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7月15日 分類:期刊知識 次數:
礦產與地質發表論文幾個版面?礦產與地質是礦業工程方向的優秀刊物,是地質人員發表論文認可度高的刊物。學術顧問查閱了知網收錄的論文,了解到該期刊接收論文頁數在5-10頁,也就是字數在5000-10000字左右,因此建議各位作者按照要求準備論文,這樣論文能更快的投稿。
礦產與地質期刊接收的論文要求有:
1 基本要求
來稿務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邏輯嚴密、層次分明、文字精練。
論文編寫的一般順序為:中文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全稱、摘要、關鍵詞、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英文摘要、正文(包括引言、論證材料、結果討論、結論)、參考文獻、圖版說明。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
1.1 論文題目:要簡單明了、概括主題,一般不超過3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1.2 論文作者:只列出主要參加者,一般不超過6人。多單位作者時,分別按單位用1、2、3……序號在作者姓名后右上角標注。
1.3 作者單位:寫明作者單位全稱、所在省區市城鎮名、郵政編碼。多單位作者時,用1、2、3……序號按單位依次列出。
1.4 論文摘要:應簡明扼要,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報道性摘要(指明文章實質性內容)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部分,尤其要突出成果創新性和開拓性,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字數一般為150~300字,并給出3~6個關鍵詞。中英文摘要對應,英文摘要包括題目、作者姓名(漢語拼音)、作者單位譯名、摘要正文和關鍵詞。
1.5 首頁腳注: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學位,職稱,從事的主要工作,E-mail地址,聯系電話等信息。如為基金項目(國家和省部級各類基金項目)資助的研究項目,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2 正文編寫
2.1 文章結構層次不宜過多,一般為二級或三級(引言部分不設序號和標題),各級標題用1、2、3……;1.1、1.2、1.3……;1.1.1、1.1.2、1.1.3……表示,以此類推,頂格書寫。四級以下不設專門序號和標題,可用(1)、①等劃分層次。
2.2 語言文字:嚴格使用科技書面語,避免口語化和非專業性用語。使用國家規范漢字,不用繁體字,標點符號要使用正確。外文字母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標字符的位置應區別明顯,容易混淆者請注明。
2.3 量和單位: 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國家標準)。量符號一般采用斜體拉丁或希臘字母,單位符號一般用正體。
2.4 圖表:文中只附必要的圖表。
(1)插圖要主題突出、畫面結構合理、線條粗細疏密合適。圖內要求用一致的字體,圖中內容要與圖注與正文敘述相符。圖件尺寸:雙欄圖<80 mm,通欄圖<170 mm,JPG格式。分辨率要求:灰度圖為600dpi,照片為400 dpi。中英文圖名、圖注置于圖的下方。地質圖及相關素描圖要標線段比例尺、方位和圖例等。凡涉及到國境線圖件必須以國家地圖出版社公開出版的最新地理地圖為根據。函數圖需標明橫、縱坐標的標值。
(2) 表要有自明性,盡量用三線表。中、英文表名放在表格上方。測試數據要在表格下方注明測試單位、測試方法、實驗儀器設備等。
3 參考文獻
稿件中引用他人公開發表的資料須在正文內標注并在文后列出參考文獻,前后對應。參考文獻只列作者直接閱讀過的與本文有關的最主要的文獻,作者應對所引文獻的完整性和準確性負責。本刊文后參考文獻表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即在正文中按引用順序依次用[1][2]……序號右上角標注,文后參考文獻表與其一一對應。著錄規則執行標準《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
以上就是礦產與地質期刊接收論文的要求,作者可按照要求盡早的準備論文,該刊物對論文字數,投稿格式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建議各位作者早作安排,或者是咨詢在線學術顧問給您提供專業的指導。
此外學術顧問也推薦了另外一本刊物以供參考:
礦產保護與利用 (雙月刊)創刊于1981年,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鄭州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主辦的礦業綜合類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現由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司指導,鄭州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主辦,國家金屬礦綜合利用工程中心(北京)、國家非金屬礦綜合利用工程中心、中國選礦科技信息網及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協辦;主要報道礦業管理研究和礦產資源綜合利用、非金屬礦深加工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