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8月24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本篇文章是由《風景園林》發表的一篇園林論文,《風景園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北京林業大學和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主辦的綜合性風景園林學術刊物。本刊主要刊登風景園林學科及交叉學科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方面首次發表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規劃設計作品、專題綜述、評論文章、科技新方法及國內外動態等內容。
【摘 要】總結了園林綠化中大樹移栽的主要技術,以為大幅度地提高大樹移植的成活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園林綠化;大樹;移植技術
大樹是指移植胸徑在10 cm以上、高度在4 m以上樹木冠形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大喬木,F結合生產實踐,將大樹移植的主要技術總結如下。
1移植前的準備
1.1制定移植方案
目前,大樹移植已成為城鎮園林綠化施工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移植成活狀況直接影響綠化工程的效果和效益,所以移植前必須精心策劃,制定出周密的移植方案。
1.2苗木選擇
根據園林綠化施工的要求,堅持適地適樹原則,確定好樹種、品種規格,規格包括胸徑、樹高、冠幅、樹形、花色、樹勢等。樹種不同,移植難易程度不同,一般鄉土樹種經過移植和人工培育比異地樹種、野生樹種容易成活,樹齡越大成活越難,選擇時不要盲目求新求大。應根據確定好的樹種、品種規格,通過多渠道聯系和實地考察及成本分析確定好樹種的來源,并落實到具體樹木。
1.3對確定移植的樹木進行“回根處理”
樹木回根屬于大樹預掘工序,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樹木回根是提高樹木移植成活率的主要途徑之一。一般是在移植前1~2年的春季或秋季,以樹干為中心,以2.5~3.0倍胸徑為半徑劃一個圓或方形,在其外測挖30~40 cm寬的溝(其深度則視根系分布而定,一般為50~80 cm),較粗的根采用鋒利的鋸或剪切斷,然后回填表土,分層踩實,澆水,經過1~2個月便會在溝內長出許多須根;馗话銘2次進行,以免一次斷根使樹木生命受影響或出現死亡現象,通常在第1年春季選擇樹木的東、西2方位挖掘斷根,到第2年時,在四周溝中均長滿須根,此時便可移走[1]。
2大樹移植過程
2.1確定大樹栽植季節和移植的時期
大樹栽植應選在最適合栽植的季節進行。一般常綠樹應在4月中旬前栽植,落葉樹在3月下旬完成栽植,針葉樹則可在秋季進行。同時還應注意選擇最適天氣,即陰而無雨、晴而無風的天氣進行。大樹宜選擇在傍晚或夜晚移植,因為在白天移植時,加速根生長的根際微生物易受陽光輻射的傷害,甚至死亡。例如松樹在暗光下移植成活率明顯提高[2]。
春季以后尤其是盛夏季節,由于樹木蒸騰量大,移植大樹不易成活,如果移植必須加大土球,加強修剪、遮蔭、保濕也可成活,但費用較高。雨季可帶土移植一些針葉樹種,由于空氣濕度大也可成活。
2.2大樹修剪及樹體處理
影響大樹栽植成活的關鍵是水分的供應和消耗是否平衡。為了減少水分蒸騰,移植前需對大樹進行樹冠修剪[3]。一般以疏枝為主,短截為輔。修剪強度應根據樹木種類、移植時間、萌芽能力而定。一般常綠樹可輕剪,落葉喬木樹宜重剪,一般剪掉全部枝葉的1/3~1/2;多數針葉樹應輕剪;再生能力強、生長速度快的樹種、反季節栽植的可適當重剪,反之可輕剪。對某些特定的樹種還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修剪,如紅楓、白玉蘭等,要剪除枯枝、病蟲枝、擾亂樹形的枝條。這樣,既不改變原有的樹形,又能保證樹木的成活率。若帶土球移植不用進行根部修剪;裸根移植應盡量多保留根系,并對根系進行整理,剪掉斷根、枯根、爛根,短截無細根的主根,并加大樹冠的修剪量。
移植大樹起樹前應對樹干周圍2~3 m進行清潔。成批移植大樹時,還要對樹木進行編號和定向,在樹干上標定南北方向,使其移植后仍能保持原方位,以滿足對避蔭及陽光的需求。
2.3大樹挖掘和包裝
國內目前普遍是人工挖掘,采用“軟材包裝移植法”,它適用于樹木胸徑為10~15 cm或稍大的常綠喬木,挖掘圓形土球,用蒲包、草片或塑編材料加草繩包裝。而對樹木胸徑為15~25 cm的常綠喬木可采用“木箱包裝移植法”,往往挖掘成方形土臺。落葉喬木一般采用休眠期樹冠重剪,盡量保留較大較多根系的裸根移植法。大樹移植時,必須盡量加大土球,一般按樹木胸徑的6~8倍挖掘土球或方形土臺進行包裝,以盡量多保留根系。
2.4大樹的吊運
一般采用起重機或滑車吊裝,汽車運輸的辦法完成。樹木裝進汽車時,要使樹冠向著汽車尾部,根部土塊靠近駕駛室。樹干包上柔軟材料放在木架上,用軟(草)繩扎緊,樹冠也要用軟繩適當纏攏,土塊下墊木板,然后用繩子將土塊縛緊在車廂兩側。無論裝、運、卸都要保證不損傷樹干和樹冠以及根部土塊。非適宜季節吊運時還應注意遮蔭、補水保濕,以減少樹體水分的蒸發。
3樹移植后的養護
3.1支撐樹干
大樹移植后必須進行樹體固定,一般采用三柱支架固定法,將樹體牢固支撐,以防止風把樹冠吹歪。同時,可確保根系穩固,利于根系生長。一般在1年之后大樹根系恢復好方可撤除[4]。
3.2水肥管理
大樹移植后立即灌1次透水,保證樹根與土壤緊密結合,促進根系發育,然后連續灌3次水,灌水后及時用細土封樹盤或覆蓋地膜保墑,防止表土開裂透風,以后根據土壤墑情變化適量澆水。澆水要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在夏季還要對地面和樹冠噴水,增加環境濕度,降低蒸騰。移植后第1年秋季,應追施1次速效肥,第2年早春和秋季也要至少施2~3次,以提高樹體營養水平,促進樹體健壯。
3.3包裹樹干
為了保持樹干濕度,減少樹皮水分蒸發,可用浸濕的草繩從樹干基部密密纏繞至主干頂部,再將調制好的粘土泥漿糊滿草繩,以后還可經常向樹干噴水保濕。北方冬季用草繩或塑料條纏繞樹干還可以防風防凍。
3.4根系保護
早春移植的樹木,移植后需要用地膜或樹葉、秸稈等對樹盤進行地面覆蓋,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生長。
3.5搭遮光棚
對帶冠移植的大樹,考慮到葉面水分蒸發量過大,盛夏也可在樹干周圍搭蔭棚或掛草簾,搭遮光棚,降低光照強度,從而減少水分蒸發。
4 參考文獻
[1] 李玉琴.黑龍江墾區園林大樹移植與管護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8(20):80.
[2] 何春梅.談談大樹的移植技術與養護[J].民營科技,2010(2):87.
[3] 黃河.大樹移植的主要技術措施[J].科技資訊,2006(27):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