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09月18日 分類:新聞中心 次數:
文學期刊與選刊之爭,其實從根本上來講并不僅僅是版權問題,如果從其它角度上看反映了文學現在的生存現狀,在上周日(9月9日),自今年第三期《收獲》開始與作者簽訂協議,提高作者稿酬,謝絕轉載,是為了引起文學選刊重視,希望他們尊重勞動,尊重原創刊物。
由于文學期刊與選刊之間的矛盾其實也可以通過網絡來了解這一事件的原委,小編在9月11日在期刊之家里發布過關于文學期刊及選刊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指出“了解到文學期刊的地位正在因為新興媒體的崛起而越來越薄弱,生存環境也越來越惡劣,以至于才會出現《大家》的那種悲劇!文學期刊雜志和相對于專業性較強的行業期刊生存環境及經營模式是不同的,專業性期刊如核心期刊,醫學職稱論文,教育期刊等,這些期刊的收益主要來源于職稱論文發表及學術研究,而且相應的版面費用也因為較高,但文學期刊卻是面對大眾群體,而越來越多的數字化產物使得文學期刊傳統模式遭到巨大影響并且打破了其原有的模式及市場平衡,再加上影視等新興娛樂方式及選刊的同步發行,使得文學期刊的市場存在感越來越弱”筆者認為這才是文學期刊提高稿酬謝絕轉載的根本原因。
而程永新表示:《收獲》的主要經營模式來自于市場,面對市場說話。宣傳部給我們的專項資金只能發稿費,一分錢都不能用于經營,生存全靠自己。而其它的一些文學期刊有政府的撥款支持,所以從經營本質就有天差地別的不同,所以不靠政府撥款的期刊雜志,只能依靠改變經營模式加強對自身的問題監管,才能使自己的企業生存
小編認為:不管是哪類性質的文學期刊主要的支撐仍舊是市場,只有把握好市場的命脈才能真正使期刊雜志單位有所生存,每個雜志期刊單位的生存及經營策略均有所不同,不能寄希望與其它方面,加強自身的品牌及文學質量才是重中之重,同時要堅決打擊無良選刊。當然期刊雜志市場的行業規范也希望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使期刊雜志能在公平的氛圍中進行。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由本平臺整合撰寫,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分享只為學術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或整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