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5月25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這篇戰略管理論文發表了長沙城郊農業休閑產業集群化發展研究,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及人口數量的增長,都市人對城郊農業休閑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城郊農業休閑以其獨具農家色彩、交通方便、生態環境好的特點而獲得了廣泛的關注。
摘要:城郊農業旅游隨著近些年的發展,不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內容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通過對長沙城郊農業休閑的現狀進行分析研究,對建立城郊休閑農業的集群化發展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關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戰略管理論文,農業休閑,集群化,市場經營
干農活、吃農家飯的休閑方式已經成為長沙市民節假日首選的休閑方式。本文所研究的對象包括長沙周邊的6 區3 縣(6 區指的是天心區、雨花區、開福區、望城區、芙蓉區、岳麓區;3 縣指的是長沙縣、瀏陽縣以及寧鄉縣)。
1 長沙城郊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長沙城郊農業休閑從20 世紀末形成,在短短的20a 時間內已經進入了產業化發展階段。在省委省政府以及長沙市委市政府推動建設長沙為華中地區第一都市休閑農業旅游的目標下,長沙城郊農業休閑產業的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長沙市也因此被稱為“全國農家樂旅游最火的城市”。
1.1 長沙城郊鄉村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隨著近些年人們對于生態旅游關注的增加,長沙城郊農業休閑旅游無論從產業規模以及休閑農莊的數量也得到了穩步提升,從2006 年的1415 家,到2011 年達1600 家;其中星級休閑農莊數從2006 年的99 家已經發展到2011 年的121 家;接待旅客數從2006 年的835.5 萬人次發展到2011 年的1420 萬人次。通過長沙城郊休閑農業旅游的發展壯大,旅游收入也得到了顯著的增長,2005 年,長沙市城郊休閑農業旅游收入為105230 萬元,截止到2011 年底,長沙市城郊休閑農業旅游收入已經突破了20 億元大關,這對長沙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個很大的促進作用。
1.2 特色的產業與經營模式。
長沙城郊農業休閑旅游不論是在服務質量,還是在相關的配套設施上都取得了不斷的提升,2011 年長沙城郊農業休閑的星級山莊共有123 家,其中擁有28 家四星級以上的鄉村旅游區,且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模式,如瀏陽的浩博山竹,通過依托農業生產活動體驗項目,不僅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開創了旅游、種植、銷售一體化服務。望城區的千龍湖旅游度假村,其經營消費項目不僅包括了常規的餐飲、會議、娛樂、球類運動等,同時還包括一些蹦極、足浴、賽車等項目。
2 長沙城郊鄉村旅游存在的問題。
2.1 規劃與管理滯后。
長久以來,長沙城郊農業休閑旅游處于一個既沒有職能部門管理,又沒有科學規范的發展戰略。各區域的農業休閑基本上都各自為戰,并沒有進行統一的規劃發展,開發者也缺乏對于傳統文化氛圍的深度挖掘,導致原本的鄉土風情遭到了嚴重破壞;在管理過程中,多數地方并沒有實行責任到人的策略,很大一部分的休閑場所并沒有確切的上級主管部門,這樣不時造成用地糾紛等問題。
2.2 項目創新設計不足。
城郊農業休閑旅游的目的是對鄉村獨特人文風情的一種親身感受與體驗,然而,當前長沙地區的城郊旅游主要以觀光方式為主,經營項目大都集中在餐飲、住宿等幾個通俗的娛樂項目上,導致項目單一,內容雷同,并沒有充分利用好本身的自然資源與人文風景的優勢。例如望城區的百果園本身就擁有獨特的采摘蔬菜水果等服務,并且也配套建設了相應的高爾夫休閑、農業技術培訓等項目,但是在實際的經營管理中對旅游資源以及旅游項目的創新深度并不夠,提供的服務與項目也僅僅是停留在了農業旅游觀光以及采摘蔬菜水果的較淺層面,旅游在旅游過程中也只是簡單的參與休閑釣魚、唱歌等基本活動。而設計的高爾夫球場、馬場基本上處于閑置狀態。
這樣與城郊旅游在追求精神層面的放松具有一定的矛盾。
2.3 市場認識不夠,有效供給不足。
根據對長沙市城郊居民消費人群以及消費水平的調查研究,長沙地區的休閑主體主要集中在一小部分的高薪階層,而相關的事業單位人員以及學生的消費人數較少,這主要是因為當前進行城郊旅游的定位幅度相對較高,而管理人員一直將其定位于高標準消費行列,因此,使得廣大普通工薪階級無法適應這項休閑旅游活動。
3 城郊農業休閑產業集群化發展策略。
由于自身的規劃建設問題、經營管理理念的不科學性,導致休閑山莊的市場壽命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長沙城郊農業休閑旅游要獲得可持續的發展,必須進行類似山莊的整合與重組,實現其規;⒍鄻踊约爱a業化的發展模式。
3.1 促進農業休閑的集群化發展。
針對當前長沙城郊農業休閑旅游的發展極不平衡,且未形成一個具有強大競爭力的集聚帶的特點,發展長沙城郊農業休息旅游的集群化勢在必行。集群化發展通過將長沙地區農業休閑產業的能量信息在一定空間中進行流動,提高經營者的物質、信息交流,這樣保障農業休閑經營企業建立起一個穩定的網絡空間結構,同時對產業布局進行優化整合。促進休閑農業集群化發展,優化產業空間布局。
3.2 建立多樣化、規;男蓍e產業。
在建立長沙城郊農業休閑產業時,要以市場為導向,對當前分散化個體經營的模式進行重組與整合,與相關休閑山莊進行合作重組,改善企業的單一的經營模式,優化資源配置,同時提高企業的市場抵抗風險的能力。
3.3 構建城郊農業休閑的特色優勢。
創新是一個企業獲得發展的不竭動力。針對長沙城郊農業休閑活動的單一性,缺乏創新的現狀,相關經營者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市場為導向,通過提高自身的服務與項目的創新來滿足客戶的需求,要把握好農業休閑旅游的特色,將休閑附加產品以風土人情進行有效的融合,這樣才能壯大消費人群。
參考文獻。
[1] 彭江虹。 長沙市休閑農業發展研究[D]. 湖南: 湖南師范大學,2008,5.
[2] 黃蓉。 休閑農業旅游研究[D]. 湖南: 中南林學院,2004,6.
推薦期刊:《亞太經濟》創刊于1984年5月,雙月刊,由福建社科院亞太經濟研究所主辦。本刊著重反映世界政治經濟對亞太經濟發展的影響、亞太經濟各國或地區經濟的發展與問題、合作與趨勢,以及我國的戰略選擇與應采取的對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