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09月19日 分類:新聞中心 次數:
繼湖南后,又一省開始探索非臨床藥學專業技術職稱申報評審工作,在零售藥店工作的所有專業技術人員都可評職稱了。與此同時,取得執業藥師資格后,還可申報副主任藥師。
藥店所有藥師均可評職稱了
9月16日,四川省藥監局公布了《四川省非臨床藥學專業技術職稱申報評審基本條件(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件》)。
根據《條件》,非臨床藥學專業技術人員設初級、中級和高級職稱。初級分設員級和助理級、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名稱依次為藥士、藥師、主管藥師、副主任藥師、主任藥師。
在四川省衛生系列藥學類(非臨床藥學)從事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等檢驗檢測、檢查核查、技術審評、監測評價、質量管理、抽樣等工作的在職在崗專業技術人員,均適用。這表示,在零售藥店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也包含其中。
按照要求,非臨床藥學專業技術人員,除已取得執業藥師資格人員外,均通過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取得初、中級職稱;副高級職稱采取考試與評審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正高級職稱采取答辯與評審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實行以同行專家評議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
對于基本申報條件,不僅在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方面有一定要求,在學歷、資歷、能力、業績等方面也有要求(比如,參加藥士資格考試,要具備藥學相關專業大專、中專學歷)。具體學歷、資歷條件要求如圖:
執業藥師可評副主任藥師
根據《執業藥師職業資格制度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專業技術人員取得執業藥師職業資格,可認定其具備主管藥師或主管中藥師職稱。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條件》也談到了這一點。即:取得執業藥師資格后,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認定為主管藥師:
1、具備藥學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2、具備藥學相關專業碩士學位,取得執業藥師資格后并從事本專業工作滿1年;
3、具備藥學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取得執業藥師資格后,并從事本專業工作滿2年;
4、具備藥學相關專業大專學歷,取得執業藥師資格后,并從事本專業工作滿2年。
當然,也不是所有執業藥師都可被認定為主管藥師的。按照有關要求,申請參加執業藥師職業資格考試,學歷至少要在大專以上,自2021年開始,中專生就再也不能報考執業藥師了。這意味著中專生取得執業藥師資格后,在四川省是不能直接認定為主管藥師的。
不僅如此,取得執業藥師資格后,還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
按照《條件》要求,申報副主任藥師職稱評審前,須參加衛生副高級技術資格理論考試且成績合格。申報專業須與衛生副高級技術資格理論考試專業、從事專業一致。
其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參加副主任藥師資格理論考試:
1、具備藥學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取得主管藥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工作1年以上;
2、具備藥學相關專業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學位,取得主管藥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工作3年以上;
3、具備藥學相關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取得主管藥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工作4年以上;
4、具備藥學相關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取得主管藥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工作6年以上。
其二,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可參加副主任藥師資格評審:
1、具備藥學相關專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或學士以上學位,受聘擔任主管藥師職務滿5年;
2、具備藥學相關專業大專學歷,受聘擔任主管藥師職務滿7年。
一元化藥師管理體系指日可待
除了四川省外,湖南省早就啟動了非臨床藥學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工作。
去年7月底,湖南省藥監局接連發布兩個文件,一個是《湖南省藥學專業(非臨床單位)職稱申報評價辦法》,另一個是《關于做好2021年度全省非臨床單位藥學專業高級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兩個文件的發布,正式拉開了藥店執業藥師評審高級職稱的序幕。
兩個月后,湖南省藥監局又發布了《關于做好全省藥學專業(非臨床單位)中初級職稱首次評審工作的通知》。按照要求,在湖南省從事藥品研制、生產、流通、檢驗檢測、審評檢查、評價監測、培訓教育等非臨床涉藥領域工作的專技人才皆可申報。
對于非臨床藥學專業技術人員中初級職稱評審,目前只有少部分省市開始試行,但對于執業藥師評審高級職稱,目前很多地方都已落地,包括陜西、內蒙古、湖南、廣東、山東等省份。
此前,國家衛健委在回復“全國人大代表建議”中談到,要構建一元化藥師管理體系(將執業藥師與醫院藥師合并管理),并通過藥師立法的指引價值,推動藥師服務模式的轉變,并通過藥學服務費的形式肯定新的服務模式的價值。
今年5月初,全國人大官網公布的《2022年立法工作計劃》就提到了《藥師法》的立法。該立法計劃明確,藥師法、醫療保障法等方面的立法由有關方面抓緊開展調研和起草工作,視情安排審議。
對此,國家衛健委也表示,將協同有關部門,認真研究聽取各方意見,抓緊修改完善法律草案,加快推動藥師法立法進程,條件成熟時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推動藥師法盡快出臺。
從國家衛健委的回復來看,構建一元化的藥師管理制度已基本達成共識,醫療機構藥師和執業藥師合并統一管理指日可待。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由本平臺整合撰寫,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分享只為學術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或整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