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6月30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洮南市位于吉林省西北段,坐落于白城市西南部。地勢情況由東南向西北呈遞增趨勢,北部為半山區,中部為平原,而南部多沙丘。從氣候條件上來看半干旱溫帶大陸性氣候,少雨干旱,氣候干燥,且處于東北森林草原亞區向干草區的過渡帶,天然植被受破壞情況嚴重,因此造林工作是洮南市林業部門的主要工作。
【關鍵詞】營林生產;造林規劃;造林技術
從洮南市當前的林業發展狀況上來看,營林生產工作是平衡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建設的主要方式,而造林規劃設計是營林生產的基礎,造林技術是營林生產的核心,因此洮南市在進行營林生產工作的過程中必須深入分析造林規劃設計工作以及造林技術,依托于洮南市地理環境以及氣候特征對相關造林工作進行科學分析,洮南市林業在未來發展過程中能夠保障森林覆蓋水平穩步提升,實現生態環境改善以及經濟效益提升的雙重目標。下面我們就針對造林規劃設計工作以及相應的造林技術進行分析。
農業論文投稿刊物:《農家科技》(月刊)創刊于1985年,是由重慶出版社主管、重慶出版社、重慶市農委主辦的全國公開發行的農業科技期刊。
1造林規劃原則
首先是共享性原則,造林工作不能依靠某一部門獨立完成,這是一項系統化的工作,需要林業單位中各部門進行通力合作,同時還需要其他職能單位對造林工作提供必要的輔助,而對于這類需要多部門協調溝通的工作來講,實現高水平的信息互通是提高工作質量的關鍵,不同部門之間在工作中需要了解自身應該完成的工作內容,并且有效提高自身工作效率,良好的資源信息共享條件下完成造林的相關工作內容。
其次是拓展性原則,由于造林規劃工作是在實地勘察后得出的紙面規劃內容,其與自然環境以及日后林業發展的契合性必然是有一定偏差的,而各種影響因素究竟會對整個林區造成怎樣的影響我們很難通過理論推算得出,因此我們的造林規劃設計必然要求留出一定的調整空間,這種調整空間就是我們所說的拓展性原則,只有在設計中保留足夠的拓展空間我們才能在實際造林后根據相關情況對造林計劃做出科學的調整。
2造林規劃設計流程
2.1規劃設計
造林工作是一項工程量大涉及數據眾多的系統性工作,想要完成設計規劃工作就必須在設計前期對一系列框架性設計內容進行統計了解。由于造林設計規劃涉及到的數據內容比較多,所以需要進行前期勘查統計工作,對各項造林數據進行分析,數據統計結果作為規劃設計依據提供給決策層進行研究分析。這些數據和基礎了解情況雖然在詳細程度上沒有特別高,但是作為設計粗略指導能夠給決策層一個大致的設計框架,在相關范圍內我們能夠讓決策層對具體的設計內容有一個基本的方向[1]。
2.2調查設計
造林規劃設計工作在進行過程中需要對大量地理氣候數據進行調查統計,針對氣候環境特點進行詳細的分析,同時對預種植面積、可選樹種等相關信息進行調查。以洮南市氣候環境為例,洮南市氣候明顯比較干旱,年降水量比較少,且分布不均,冬季寒冷漫長,在冬季凍土深度能夠達到180cm,春季溫差顯著,年風力等級比較高。這些數據對于造林規劃來講都具有明顯的參考意義,我們對以上信息的了解不能完全依靠歷史資料,還要根據當前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統計分析,不論是降水量,還是溫度情況,都需要針對歷年來的波動變化情況以及實際測量數據來得出一個相對精準的數值,這對于提升造林規劃設計科學性有重要意義[2]。
2.3造林施工設計
我們想要妥善執行造林施工工作,就需要有相應的施工設計方案,這與其他工程建設是一致的,在施工過程中我們應該針對洮南市預種植林區基本情況以及當前人力及設備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確定具體的種植方案,同時也對預計造林施工所需的時間、造林方向、造林成本、造林面積、施工影響因素等一系列內容進行分析。在施工設計過程中我們需要對施工過程進行階段性劃分,并根據當前現實條件對施工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一系列問題進行預先研究,拿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質量。
3造林技術研究
3.1營林整地
我們都知道在大面積造林之前需要對林區土地情況進行分析,這主要是為了明確當前相關區域是否有種植條件,而選擇合適的造林區域并且對該地區進行土地整備就是為造林工作做基礎準備,同時還要有效保障預計種植林區能夠保障樹木有足夠的生存生長條件。最后在營林整地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做好造林工作與附近居民正常生活的和諧統一,要保障造林工作對附近居民有益無害,在附近居民與林業部門造林工作目標一致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發揮造林工作的生態經濟效益。營林整地中的“地”我們可以理解為造林基礎條件,保障基礎條件是提高造林工作質量的重要內容[3]。
3.2種植技術
在造林過程中,我們最重要也最核心的一個步驟就是樹木的種植工作,當前我國在大范圍造林工作中常用的種植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種,首先是植苗造林,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種樹苗”,該種種植技術在大范圍造林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關鍵點:第一是保障幼苗的健康;第二是做好消毒防蟲害工作;第三是做好預施肥催芽工作。
只有按照相應操作步驟注意進行以上操作我們才能保障植苗造林的質量。其次是分殖造林,也就是利用具有再生能力的樹木枝干、樹木根莖等部位進行種植,利用這些組織本身具備的再生能力使之成長為新的獨立的樹木個體,該種種植技術的優勢在于技術難度比較低,且能夠大幅降低種植成本,但是其劣勢也顯而易見,那就是只適用于再生能力較強的樹種。最后就是播種造林,也就是使用種子進行全程培育,雖然聽起來非常簡單,但是這種種植技術對于林區土壤要求非常高,并且需要精準控制播種操作,使之在出苗后以合適的間距保持正常生長。
4結束語
我國林業發展正在朝向現代化邁進,從當前洮南市林業發展情況上來看,我們需要從整體上來對林區建設進行分期規劃,并在造林工作中積極進行探索,對未來洮南市林業發展給出科學的目標,加強林業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與經濟效益雙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陶秋云.加強營林生產施工管理的途徑[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9(10):180.
[2]金寶全.關于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的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9(31):185.
作者:王艷芳禚偉李達峰盧迪胡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