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8月13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現在,任何公司都有會計人員,大一點的公司或企業會計人員就會更多,會計工作關系到公司的資金流轉和發展,把會計會計基礎工作了,更有利于公司或者是企業的正常發展。本文是一篇高級會計師范文,講的是如何加強會計基礎工作。
【摘要】 會計基礎工作是規范會計工作秩序、提供真實會計信息、維護社會經濟正常運行的基礎,因此,對會計基礎工作進行規范十分重要。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單位的會計基礎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果不對這些問題加以改進,就會影響會計質量,弱化會計的監督職能,也會給國家造成稅收損失。
【關鍵詞】 會計基礎工程,原始憑證,核算,監督
會計基礎工作是為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服務的各項基礎性工作的統稱。主要包括會計憑證的填制、審核,會計賬簿的登記、核對,會計報表的編審,會計檔案的保管等;會計監督的程序要求、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設置等等。這些工作是單位會計工作的基本環節,也是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我國十分重視會計基礎工作,制訂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以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同時,通過加強在職會計人員崗位培訓等措施,不斷提高廣大財會人員的業務技能,促進會計基礎工作的改進和提高。但長期以來,由于很多企業的會計人員相對穩定,人們沿襲著一些以前的做法,從單位負責人到下面會計人員對會計工作、特別是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因此在會計工作中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一、會計基礎工作薄弱的表現
(一) 對會計基礎工作的認識不到位
雖然國家在1996年出臺了《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對單位的會計方面工作做出了詳細的規定,但真正能不折不扣貫徹到底的單位不多,總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而財政部門在對所管轄的行政事業單位進行財務檢查的時候,對一些不符合規范的會計行為也并沒有指出并責令糾正,因此不能落到實處。
(二)會計原始憑證的填寫失真
表現在:原始憑證的經濟業務內容不全,如購物發票無日期、數量、單位、購貨單位名稱;差旅費無附件張數、出差任務等。記賬憑證主管、記賬、出納、印章加蓋缺失,不按順序編號,現金支出未按規定限額執行,超過標準的未按規定通過銀行結算;記賬憑證摘要不按發生的經濟業務內容填寫;從銀行取款的現金支票不及時記賬,不及時與銀行對賬單對賬。
(三) 會計核算存在漏洞
有的單位收到上級撥入的固定資產后不做賬務處理,使單位的一部分資產游離于賬外。有的單位直接用門面的租金收入抵銷餐飲或者其他費用支出,收支不入賬核算。在實際中還發現了現金賬戶出現貸方余額的情況。
(四)會計監督力度不強
內部監督機構不健全,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普遍較低,內部審計制度難落實,致使少數會計人員違反會計職業道德,參與違法違紀活動,或者為違法違紀行為出謀劃策。
(五) 會計人員素質不高
對會計人員的任用比較隨意,既不組織上崗培訓,也不進行后續教育,使得很多單位的會計人員事實上不具備從業資格。會計人員往往只按企業領導的要求辦事,不能有效地按國家財會法規、財經制度獨立進行會計監督。會計無證上崗的中小企業較多,甚至在一些大的企業,也存在不按規定設置總會計師、不按規定設置會計工作崗位等問題。
(六)財務會計系統存在的缺陷
我國大多數企業的會計計算機化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信息技術在會計中的應用改變了會計核算組織程序、數據存儲方式、記賬方法、賬簿內容和形式等,大大提高了會計核算工作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將會計人員從繁瑣的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但現有的會計計算機化只是將傳統的會計流程搬到計算機中,沒有從本質上改變傳統的會計流程,會計核算還停留在“以機代手”記賬階段,其結果是會計工作仍然是事后算賬和事后報賬。同時,會計部門獨立于其它業務部門,業務和財務不協同,會計信息系統易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個獨立的“信息孤島”。
二、 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措施
(一)提高單位人員的認識
各單位領導、業務主管部門和財務人員要充分認識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要性,認真學習《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各項規定,加強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建設,不斷提高會計基礎工作水平。要認識到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是提高會計工作水平和會計信息質量的保證;認識到會計基礎工作既是各單位的內部管理行為,也是社會管理行為;認識到因會計基礎薄弱而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和經濟問題不僅影響本單位的經濟建設,嚴重的還會侵害國家利益,擾亂國家經濟秩序,導致經濟決策信息紊亂。
