的執法的直接行為人,是保障市政工程質量的第一道防線。因此,必須增強執法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工作責任心,做到愛崗敬業,實事求是,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結語】雖然現階段我國部分城市的市政工程質量及其監督管理體系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不能否認整體收到的成績是令人驕傲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針對存在問題,迅速有效地加以解決,提高市政工程建設的質量,完善質量監管體系,使我國的市政工程最大程度地發揮其公益作用,更好地服務人民,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解剛. 新形勢下市政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思考與改革.建材技術與應用[J].2010(11)
[2]沈洪忠. 淺談市政工程質量監督.市政技術[J].201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