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5月30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王文云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發展,公路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越來越發揮了重要作用。公路施工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企業的形象。加強公路施工質量管理,是提高公路施工質量的重要保證。本文針對公路施工中的關鍵環節,從增強質量意識,加強質量管理等方面,提高了公路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公路施工;施工質量;管理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發展,經濟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各種工程被提到日程上來,與此同時,面對著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公路建設對施工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企業怎樣提高工程質量,成為了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內容。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和加強公路現場施工中的工程質量管理,提高了公路的施工質量。
一、公路工程的概念。
公路工程,指公路構造物的勘察、測量、設計、施工、養護、管理等工作。
公路工程構造物包括:路基、路面、橋梁、涵洞、隧道、排水系統、安全防護設施、綠化和交通監控設施,以及施工、養護和監控使用的房屋、車間和其他服務性設施。
二、公路施工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一)公路施工中產生的質量問題道路土基作為建設道路的根基,對于道路的質量極為關鍵,如果土基的質量管理不夠嚴格,道路的施工質量就無從談起。
首先,在公路施工過程中,每當遇到溝槽回填覆土中,不按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施工現象時有出現,對之后的使用竣工將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同時,未處理干凈溝槽中的水的情況也時常出現,容易造成槽內回填土含水量過高。
其次,在道路施工過程當中,將翻建的瀝青路面油塊、混凝土塊及其它大塊舊料填入溝槽內進行回填的方法經常使用,這種做法容易造成造成填埋料空隙很大,如果不經過或不注重壓實處理,就容易造成很多道路建成后溝槽部位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發生沉陷。
(二)穩定砂礫施工問題中易產生的問題穩定砂礫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有:
有的工程施工在承重層施工時不是整片攤鋪、平整、碾壓,而是在挖路基時,隨時攤鋪,這就容易導致攤鋪層次不清,路面標高、平整度無法得到控制;這種干壓砂礫,成型后不成板體。
按照道路施工的一般要求,撼砂厚度應當在20~30cm 以上,用壓路機分層攤鋪、碾壓,但在很多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一次攤鋪和碾壓的現象,這種做法導致底基層砂礫密實度達不到工程要求,在這種標高和厚度無法控制的撼砂層上施工,面層的平整度無法保證,穩定層本身因此厚度不足,達不到設計技術要求;有的甚至密實度達不到,無法達到工程施工要求的整體強度,道路路面容易出現質量問題。
導致以上兩點質量問題一般有以下幾點原因:
1、施工人員因素。
工程質量的優劣,涉及到項目經理、每個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和專業素質,必須保證有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的施工質檢隊伍。
2、設計質量不高、管理經驗不足。
3、開展典型示范和互助互學活動由于各施工隊伍的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參差不齊。
4、施工單位往往對工地試驗室不加重視,試驗室的房屋簡陋,試驗儀器殘缺不全,完全不能適應公路建設的需要。
三、對公路施工工程質量問題的改善措施。
(一)加強質量控制。
施工單位要做到:
首先,把好材料采購關;其次,對各種原材料進行測試鑒定;最后,嚴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
施工質量的控制對施工單位的各施工階段要通過定期檢查評比,對重點突擊的問題進行現場檢查、評比和交流,對存在的問題,施工要點、注意事項等,質監部門以書面形式發至施工單位。對影響質量的要害問題或帶普遍性問題,要確保工程質量。
對檢驗判斷準確性的控制質量檢驗要選用思想好、業務精、素質高的檢驗人員,并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對儀具要經常校正,以提高檢驗工作的質量。
(二)定期開展質量檢查評比及獎罰活動。
提高全員質量意識為確保工程質量,對出現質量問題、造成質量事故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處罰,對無質量問題的給予獎勵,使其與經濟掛鉤。
(三)積極開展科學實驗采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提高施工質量管理水平。
結合工程實踐,開發公路工程施工質量計算機管理系統,使工程施工質量管理上一個臺階。為提高工程質量,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使用方面,積極開展科學實驗。
(四)提高全員質量意識。
做好質量宣傳工作,是搞好制質量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我們既不能把質量管理看成簡單的事情,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奧。由于參加施工的大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你跟他講大道理,很有可能他今天聽進去了,明天卻忘記了。所以質量意識的灌輸,要分層次,一級一級地下去,使得往往是很復雜的理論,逐漸會變得淺顯易懂,而且符合大眾的口味。對質量的認識,有一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過程,這樣經過多次循環,質量意識才能深入人心。質量監理不也是政府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自檢這樣的循環過程嗎?所以,要提高全員質量意識,就要把宣傳工作循環、循環、再循環,具體、具體、再具體。
(五)以公路工程關鍵環節為管理對象加強道路施工工程的質量控制。
首先,要明確質量檢驗標準、內容和方法,要做到方法規范化、檢驗過程規程化、檢驗方法標準化、檢驗管理制度化,要求對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結構整體和部件等施工所需的工程物資進行全面檢驗。
其次,要明確檢驗的組織形式。應當全面加強專職檢驗、日常檢驗、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檢以及互檢,并使之有機結合,發揮最大的監管功效。在檢驗的工程環節方面,專檢人員必須對施工準備、竣工交驗等各個環節,以及原材料、施工程序等核心因素進行嚴格檢驗。
(六)工地試驗室是現場施工中工程質量管理的前哨。
工地試驗室在工程質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企業自檢的一個重要部門。試驗室一定要按標準建設;試驗儀器一定要裝備齊全。試驗人員的素質一定要高,要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實事求是的認真精神。
在試驗室的各項試驗中,最大干密度標準試驗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試驗,處在比較重要的位置,這些試驗都應在項目開工之前就做好,其試驗結果將指導工程施工,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做這些試驗時,要特別謹慎小心,有時要做多組試驗,才能和實際相吻合。
為提高工作效率,試驗室配備的儀器和使用的試驗方法要先進。精度較一定要高,
(七)現場跟蹤檢查是工程質量管理的最實用辦法。
工程質量的許多問題,都是通過現場跟蹤檢查而發現的。質量管理人員一定要盡職盡責,要在施工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質量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中,減少經濟損失。
質量管理人員要在施工現場督促施工人員按規范施工,并隨時抽查一些項目,如混凝土的砂石料、水的稱量是否準確,鋼筋的焊接和綁扎長度是否達到規范要求,模板的搭設是否牢固緊密,灌注樁的澆筑等。
(八)現場施工要密切關注設計質量。
設計質量的優劣與施工質量的好壞是息息相關的。
然而,由于目前國內公路上馬較多,設計單位的工作量較大,因此很難做到精心勘探、精心設計,現在對設計單位相應的監督管理體制一時又無法跟上,所以就造成在施工中發現大量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所以必須研究出一套可行的方案,提高設計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