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05月16日 分類:新聞中心 次數:
論文成功發表是每位作者的心愿,然而有的作者卻面臨著撤稿,撤稿主要有哪些原因?撤稿對自身是不利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下面學術顧問整理了幾大撤稿的因素,作者可進行對照查看,并且加以改正,以免論文被撤稿。
1、論文中重復使用數據
論文是重要的科研成果,要求的往往是創新性,作者不可重復使用數據,也就是論文重復率高,尤其是高級別的北大核心論文,國際期刊論文,對論文的原創度要求很高,文章抄襲的過多,或者是使用的數據陳舊,引用他人的數據,都會引發不良的后果,造成抄襲的嫌疑,嚴重的就會撤稿,這是撤稿的常見原因。
2、無法提供原始實驗數據
很多論文投稿后,編輯要求作者提供原始實驗數據,如果作者原始實驗數據丟失,或者無法再次提供可重復性數據,那么很可能會造成撤稿的,因此這要提醒作者一定要保留原始數據,這是自己做實驗的依據,后期編輯查看,或者是自己更改論文都是要參考原始實驗數據的。
3、論文實驗圖片不夠完整
以《Nature》期刊要求為例,期刊允許發表的文章對實驗圖片進行剪切,但是投稿時需要提供完整的實驗圖片,且要在文章中注明圖片經過剪切處理,同時對實驗圖片長寬比也有要求。若編輯認為剪切后的圖片存在故意遮擋等問題,投稿人也會面臨拒稿的風險,甚至發表的論文會被撤稿。
4、實驗圖片對比度過高
有時候為了讓論文背景更干凈,條帶更清晰,會對實驗圖片進行高對比度調節,雖然實驗數據看上去更好看了,但是這樣的圖片數據丟失了大量原有的圖像信息,極大可能不被期刊所接收。因此作者要避免撤稿,還是要保持論文實驗圖片的正規性,實驗圖片原始性。
上述是論文撤稿的主要原因,作者還是要盡量避免的,論文講究的是實事求是,里面數據和圖片內容都要真實,經得起考證,如果對本文講解還有相關疑問,也可以閱讀文章論文撤稿對作者有什么影響?或者是其他文章,能夠獲得更深刻的了解。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由本平臺整合撰寫,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分享只為學術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或整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