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7月04日 分類:新聞中心 次數:
2014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人人網總凈營收為249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39%。其中,游戲凈營收為127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52.5%;毛利潤為87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65.2%;運營虧損為2920萬美元……
人人網逐漸沒落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并且未來發展也十分堪憂。坊間有很多關于人人網未來的傳聞和猜測,唱衰者居多。雖然這些評論和猜測并不能100%地說明人人網真的“沒戲了”,但至少代表著市場對其未來的一種判斷。拋開公司“內斗”,管理層種種“內耗”等人的因素,僅從產品層面來看,筆者認為人人網沒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朝三暮四,不守正!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這是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但人人網在經營過程中,盲目貪大,自毀前程。我們知道,人人網最早叫校內網,定位人面向大學生群體的社交平臺。由于定位精準,校內網迅速籠絡了海量大學生用戶,這也讓它一舉成名。
然而,好久不長,為了覆蓋更廣的人群,校內網更名為人人網,產品也做了相應改變,可謂“大刀闊斧”!例如,我大學時非常喜歡上的“跳蚤市場”,就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也正是從此開始,我上人人網的次數越來越少。
從“校內”到“人人”這種轉變,表面上看僅兩字之差,但實際上卻是根本性的改變。“校內”這個特色鮮明的“核心價值觀”被放棄,“大學生”的歸屬感瞬間消失,可以說,正是這種核心價值觀的改變給人人網帶來了 災難性打擊!
古詩《有志》中有這樣幾句話:吾非千里馬,然有千里志。旦旦而為之,終亦成騏驥。由此反觀人人網的沒落,感觸頗深。企業的成功,創新只是手段,背后的核心價值觀和矢志不渝的堅持才是根本。有志和無為在我看來就是:守正。守正方能成業!
2、盲目跟風,失人心!
校內網變成人人網之后,由于沒有了核心價值觀,變得越來越沒有個性。看看這個也好,看看那個也好,平臺產品和內容與其主流覆蓋人群的距離越拉越遠。最后,在流量大幅下降的情況下,變得無所適從,盲目跟風。
校內網的轉變其實是參照FaceBook,更名人人網這后,產品策略仍然沒有改變。從頁游到視頻,從團購到電商,可以說,人人網已將模仿做到了極致,然而每一次戰略性“模仿”,都讓人人網花費巨資,但收效卻少得可憐。
核心原因,只有三個字:失人心!人人網所做的一切,并沒有真正的理解主流用戶群的核心訴求,而大多數時候是在那自說自話。開始時,還有人圍觀,時間一久就成了獨角戲了。再后來,隨著用戶的集體“逃離”,人人網可以模仿的東西也越來越人,連風都沒得跟了。
3、創新不足,無后勁
任何公司的轉型都會同時面監危機與轉機!是壯士斷腕,破繭重生,還是迷失自我,走向滅亡。最初的那個決定固然重要,但最可怕的不是走錯了路,而是在面對新的挑戰時,不能快速反應,持續創新。
校人網蛻變為人人網后,并不是沒有遇到過機會。曾經的“偷菜”可謂是風靡一時,也給人人網帶來了不小新用戶,其中大部分是質量相對較高的白領用戶。但人人網的后勁不足,創新乏力,在一波高潮過后,再無其它驚艷產品推薦出。后來上線的一些主推游戲甚至不及QQ空間的小游戲。
不過,就算人人網還能再創造出幾個新鮮好玩的游戲,但這終究僅是節日式的狂歡,不能長久。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單絲不成線 ,獨木不成林。人人網最需要的創新并不是某一款產品的創新,而是整個戰略架構的布局。告一兩個“點子”賺眼球可以,但長期發展,還需清晰的戰略性創新規劃。而我們在最近幾年里看到的大部分還是模仿、抄襲。只嘆,這個曾經被無數人寄予厚望的社交巨頭,如今卻因創新不足,慢慢消失在人們視野中……
網絡科技期刊論文發表范文:信息管理職稱論文發表公路安全GIS信息管理系統。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由本平臺整合撰寫,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分享只為學術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或整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