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04月04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積累了豐富的傳統歷史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靈魂,也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最為大家熟知的是儒家文化,儒商之道也被逐漸沿用至今,本文就結合儒商之道和市場營銷策略的關系進行探究,逐漸將儒商之道的思想結合到營銷之中,包含以人為本的營銷策略,忠恕之道,內圣外王,和而不同,義利統一的的營銷策略,這些用于市場營銷中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儒商之道,市場營銷策略,理論創新
儒商之道同中國傳統經典文化有著內在天然聯系并在現代市場營銷學中運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正面內涵,形成了具有東方色彩的營銷策略特色。
一、儒商之道與市場營銷策略的聯系
隨著歷史的發展,積淀了悠久的中華歷史文化傳統,形成了儒商文化和儒商精神。把中國古代傳統儒家文化思想同市場營銷策略模式相結合,誕生了影響世界的儒商之道,秉承這種精神,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為商之道。
1、以人為本儒家傳統經典思想是一種道德人本主義哲學,它的核心本質是“仁”的思想精神。孔子在《禮記中庸》曰:“仁者,人也。”孔子的學生樊遲向孔子請教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曰:是“愛人”。孔子主張,“仁”是人之為人,仁者為人的本質,尊重身邊他人,愛護周圍的他人。儒家的人本主義思想哲學的特點就在于它重視人類自身周圍生活的群體,而且用倫理關系來解釋人類群體的生活特征,并且認為道德、禮儀、規范是維系人際關系及社會往來的紐帶,在人與人、人與社會、社會交往的關系中把人類社會看成倫理道德文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以相互關愛為基礎的人際關系視為維持人類群體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例如,《喬家大院》反映的就是晉商文化,突出了以人為本的儒家文化。
2、以信為先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強調以誠實守信為本,而商道隨處都是人與人、人與客戶、客戶與客戶之間的社會關系中的人,要想人脈豐厚,會做人、巧做人經商營銷豈不是如同“示諸掌乎?”反之,如果違反誠實守信這一基本人際間交往的原則,則在商業上營銷策略實施過程的失敗是遲早的事。以徽商文化為例,在臺灣教授曾仕強講述的《胡雪巖傳》中有具體的實例,失主丟了銀子,胡雪巖等失主來領丟失的銀子,等了好幾個時辰,這就說明做人要以信為先。
3、以誠為本《中庸》有言曰:“唯有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揭示了“誠”是達到成功目標、此岸到彼岸的直線距離。但凡能成就偉大事業的人,無一不是萬分至誠與執著于自己的夢想,甚至達到忘我和癡迷的真境界。前些時間熱播的《那年花開月正圓》,由孫儷飾演的周瑩,一個活脫脫的秦商代表,讓人們了解了秦商文化,即獨善其身,一門心思做好生意。
4、求同存異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商海競爭機制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點,求同存異、共存共榮,和諧相處仍是競爭的王道。商海風云多變,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妄想以不正當手段大打價格戰,想一舉消滅和挫敗競爭對手,獨自坐霸王椅,勢必激起同行義憤,難免在競爭中兩敗俱傷。所以,市場競爭也得講究“度”,方為正道。制定、實施正確、得體的營銷策略和營銷方法,服務客戶,滿足市場需要,才為最高境界,而非將全部精力放到競爭對手身上。例如,《大宅門》中的二奶奶帶著兒子白景琦,奪回了白家老號的百草廳這一“金字招牌”,白家拼的是實力。白家是京商文化的傳承者,京商的神韻也被白景琦表現地淋漓盡致。
5、互惠互利儒商注重毅力統一的利益觀。市場有需求,廠商就要有供給。顧客滿意,廠商也實現營銷策略過程,實現了自己的經濟價值。雙方各有所需,何樂而不為呢!市場營銷的策略,充斥在廠商和營銷者從事營銷的整個過程,實現目標利潤最大化才是雙贏的過程。又如在改革開放初期,從一包扣子,再到一雙皮鞋,再到趕潮開個小店,再到陜北油田的油老板,再到敢闖國際市場的弄潮兒,《溫州一家人》反映了以浙商文化為代表,以市場為導向,這就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成的歷史文化變遷的縮影。
二、儒商之道和市場營銷策略的融合
