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06月29日 分類:期刊知識 次數:
新聞研究導刊是新聞領域的優秀期刊,深受新聞學,傳播學科研人員的青睞,今天學術顧問在這里分享新聞研究導刊論文發表方向,作者可據此方向來整理自己的論文,以便論文更符合期刊要求。
新聞研究導刊發文方向有:
研究論文、本刊特稿、本期專題、媒介觀察、傳媒實務、基層傳播、編輯出版、基金課題、學術探討、廣電視角、影視動漫、媒介產業研究、廣告創意、教研前沿、技術與應用、媒介經營管理等。
新聞研究導刊近期接收的論文范例如下:
智能算法下抖音用戶的困境及突圍路徑探索那曉婷;1-3
智媒時代算法新聞推薦機制的發展困境及路徑探析——以聚合類新聞客戶端今日頭條為例陸貴曦;4-6
“短視頻+電商”模式效果與發展研究閆鵬斐;馬冬;7-9
劇情類短視頻中的影視語言應用探析張永第;王云;10-12
傳媒經濟本質再探析下的傳統媒體發展研究張晨;13-15
閑話傳播與空間之辯證關系研究屠晨皓;16-18
網絡公共事件中自媒體傳播策略探究——以“徽州宴事件”為例魏靜瑤;19-21
新媒體時代紅色影視作品“出圈”的路徑探析——以建黨百年獻禮劇為例陳朝姍;馬駿;22-24
參與式傳播:數字媒體環境下城市形象建構新路徑黨潔;25-27
大數據時代陜北民歌的數字化傳承與發展研究孫姣夏;林基艷;28-30
播客技術驅動下歐美傳媒教育的創新實踐與變革路徑楊揚;耿若竹;31-33
新加坡新聞傳播教育發展沿革及培養模式探析——以南洋理工大學為例阮洋;楊澤生;34-36
“非暴力傳播”在大學生積極心理培育中的應用彭志全;陳春霞;37-39
新媒體對大學生非專業心理求助的中介影響探究孫翊馨;程曉燕;金雷;辛暉;40-42
重復敘事與作者意識研究——評電影《第十一回》
人工智能視域下新聞傳播生態的嬗變研究邢靜靜;68-70
短視頻新聞特點及編輯意識強化策略探討王換珍;71-73
網絡新聞傳播策略探究左妍冰;74-76
Vlog+新聞模式下創新時政新聞視頻化傳播的策略蘇亞軍;77-79
繼承與創新:傳統媒體轉型發展的策略研究范雪蓮;80-82
融媒體時代地方黨報轉型創新策略探析金婷婷;83-85
對融媒體時代地方主流媒體建設的幾點思考——以“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全媒體報道為例戎昱;86-88
媒體融合環境下傳播策略探究王嬙;89-91
縣級媒體融合發展的探索與實踐探析嚴明;92-94
數據新聞生產傳播中的問題及對策探究梁乾勝;95-97
2021年行業類媒體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研究芮露寧;98-100
論地理因素在新聞傳播中的價值優勢周立;101-103
北京冬奧會冰墩墩報道議程設置實證研究——以共青團中央微信公眾號平臺報道為例張巖;鄒慶鈺;104-106
以上就是新聞研究導刊發表論文方向,相信作者有了自己的發文思路,此外學術顧問在這里也分享了另外兩本新聞類期刊以供參考:
《新聞與傳播研究》是中國新聞學與傳播學的權威學術期刊,主管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該刊目前的主要欄目有:馬克思主義新聞學、新聞史論、傳播學研究、媒介制度研究、媒介法規研究、媒介政策研究、媒介倫理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傳媒經濟研究、受眾研究、媒介社會學研究、媒介政治學研究、新媒介及媒介技術發展研究、大眾傳播研究、國際傳播研究、跨文化傳播研究等。
《新聞記者》雜志是由上海報業集團主管,上海報業集團和上海社科院新聞研究所主辦的新聞傳播學學術期刊,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新聞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核心期刊等。本刊提倡有問題意識、現實關懷的學術研究,除刊登學術論文之外,還包括少量有較高學術水準的訪談、書評、譯作、隨筆等。歡迎廣大作者來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