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01月29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為了提升人們對于食品健康知識的認識,重視起食品健康行為態度,本文對食品營養及食品健康情況展開了調查,調查結果為我國未來食品健康問題提供了大的指導方向。文章中通過對100名居民進行隨機問卷調查,對調查結果予以分析。根據調查結果發現現在食品營養及食品健康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從而達到讓公眾提升對食品安全知識的認識作用,從而改善人們的飲食行為。
關鍵詞:食品營養,食品健康,調查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溫飽問題已經不再是我國居民的關注重點了,居民對食物的要求提升,越來越關注飲食中的營養及食品安全問題。而且許多疾病與日常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比如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等。因此,研究公眾的飲食習慣及食品健康狀況可以為居民提供更合理更安全的飲食標準。因此,我們選擇100名居民對營養知識、行為及態度的調查,從而為后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100名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其中男性、女性各50名,年齡為20到60歲,調查對象包含小學學歷居民20人,初中學歷居民23名,高中及中專學歷者共25名,大專及其以上學歷者共32名。
1.2調查方法
調查表的設計是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設置的[1],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一般情況:主要包括被調查對象的性別、年齡、民族、文化程度、工作等。(2)食品營養及食品健康知識的認知程度調查:共10道題,每題分數設置為0~10分。其中主要是對上市搭配的知識及食品營養等問題的調查。(3)居民對食品健康以及食品營養的態度:滿分100,共4道題,每題0~25分。在這一項目中主要問題有居民是夠愿意去接受食品營養及食品健康知識的學習,是否關注食品健康新聞。(4)與日常生活相關的食品健康及食品安全問題,這要是針對居民的飲食習慣,例如是否每天都吃早餐、每天吃肉類的情況、主食情況,每天蛋類及水產類食物使用量,這類問題共有10道,分數設置為0~10分。所有問卷中的問題分數總計為100分,若分數超過60分,則為合格。
2結果
2.1對食品營養及食品健康知識認知程度的分析
調查結果中顯示,被調查的100民居民中問卷成績在60分以上的只有48人,即及格率為48%。而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居民只有14人,因此可見居民對其認知度較低;了解平衡膳食寶塔內容的居民只有24個,約占25%。而且,在調查結果中還顯示,對食品健康的認知程度男性明顯低于女性。而且,學歷不同的居民對食品健康及食品營養的認知程度存在差距,學歷高的居民了解程度更高。
2.2食品營養及食品健康的態度
在對居民對待食品健康及食品安全態度的調查中,結果顯示大多數居民態度較好,其中成績合格的被調查者占95%,共95人。而且這些居民表示愿意改正以往不健康的飲食喜歡,愿意接受食品健康及食品營養知識的學習。
2.3日常食品營養與食品健康行為的分析
在對居民日常生活食品健康及食品營養的調查分析中得,有62%的居民日常飲食習慣健康,有超過85%的居民食用植物油,而且每天食用牛奶的居民占15%。
3對食品營養及食品健康狀況的分析及建議
3.1加強宣傳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識
利用媒體的力量向公眾宣傳食品安全及食品營養方面的知識,讓居民可以提升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讓更多居民可以了解食品安全知識。[2]不算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管理,推進我國向其它先進國家的食品安全標準學習,讓我國居民可以更加了解世界各國的食品安全標準;此外,國家還應該將食品安全情況隨時公布給居民,讓國家居民可以時刻了解到威脅事物安全的因素,可以更好的了解高風險食品。這樣的氛圍可以更高的營造出一個具有社會信用、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的社會環境。只有提高了居民誠實、誠信的道德素質,食品安全問題才可以得到根本的解決。
3.2鼓勵食品生產企業實行質量認證,制定食品市場準入制度
當前,想要保證食品的質量最快速有效的措施就是制定先關注,通過相關部門來對綠色食品及無公害食品進行認證,從而供居民信賴食用。國家還可以對一些大企業的食品生產體系進行支持認證,從原材料的選取到食品的生產過程進行監督。并且對飼養牲畜的飼料,培養蔬菜的農藥都進行制定,用詳盡的規定給飼養人員及菜農提供一定的工作指導。[3]同時還要成立屬于我國的食品安全監控體系,為保證我國的食品安全及相關影響提供依據。對于那些違反市場準入標準的食品一定要嚴格查處,不能放進市場中流通。
3.3提高食品生產的科技水平
在一些對食品安全重視程度較高,采取措施較早的國家中,食品的國際采標率已經達到80%左右,但是在我國這一標準只有14.7%。因此,我國一定要加快對這些制度標準的建設,根據本國的實際國情,參考國際制定標準,制定出有益于我國居民的食物安全與健康標準。完善食品安全標準不僅是對居民身體健康的保證,也可以給居民帶來更高的生活質量,讓國家突破先進國家的技術壁壘。
3.4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法律機制是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保證。目前在我國,食品安全相關法律還不完善,食品法律規定單一、效率低,應該加速參考先進國家的經驗建立一個多層次的符合我國國情的法律體系。我國現存的《食品衛生法》應進一步出臺詳盡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讓一切安全隱患杜絕在市場之外;加大法律法規對生態平衡中食品種植、養殖、加工等的安全隱患進行查處。[4]此外,還需要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對違法違規的食品安全事件進行嚴厲打擊,對食品進出市場的標準進行細化。使得全民能吃得放心,睡得安心。各級質量監督管理部門還要充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責權利,舉行不定期及定期的抽查監督,而且要擴大抽查的范圍。只有這樣,我國的食品安全管理能走上規范化的軌道才指日可待,讓我國居民可以吃的更營養、吃的更安全,在國際市場上塑造一個安全衛生的食品名聲。
總而言之,相關部門要抓住時機,不斷加深營養宣教,從而提升居民對食品營養與食品健康知識的學習,改善人們的飲食習慣。
推薦閱讀:食品方面的期刊有哪些雜志
食品方面的期刊有很多,例如《中國食物與營養》、《中國食品衛生雜志》等等都是食品方面的期刊。食品論文的方向有很多,例如食品加工方向、食品質量安全、食品配方的研究等等,發表食品方面的論文可以首先參考期刊以往收錄的論文目錄題目,或許會帶給作者一些啟發,投稿食品論文選擇期刊之家網,點擊咨詢在線客服,咨詢投稿相關事宜。