美國學者貝利是最早提出關系營銷概念的學者,他認為“關系營銷就是保持顧客并在以后順利完成營銷過程。”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又有許多相關的營銷學者提出了對關系營銷的新論述。[2]隨著后來市場經濟的不斷向前發展,市場營銷學——現在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現在我們對它做一個簡明的定義或概念就是“滿足自身或他人的需求而且自己也能獲利的一系列市場營銷,取得市場盈利的過程。”就目前狀況而言,市場營銷策略尚未完全成熟。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各種市場經濟理論不斷地涌入,市場營銷學也不例外。我國的市場營銷學理論相對落后,缺乏經濟學、管理學、策略學、計算機大數據等學科的支撐很難使市場營銷學理論獨立發展。但是,無論是學科基礎理論、還是實踐過程應用這兩個方面,都已經形成了各自獨立學科而且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從廣義的市場營銷學的研究結構層次上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宏觀市場經濟營銷學,是“引導某種需求的經濟貨物和勞務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終端的營銷策略過程,在某種程度上有效使用各種不同的資源以不同的供給能力與各種不同的需求相適應,實現社會市場各種需求的短期和長期目標。強調從整體經濟、社會道德與法律的角度把握市場營銷學”。另一個是微觀市場經濟營銷學,是“某一廠商或服務群體為了實現其營銷策略目標過程而進行的營銷策劃實施過程活動,諸如預測顧客和委托人的需要,并引導滿足需要的貨物和提供勞務從廠商流轉到顧客或委托人實現整個營銷過程。”
旨在從企業或廠商角度詮釋市場營銷學理論,包含市場營銷哲學、市場營銷戰略、市場營銷策略、市場營銷管理以及消費者行為學等內容。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營銷學領域不斷地發展和完善,相關領域在不斷得到拓展。彼得•德魯克認為,企業或廠商、經營者的目標就是發現顧客、創造顧客、滿足顧客適應市場新需求。企業或廠商只有兩個基本職能,一個是市場營銷策略實施過程,另一個就是市場營銷策略創新過程。由于我國市場營銷學理論發展相對滯后,其中的理論大多數是從國外引進或翻譯而來。一些理論思想超前,另一些不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形勢。
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創新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營銷學理論,把我國優秀的思想文化同市場營銷學理論相聯系起來,創造出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市場營銷學理論。綜上,營銷學理論和我國儒商總結出的儒商之道有著天然的聯系,故它們能融合發展形成適應我國實情,有利于完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市場營銷學理論。
三、儒商之道融入市場營銷策略的幾種理念
改革開放四十年,本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精神,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自身特點,系統梳理和總結儒商之道營銷策略理念,對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秉承儒家傳統哲學思想,重塑中華儒商經典文化和探究儒商之道精神,甚至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完善和發展,對我國市場營銷策略學理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它的營銷策略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以人為本的營銷策略觀中庸有言曰:“唯天下至圣,為能聰明睿智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法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顧客和委托人是營銷目標的主題,即“人”是營銷策略過程的關鍵,人與人之間發生關系。營銷策略實施的過程也是做人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圍繞著人的關系展開。儒商之道以人為本的營銷策略理念,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征下,現代管理企業中有著充分展現。例如:“格力愛心捐款箱”用于回報社會。與自己的營銷目標對象主體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企業宣傳和實施整個營銷策略過程。