(二)加強對會計原始憑證的填寫與保存
會計原始憑證的填寫與保存貫穿于會計工作的整個基礎過程,從原始數據、票據取得到報表報出、檔案歸檔,涉及面非常廣泛,如采購經辦人員、銷售人員、班組核算員、成本數據獲取人員、基礎數據錄入員、成本費用會計、資金收付會計、報表會計等等。只有明確分工,銜接到位,既分工又合作,才能有始有終地完成會計基礎工作。在會計資料的保管上,應由單位會計部門按照歸檔要求負責整理立卷或裝訂。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后,可暫由本單位會計部門保管一年,保管期滿之后,原則上應由會計部門編制清冊,移交本單位的檔案部門保管;未設立檔案部門的,應當在會計部門內部指定專人保管。檔案部門接收保管的會計檔案,原則上應當保持原卷冊的封裝,個別需要拆封整理的,應當會同會計部門和原經辦人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責任。
(三) 加強會計核算
在會計核算方面,《會計法》規定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資本基金的增減、收入支出費用成本應當及時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如果收到的資產不入賬處理或者用租金收入直接抵銷費用開支,就會出現賬實不符、偷逃國家稅收,甚至還會引發其他違紀違法行為,后果是比較嚴重的。由于這部分業務發生時不涉及現金、銀行存款的收付,具有較大的隱蔽性,對此,稅務部門在稅收征收或者執法部門在進行單位的財務檢查、審計過程中更應引起重視。如情況屬實,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處理,從外部形成一種震懾力量。單位的財務人員也要制止、糾正和及時反映這種違反會計核算規定的行為,認真履行《會計法》賦予會計人員的權利和責任。
(四)完善會計監督力度
目前我國已逐漸步入以法治國的軌道,在完善會計法規體系的同時,相關部門必須加大執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保障會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和維護各單位的合法權益,推進會計工作步入法制軌道。要不斷完善會計監督機制,督促會計部門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各級財政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應當切實履行管理和監督指導的職能,對各單位的會計人員任用情況進行統計監督,登記造冊,杜絕無證上崗現象。對會計工作,特別是會計基礎工作定期進行檢查和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實行事后監督。
(五) 加強會計隊伍建設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會計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必須改變會計人員的素質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弊端。應采取多種形式,對會計人員訓練多項內容,培養其多方面的能力。1.要加強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本著學以致用、保證質量、循序漸進的原則,有重點、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促進會計隊伍專業結構和知識結構的改善,促進會計人員理財觀念的轉變。2.要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財會人員素質,同時要落實會計委派制,保障財務人員的職責和權益。
(六) 構建信息化會計系統
以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我國企業的廣泛應用,為會計實時控制創造了條件。可在優化業務流程的同時,應用結構化內部控制規劃、控制標準和控制方法(如預算控制法、標準成本控制法等),將企業固定資產與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保障與物資管理等模塊的經濟財務信息實時納入會計實時控制模塊, 明晰收入來源,界定成本支出渠道,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成本核算,為決策提供需要的數據,提高企業的資源管理質量和效率。
總之,“誠信、敬業、高效、廉潔”是會計人的宗旨,夯實誠信搞好會計基礎工作,是現代企業發展中財務會計人員的重要職責。
【主要參考文獻】
[1] 顏秀文.淺論會計核算基礎工作規范[J].經濟研究導刊,2008,(13):85-86.
[2] 于崇玲,鄒小華.淺談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管理[J].2008,(21):46.
[3] 彭衛崗.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業務技術,2008,(8):40-41.
[4] 馬麗萍.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幾點體會[J].活力,2008,(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