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08月02日 分類:新聞中心 次數:
2024年8月1日,第十屆國際傳感器科學研討會暨第一屆國際人工智能傳感器會議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開幕。本次會議由MDPI和 Sensors 期刊聯合新加坡國立大學、臺灣中興大學、臺灣大學共同舉辦。本次會議將持續四天,會議共設立了包括人工智能傳感器、生物醫療傳感器等十九個主題分會。來自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四百位專家學者將一同討論傳感器技術在不同領域的應用與發展,交流有關傳感器研究的最新進展與成果。
本次會議由新加坡國立大學的Chengkuo Lee教授擔任會議主席,新加坡國立大學的Guangya Zhou教授和臺灣中興大學Po-Liang Liu教授擔任聯合主席。新加坡國立大學的Chengwei Qiu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的Lim Chwee Teck教授、韓國科學技術院的Inkyu Park教授和臺灣陽明交通大學的Ray-Hua Horng教授受邀在會議上作大會報告。
Chwee Teck Lim教授在會議上發表了題為《人工智能醫療與健康元宇宙中的智能可穿戴技術》的報告,深入闡述了可穿戴觸覺技術與人工智能 (AI) 在醫療保健領域的協同效應及其重要性。Lim教授指出,通過將先進的可穿戴傳感器與觸覺設備無縫融入AI生態及迅速崛起的健康元宇宙中,我們正步入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醫療變革時代。這一融合不僅預示著患者護理方式的根本性轉變,特別是在實時監測、精準診斷及個性化治療干預等領域,而且將極大地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已有七個分會率先啟動了精彩的學術報告議程,具體包括:
W1分會:深度學習增強的傳感器
分會主席:
謝金教授 浙江大學
張珽教授 中國科學院
Prof. Chengkuo Lee 新加坡國立大學
W2分會:超材料和納米光子傳感器
分會主席:
Prof. Chengwei Qiu 新加坡國立大學
W10分會:自供電傳感器和系統
分會主席:
蒲雄教授 中國科學院
孫旭輝教授 蘇州大學
徐敏義教授 大連海事大學
W14分會:先進計量傳感器和系統
分會主席:
Prof. Hui Huang 新加坡A*STAR研究所
Prof. J. Andrew Yeh 臺灣清華大學
Dr. Yao Zhu 新加坡A*STAR研究所
S3分會:神經形態計算和光子神經網絡的使能技術
分會主席:
Prof. Chengkuo Lee 新加坡國立大學
Prof. Kah Wee Ang 新加坡國立大學
S4分會:未來元宇宙應用的觸覺反饋技術
分會主席:
Prof. Lim Chwee Teck 新加坡國立大學
Prof. Xinge Yu 香港城市大學
S5分會:智能傳感器和機器人用于人工智能增強應用:工業 5.0、數字孿生、智能家居、醫療保健和康復
分會主席:
陳濤教授 蘇州大學
吳俊教授 東南大學
Prof. Haotian Chen 格拉斯哥大學
Prof. Sanghoon Lee 大邱慶北科學技術學院
每年每月世界各地都在舉辦一些高端的學術會議,吸引了眾多科研學者,在會議上宣讀的論文被EI、scopus數據庫收錄,含金量是比較高的,作者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近期要舉辦的會議,積極參會,準備合適的論文,才有機會被EI檢索,獲得相應的加分。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由本平臺整合撰寫,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分享只為學術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或整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