2、忠恕之道的營銷策略觀即仁之道,它不僅僅限于“處理人際關系”,也是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指南。營銷策略實施的過程是滿足人的需求的過程,同時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它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己不所欲,勿施于人”(《論語》•衛靈公)。與客戶群體保持良好的關系,是實施營銷策略的關鍵。即使目標群體不需要或是無需求,也要主動創造機會。再如:中國聯通的經典廣告語“情系中國結,聯通四海心”,把企業文化同企業宗旨都融入到廣告理念中,一下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3、內圣外王的營銷策略觀《大學》中有著名的“三綱”“八目”。“三綱”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善”。“明明德”是個人的內在修養,是儒商之道的內圣之道。即在開始營銷是必須先要提高自身的業務知識,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不斷提高自身修養,是實現營銷策略的必備,貫穿營銷策略整個過程。“親民”是外在的事業,是儒商之道的外王之道。即要求圣賢不只是追求個人生命的道德完美,更要把這種“內圣”外化為道德實踐和“經國濟民”,立志為國家、為民組建功立業。做大家都認同或贊成的事,營銷才能事半功倍。海爾正是憑著“真誠到永遠”的“誠”的企業文化理念,將真誠服務做到實處,也將海爾品牌營銷策略根植于中國廣大消費者心中。“止于至善”是內圣外王的融會貫通,即守善才能獲得大愛,最終贏得大美。
4、和而不同的營銷策略觀即要以平等的眼光審視自己、看待他人,以完善代替苛刻,以對話代替對抗,以和諧代替沖突,才能使不同的文明真正和諧相處,相互融合,從而構建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自己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同行之間也有,切不可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只能用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或服務的不同,做到人有我有、人無我有來智取,實現營銷策略過程。例如,美的的廣告語為“原來生活可以更美”。同樣,“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論語•雍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材施教,才能收到期望的效果。因此,根據不同的個戶群體和需求對象,要制定不同的營銷策略和營銷過程,以便提供良好的服務。
5、義利統一的營銷策略觀孔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義和利成為道德與不道德的代名詞。“富于貴,人之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意思是人人都想升官發財,但不能以不正當手段來獲得。通過其他手段或不義的途徑得到財富和地位,如浮云一樣輕。“見利思義”,“義然后取”(《論語•憲問》),孔子的主張是要以社會責任感為重,克制私欲,在義與利發生矛盾沖突時,以義為重。營銷哲學、營銷戰略、營銷策略、營銷管理以及消費者行為學,義利統一的應用,應貫穿于營銷策略的整個過程,這樣才能長久,才是王道。以上海冠生園“舊餡”事件為例,冠生園曾經是食品行業龍頭企業,在全國輝煌一時,因誠信問題、弄虛作假、夸大其詞而敗落,成為市場經濟大潮中“各領風騷三五年”的被人遺忘的過客。試問誠信何在?拷問信義何在?最終成為作繭自縛者,自然敗落必然是無信者的結果。一個企業或提供產品、服務,要做大、做強、做好,就一定要有擔當,要承擔社會責任,關心社會、回報社會。
在營銷策略中更應該具有超功利的境界,履行社會義務,擔當社會責任。
四、結語
儒商之道作為儒學的傳承與發展,在當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把儒商之道合理地融入市場營銷策略中,可以發揮其特定的積極作用。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包括儒學等傳統文化精華在內的社會主義新文化,并使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結合、與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相結合,從而使中國的營銷事業更文明、更有效、更進步、更有時代性。
【參考文獻】
[1]劉琥.家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運用[J].企業活力,1998.09.
[2]楊保軍.場營銷學學科體系及其發展方向[J].市場論壇,2008.11.
推薦閱讀:評正高級營銷師職稱論文發表要求
營銷師是指在各類企業、事業組織市場營銷管理活動中從事市場調查、市場預測、商品(產品)市場開發、商品市場投放策劃、市場信息管理、價格管理、銷售促進、公共關系等專業管理人員,從事市場調研、市場分析、營銷策劃、市場開拓、直接銷售、客戶管理等營銷活動的人員,而高級營銷師相當于高級職稱,也需要滿足一定的報考條件及職稱評定要求。下面小編就著重介紹下高級營銷師的報考要求及論文發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