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01月03日 分類:新聞中心 次數:
11月15日,Edward H. Sargent第16次在Nature發表論文。
進一步探究,會發現他還在Science上發表過14篇論文。30篇正刊之外,他發表的Nature系列文章高達139篇,堪稱NS論文「收割機」。
Sargent是誰?
他是多倫多大學電子和計算機工程系教授,也是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和AAAS Fellow。
Sargent多年深耕材料學和光子學領域,目前已獲引用超過10萬次(Google數據),h-index高達163。
如此亮眼的學術發表成績,Sargent在科研上必有其獨到之處。
近日,他在Matter雜志上專門寫了篇文章,分享自己做研究、寫論文的經驗。以下內容根據該文編譯:
作為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導師,我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研究過程的輸入和輸出階段。所涉及的工作中,文章的研究背景、實驗、數據分析等,通常由學生負責。
輸入階段需要設定研究項目目標,通常包括一個應用目標和一個需要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以便為實現上述應用目標提供信息。在初始階段,我對學生的項目愿景和計劃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我召集一個小團隊,反復討論學生的目標、假設和方法計劃。
輸出階段主要是與他人交流成果,即完成手稿并提交期刊。
以下是關于我們輸出的過程。
寫手稿的7個技巧
01 積極可視化的藝術:從圖開始
在我職業生涯的早期,就從成名的同事那里學到了一個很好的策略,那就是從圖開始,甚至在我們寫論文和收集數據之前就開始!
這對論文的邏輯和流程有很大幫助。圖中的空缺和漏洞告訴我們還有哪些未完成的工作,這有助于第一作者預估時間。
02 概述邏輯和敘述:在這個階段獲得大量的反饋,然后進行迭代和優化
在寫文章之前,以流程圖的形式寫下觀點的邏輯順序,以及兩者間的關系,這將使文章更清晰。要與同事和導師經常討論這個問題。當你掌握了這一點,手稿幾乎是水到渠成。
然后是迭代、重新排序或意識到缺少一個關鍵的實驗。如果你在這個階段得到大量反饋,那么你后續的痛苦就會減少。比如,當你把一份“完美”的手稿交給你的導師時,你已經把它打磨得非常好,以至于你不忍心看到任何修改。
03 最好的敘述不是按你工作的時間順序
你有一個想法,你嘗試它,失敗了,你有另一個想法,你認為那是可行的,但后來發現那是個偽命題。你不需要按照事情發生的順序來講述故事。
如果你這樣做,可能很難讓別人看懂。你應該參照第2項:使用大綱;迭代大綱;并制定一個流暢、易于理解和吸引讀者的順序。
04 早期的失敗可以幫助你,在讀者中創造一種戲劇性的緊張感和期待感
如果我們第一次嘗試就成功了,那么這項成就不太可能是由深刻和原始推理的實質性進展。如果你回顧一下實驗室的實際工作情況,你的第一次嘗試和最終成功的前奏,往往沒有按預期進行。你嘗試了一個專家會做的顯而易見的事情,但這種方法卻失敗了。
這為你的最終成功奠定了基礎,并將強調它并非微不足道,相反,它需要創新。然后,我們從這些失敗中吸取教訓。
這些研究很可能會關注到以前被忽視或未被充分重視的因素。開發的新模型將說明如何創新地解決這個問題:只有通過做X,才能克服當前被理解的機制,我們現在知道這種機制是明顯組合失敗的根源。
我上面概述的方法并不是寫一篇有趣和吸引人的論文的唯一方法。但它說明了一個更廣泛的原則,它確實貫穿了許多好的論文:它們有一個情節。通常會有掙扎和失望;然后是由好奇心驅動的一系列研究,由此產生的見解,將促成進入創新階段;最后是依靠創新步驟取得重大成就。
05 自豪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清楚地描繪前人工作完成的時間,以及后續發展
文獻綜述應該提到前人的研究,他們的工作構成了你研究項目的基礎。之后,用新的段落清楚地過渡到你的新努力/假設/嘗試。
切記,將前人的工作和你的工作清楚地劃分出來。
06 危害和解決方法應該是相稱的、彼此成比例的,并且應該精確地制定
借用杰出的Yogi Surendranath教授的話:如果你提出的危害(需要克服的問題)是“世界每年排放39G噸CO2”,那么解決方法(你的成就)需要是你在論文結束時達到碳中和。
危害和解決方法需要適度、精確,并且彼此相稱。
07 盡量少寫字,并在論文字數達到90%的完美程度時提交
審稿人總是會要求你做更多的工作,但很難預測他們到底想要什么(這正是同行評審過程的魅力所在:我們從審稿人的反饋中學到的東西有巨大的信息量和價值,我們無法預測會是什么)。
審稿人總是會發現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總是讓論文變得更好。為審稿人創造一個機會,讓他們提供有價值的反饋。在他們的幫助下,你了解到你需要什么來完善這篇論文。
有一些缺陷是可以的,但論文必須有足夠高的質量和嚴謹性,以便與審稿人進行實質性對話。即使你認為它是完美的,審稿人卻不會這么認為。
08 解讀同行評審意見:我怎樣才能利用這些反饋來改進工作?
評審報告往往包含建設性的建議,顯然是為了幫助你更好地撰寫論文。同時,它們也包含一些讓你覺得苛刻或消極的語言。
然而,我們總是能在批評中找到建設性的意見。“如果我最初寫的東西給審稿人留下了這樣的印象,那么我如何重新審視我的研究、他們的解釋和他們的表述,以創造一個更均衡的視角?”
嚴格的反饋包含了誤解,因此再次提交時要提高論文的清晰度。通常,反饋意見是讓你對你的研究結果進行其他解釋,這些想法并不在你的初稿中,但一旦包含在修改后的稿件中,就會傳達出你的開放性。
我盡量避免在回復中與審稿人爭論;相反,我試圖說明我們如何根據他們的反饋使工作變得更好。
09 關于Cover Letter
根據我的經驗,期刊編輯會閱讀Cover Letter和手稿。由于這個原因,我們不會在這兩份文件中重復相同的內容。
通常,Cover Letter會更有吸引力,更容易理解。它將包含一個視覺元素(圖形或表格),以說明主要的新想法和應用成果,即相對于現有技術所取得的新的量化成果。
我傾向于提供大約10-12個審稿人。這聽起來很多,但即使是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他們的編輯也很難找到審稿人。
我推薦審稿人時,會選擇我所在領域和相關領域中最嚴謹、最專業的人,因此也是我的直接競爭對手。通過這種方式,我得到了最高質量的反饋,并向編輯傳達我對工作的信心。我不要求把審稿人排除在外。
我力求名單的多樣性:當然是智力上的多樣性(有些人可以審查理論,有些人可以審查某些關鍵的實驗方法,有些人可以審查系統層面的大局),關鍵是,還有地域、性別、職業階段等方面的多樣性。
如今,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滲透到了研究和研究生培訓過程的每個階段,這是應該的,對于同行評審也應該如此。
10 照我說的做,而不是照我做的做
讀者會在我們小組過去24年的論文中發現上述的一些內容,也會發現許多違反這些準則的情況!
上面所寫的,是我在2022年7月的某一天吃早餐時,對論文寫作的藝術和科學的看法。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展,直到今天,仍然是不斷發展的。
我鼓勵大家發展和優化你們自己的學術傳播哲學,定期思考并寫下來,將自己的個人視角帶到你們的工作中。
我希望這封信能激發我與學生、博士后和教師的一些后續對話,持續更新我們對期刊文章寫作過程的看法,我歡迎這種對話。
文章整理自網絡,僅供學術分享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由本平臺整合撰寫,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分享只為學術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或整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